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古筝新闻
笛子新闻
古琴新闻
二胡新闻
琵琶新闻
葫芦丝新闻
戏曲新闻
民歌新闻
民乐新闻
文化新闻

北京国际音乐节十年凤兮思高举

向古曲网投新闻稿(古币奖励)您现在的位置: 古曲网 > 新闻中心 > 综合新闻 > 正文
【字体: 】  

[组图]北京国际音乐节十年凤兮思高举


       "凤兮凤兮思高举。"诸葛亮在《卧龙吟》中高歌自己的雄心壮志。走过10年历程的北京国际音乐节宛若这位英姿勃发的青年,激情万丈、满怀憧憬。10年踏过怎样的征程?未来又将如何上升?昨天,由北京日报报业集团、中国艺术研究院、北京国际音乐节艺术基金会共同举办"传承·传扬·传颂--纪念北京国际音乐节十周年"研讨会,吴祖强、卞祖善、徐沛东等数十位音乐界人士各抒己见、建言献策。

  十载光阴,弹指一挥。从最开始的单纯引进,到中期的合作制作,到最后推出"中国概念"和委约创作作品,北京国际音乐节跨越了三个阶段,目前步入了一个全面发展的阶段。音乐节与所取得的艺术成就和社会影响力迅速增长,北京国际音乐节正在以自己的独特方式与世界共享当代艺术资源。北京日报报业集团总编辑严力强说:"音乐节以卓越的努力和脚踏实地的探索,日益形成了中国概念,成为世界了解中国文化的一扇窗口。北京国际音乐节的10年历程和成功经验,以其独特的艺术经营管理模式,在探索、参照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艺术发展经验的基础上,走出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与国际接轨的艺术发展模式。"

  音乐节的"歌剧之夜"已成为国内外歌剧界人士和歌剧艺术爱好者们的聚首之日,以至于有一个说法:"想看好歌剧就在北京国际音乐节。"对此,音乐家吴祖强感慨尤深。他说:"从最早的《艺术家的生涯》、《卡门》、《托斯卡》等较为传统的歌剧,到第5届演出贝尔格《璐璐》,而后出现歌剧史中最古老的歌剧《奥菲欧》和最年轻的《夜宴》、《狂人日记》,再到第8届上演瓦格纳鸿篇巨制《尼伯龙根的指环》,音乐节的歌剧演出已从传统单一的古典主义、浪漫主义而走向色彩纷呈的多元化。此外,国际音乐节还不拘一格地自行制作了不少歌剧,为华人歌唱家搭建了展示才华的平台。"

  作曲家徐沛东说:"从音乐节多年的演出状况来看,除了演出作品的数量之多、规模之大,音乐节呈现的多种多样音乐艺术形式也是空前的。同时''名作、名家、名团''高质量的艺术坚持,让它成为一棵巨大的梧桐树,引来世界各地的美丽凤凰来栖息。"音乐节义不容辞担当起推进本土音乐作品的重任。近年来,我国新音乐作品的问世渐呈上升趋势,并由"中国气派"提升到"中国概念",音乐节在这一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十分重要。

  温故而知新,回眸历史是为了今后更好地发展。市文化局局长降巩民认为,北京国际音乐节是提升北京影响力的名片,也是城市艺术取向的先导。精英艺术与大众文化,如何更好兼顾两者关系,融入北京作为全国演艺中心的整体架构,是今后音乐节值得思考的地方。

  音乐家卞祖善认为,就北京国际音乐节节目的发展潜力而言,还存在着广阔空间。"不少欧美优秀歌剧、音乐剧剧目仍有待介绍,历届音乐会似乎未曾涉及芭蕾舞剧的现场演出。在交响乐方面,音乐文献尚需发掘,如威廉·博伊斯、卡尔·迪特斯文多夫、戴留斯等作曲家的交响音乐作品都很值得推荐。"他还提出,在我国室内乐无论是创作、表演、欣赏、教学与理论研究方面都处于滞后状态,期盼音乐节对中国室内乐的创作与表演进一步给予支持和推动。

  乐评人周凡夫认为,音乐节的工作团队应该多些机会出国考察,学习国外的优秀艺术管理经验。"只有与不断变化的时代保持一致,音乐节的艺术水准和市场运作才能保持一流水准。"乐评人王纪宴则从细节着眼,"意大利歌剧的节目单能否在中、英文之外加印意大利文?这也是人文关怀的表现。"

北京日报   新闻录入:蒙蒙    责任编辑:admin 更新时间:2007/4/22 9:09:01   发表评论
分享到:
  • 上一篇新闻:
  • 下一篇新闻:
  • 相关文章

    推荐音乐
    推荐视频
    古曲网-中国古典音乐 商标
    古曲网(中国古典音乐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4-2009 | 网络带宽由深圳琴行 音乐厅大音琴院赞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