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古筝新闻
笛子新闻
古琴新闻
二胡新闻
琵琶新闻
葫芦丝新闻
戏曲新闻
民歌新闻
民乐新闻
文化新闻

寻访乡间文化传奇 沪郊掀起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高潮

向古曲网投新闻稿(古币奖励)您现在的位置: 古曲网 > 新闻中心 > 综合新闻 > 正文
【字体: 】  

[图文]寻访乡间文化传奇


image

  你知道吗?在沪郊乡间,曾有过不少民间文化传奇。只不过,随着时间的流逝,它们被渐渐湮没。

  最近,郊区不少区县掀起了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高潮,人们开始寻访一个个已成往事的乡间绝活。然而,崇明人发现,他们引以为豪的瀛洲古调正面临失传;而在奉贤,当地山歌剧似乎已经少有人会唱;南汇有过的一个个绝活,竟连当地人也不太清楚了……

  但所幸,各区县已经开始着手挖掘整理,金山等区还首次推出了自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我们期盼,“传奇”能够复活。

  瀛洲古调无人弹

  最近,崇明县文化馆在整理当地民间文化时,发现岛上堪称一绝的“瀛洲古调”已经奄奄一息:在解放初,其传人还有20多人,到今天,老艺人相继去世,传承弟子寥寥无几。

  据介绍,瀛洲古调,是发源于崇明岛的琵琶曲。1918年,崇明籍的琵琶大师沈肇州在上海为孙中山先生演奏“瀛洲古调”,被中山先生称之为“绝技”。之后,瀛洲古调被带到各地演奏,红极一时,还于1928年被灌制了主要乐曲《飞花点翠》,名震中外。

  崇明县文化馆一位负责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工作人员介绍,瀛洲古调已有300多年历史,是中国琵琶四大派别之一,它吸取北派的刚劲雄伟和南派的优美柔和之长,艺术价值极高。瀛洲古调的精华曲目有45首。

  家住崇明向化镇的赵洪相老人,是目前尚健在的“瀛洲古调”琵琶传人之一,能演奏33首瀛洲古调琵琶曲。但令他遗憾的是,“弹了大半辈子的瀛洲古调,还是没能把这门绝活好好传下去。”老人说,他年轻时,曾有意将技艺传给女儿,但由于种种原因,也未能成功。

  该县文化馆的有关人士介绍,目前崇明岛上能演奏瀛洲古调的老艺人仅存8人,但大部分也只能演奏几首而已。即使是在“民乐之乡”新河镇,他们也基本找不到能完整演奏瀛洲古调的琵琶手了。这位人士分析,一方面是缺少传人,历经几代传下来的古老曲目已经无人能懂,独特的弹奏技巧也面临失传,另一方面现在学西洋乐器的孩子越来越多,少有家长愿意花钱出力让孩子学民乐

  乡间绝活被尘封

  锣鼓书是南汇民间文化的精华。幸运的是,2004年它被国家文化部列入了全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试点项目。然而,除了锣鼓书,南汇竟还有不少鲜有人知的民间“绝技”。

  在大团镇车站村,住着一位编织竹篮的民间老艺人———潘进福。老潘现在住的地方原本叫龙潭村,说起这个村,附近居民首先想到的是龙潭竹篮。相传,光绪年间,有一外来唐姓人氏在龙潭村八组落户,此人因无田可种,以编织竹篮为生,并收徒弟,传授编制技艺。上世纪70年代,在龙潭村有360人从事竹篮编制工作,除供货给大团镇上的13家竹器店外,还销往附近许多乡镇。

  老潘今年58岁,13岁拜师学艺。他说,龙潭竹篮的编制技艺已传了近十代。现在,他编制的六角篮、饭篮、竹筐等竹制品,仍传承了父辈的技术。如今,市民的菜篮子变成了马夹袋和塑料篮。没有了市场,挣不到钱,后辈们自然不愿去学这门手艺了。“再过几年,龙潭竹篮可能再也无人来编了……”老潘的话语中,透出深深的无奈。

  在南汇芦潮港地区,同样是用竹子制作的小竹哨———摹鸟短笛,也是一绝。摹鸟短笛原为芦潮港沿海农民诱鸟捕鸟的一种工具,形成和发展具有100多年的历史。经多方打听,记者在芦潮港镇见到了摹鸟短笛的传人,家住外中村三组的朱德龙。

