潺潺南词溢乡情
周末,将乐县古镛镇百花社区廖氏古厝。十几个来自不同社区的老年南词爱好者,在这里练习南词说唱,自娱自乐。此时,厅堂四周已挤满了人。大厅正中并排着的3张八仙桌已铺好红毡毯,掌鼓板者已坐上“大边”——桌子正中,其余演奏者按生、旦、净、末、丑分 坐两旁,各执乐器,等待即将开始的演出。
“哒哒哒”鼓板三响,瞬息,器乐齐鸣,清音萦绕:时而舒缓悠婉,如线缠绕;时而金声玉振,如珠落盘……
“哒哒哒”又是三响,演唱开始,二胡、扬琴、琵琶、丝管或独奏或伴奏,缓缓潺潺,大小调、南北调、天宫、清韵交替。每场戏前都先唱《天官赐福》,戏中人物是天官、福星、禄星、寿星、喜星,有时也加上财神,这就寓意着喜庆人家迎来了“三星高照”“五福临门”。其唱词、道白尽是吉祥的“土官话”(带将乐方言腔的普通话)。唱完《天官赐福》后,鸣放鞭炮,演唱暂告一小段落,演唱的师徒们稍作休息,喝喝擂茶,吃吃果品,然后再唱其他节目,如《断桥相会》《昭君和番》《苏文表借衣》等,偶尔也根据听众要求,唱些小调,如《小鱼儿》《一匹绸》。
曲终人散,街坊邻居们说说笑笑走出古厝,带着荡涤俗虑的南词古韵融入车水马龙的繁华街市。
悠悠古韵传八闽
将乐南词是由昆腔、滩黄等曲调合流而成的一种素衣清唱曲艺。民国初期,南词得到进一步发展,戏文更加活泼生动,演员更加注重角色的扮演和选择。
凭着曲艺爱好者的一腔热情,将乐南词以原始的“师传徒”形式延续。在延续过程中,南词艺人又不断吸收当地民歌、小调之精华,逐步发展为独具风格、有浓郁地方色彩的“将乐八韵南词”,即南词“正板”唱八句,每句七字组成,一句一韵,这是基本曲调,加上其他曲派配合,使其音乐更加动听,为群众所喜闻乐见,唱遍城乡各地。
“我的童年呀,可以说就是在南词声中滋润大的。那时,南词艺人真可谓是红人哩。”回味孩提时代,百花村70岁的徐素娥阿婆两眼放出光芒。那时,村里人每到夜间,总喜欢到村头关公庙听南词,徐素娥也经常随父母去赶庙会或是到办喜庆事的人家里“赶场”(听南词)。听着听着,她就被磁吸了,听着听着她就有了些悟性。如今,徐阿婆是将乐少有的几个南词传承人之一。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将乐涌现出一批著名南词艺人和大批的南词徒弟。所谓“著名”就是会唱很多南词戏和小调,会使用多种民间乐器,熟练到能自拉(弹)自唱,并拥有大量的南词资料,即有唱词、有道白的《南词总纲》,有被誉为“南词四大戏王”的《断桥相会》《昭君和番》《芦林相会》《合钵收妖》,还要会数十上百种大、小戏剧及南词小调。新中国成立后,文艺事业百花齐放,将乐南词由原来的坐唱曲艺形式,逐步发展为舞台戏剧形式。南词艺人采取“旧瓶装新酒”“古曲套新词”等办法演唱南词,将《白娘子与小青》《王婆卖鸡》等一批家喻户晓的坐唱曲艺节目,按古装服饰化妆上台表演,深受好评。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每逢元宵、中秋等佳节,将乐县都要举办大型的南词汇演交流,全县上下呈现“公社有南词文艺队,生产队有南词爱好者”的壮观场面。
1956年,在县文化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当地艺人把著名的南词小调《小鱼儿》改编成《采莲舞》,由南门头人叶春英用小旦的台步动作表演,获得成功。这一南词说唱节目首次“走出深闺”——出席了当年省里举办的国庆文艺汇演并获奖。
1957年4月,《采莲舞》被省文化部门选送到北京参加“全国民间舞蹈汇演”,表演者叶春英受到周恩来总理的亲切接见。
1964年冬,由南词艺人刘怀忠先生编词作曲的南词说唱《赵书记治水》,在福建省第五届农村文艺汇演中取得佳绩,被选送参加1965年的“上海之春”音乐会演出。
此后,将乐南词频频走向大型舞台,一批如《哑子背疯》《农场探子》《民兵英雄修木松》《劝夫识字》《三节约》等南词优秀剧目陆续创作问世,并登上当时所属的南平专区舞台及省文艺汇演舞台。
让南词事业发扬光大
“对于我们南词传承人来说,人可以死,但将乐的南词事业不能死,这是大事!”家住城郊龙池村的陈维绪,被将乐人誉为“热心南词事业的传人”。
今年76岁的陈维绪自幼随父亲学习南词,退休后一直在为收集当地八韵南词曲调而奔忙。他费尽心思召集了百余名南词爱好者,根据不同年龄段分成“城区夕阳红艺术队”“退休教师南词班”“南门少儿南词班”,进行系统的八韵南词曲艺知识和技巧的传授。
一个南词班的学徒人数以18至22人为宜,由南词师傅统筹安排学习唱功和乐器。由于严格的唱功训练加上品种繁多的乐器学习,一些学员学到中途就退出了这个自发组建的学习队伍。“学习南词,毕竟是件苦差事呀!只能凭学员的个人喜好,以及南词艺人的手把手传授。”陈维绪说这些话时,流露出不尽的叹息。
“不能让这一独特的八韵南词曲调,和我们挥手说再见!”正当陈维绪为将乐南词的未来感到忧心忡忡时,将乐县把挖掘南词文化当作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件大事来抓,文化部门动员各方面力量,加快整理挖掘。
激动不已的陈维绪,立即将用多年时间记录下的长达2万多字的《将乐南词随记》,赠予文化部门参考。如今,他仍废寝忘食地到将乐南口等偏远村庄寻找老艺人,收集“哩啰腔”“数鸡腔”等不同曲调的演唱剧目。
眼下,由将乐文联等部门收集整理、“原汁原味”记录当地南词曲调的《将乐民间奇葩——南词》一书,已付梓印刷。在文化、教育部门的努力下,当地一些学校已把南词教学列入地方校本教育课程。(记者薛希惠 通讯员李宣华文/图)
南词表演《纳鞋底》
南词表演《王婆卖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