  老朱的短笛用小竹管制成,长不过2寸许。令记者大为吃惊的是,就是这样一支短笛,竟能吹出美妙无比的鸟叫声。老朱说,他能模仿20种左右的鸟叫,如在海边吹,真鸟常常会以为同类相召,循声而至。另一位老艺人黄富根更是了得,他吹奏的短笛声,甚至可以招引数十米高空的飞鸟回头着陆。从上世纪80年代起,国家明令禁止捕捉野生候鸟,沿海农民的生活也得到了充分保障,现在早已不需要捕鸟谋生,因此,摹鸟短笛这门世代相传的技艺失去了原先的作用,老朱他们也只是偶尔吹吹,权当消遣而已。

  南汇也有武林高手。记者在南汇区文化部门了解到,明清时期,南汇曾出现过多名武秀才。据传,在宣桥镇金光村,曾出现过武举人金帮昌。清末以来,南汇三灶地区好练拳棒的民间武士比比皆是,其中最著名的要数季福生武师。

  据了解,季福生著有《南山拳令》和《季家拳谱》,教授给徒弟的武术有小梅花拳、岳家短打、六合拳、十大行等。时至今日,他所教授的不少徒弟也相继去世,在世的由于年事已高,大多不再习武。经多方打听,记者获悉,季福生尚有一位叫沈秋根的徒弟仍习武不辍,虽然由于工作原因家住黄浦区,但他还在人民公园、淮海公园带徒传艺。

  “传奇”该怎么延续

  这些民间文化“传奇”,该怎么延续下去?

  有关专家指出,靠民间自发的传承显然不现实,政府部门必须牵头做一些事情,把民间文化的精品先“保护”起来,再寻找机会发扬下去。面对繁杂的沪郊民间文化碎片,各区县首先要筛选出一些需要重点保护的项目,比如南汇锣鼓书、松江顾绣、奉贤山歌剧、青浦田歌、嘉定竹刻、崇明瀛洲古调等。

  瀛洲古调将先被保护起来。最近,崇明县文化部门正着力为瀛洲古调等申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争取通过努力进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有关人士表示,他们打算将现有的45首工尺谱整理成简谱,并修订演奏指法谱,争取在几年内培养出能演奏20首以上的演奏员。这样,瀛洲古调的处境至少不会继续恶化。

  而奉贤山歌剧、青浦田歌等,正在寻找新的生命力。前不久,绝演了几十年的奉贤山歌剧又大放异彩:一群文艺爱好者自发排演、自筹经费,把大型山歌剧《江姐》搬上了正规的剧院舞台,结果《江姐》连演了近十场,场场都有近千观众。据了解,现在奉贤文广局已开始制定山歌剧“复兴计划”,将把山歌剧舞台搭到社区、送到居民家门口,让乡亲们感受家乡戏的新魅力。而青浦区为唱响田歌,去年还发起了“长三角田歌展演”。青浦区文广局有关负责人表示,田歌必须受到现代观众的喜爱,才能真正活下去,他们已尝试对田歌进行一些改良,比如田歌的调子太慢太长,略微快一些也许更受欢迎。

  并不是岌岌可危了,才需要保护。一些“年轻”的民间文化,也要提前保护起来。日前,金山区公布了该区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金山农民画艺术”、“上海黄酒传统酿造技法”、“枫泾丁蹄手工技艺”、“干巷小白龙”和“廊下打莲湘”等都在其中。今后,有关部门将通过建研究中心、举办培训班等形式,对“遗产”加以保护。

  让文化浸润生活

  其实,还有一种更高的境界:那就是让民间文化广泛播撒,滋润人们的现代生活。只有这样,民间文化才找到了植根的“土壤”,找到活下去的内在动力。

  在浦东三林镇,文化就是一张名片。早在700年前,这里便是“刺绣之乡”;现在,三林刺绣更是进一步走向产业化。近十年来,这里还成了“中国龙狮运动之乡”,舞龙舞狮在这里成了“全民运动”,镇上活跃着数十支舞龙队,已连续7年夺取全国舞龙比赛的金牌。不久前,该镇还在上海所有乡镇中率先制定了《文化发展纲要》,并设立近千万元的镇级文化基金。目前,三林镇正在构建“15分钟公共文化圈”,让百姓享受和谐的文化生活。

  而地处远郊的金山山阳镇,目前也在积极打造“民乐之乡”。据介绍,这里民乐历史悠久,早在解放前就活跃着顾家班、戚家班、马棚班、邬家班等6支仙乐班。到了现在,山阳镇更是“每四个人中,必有一人学过民乐”,该镇的中小学几乎每个班级都是艺术班,学生们更是人人会演奏一两样乐器。目前,该镇还特地制定了“山阳民乐五年规划”,每年组织150场民乐演出,并在每个村、每个小区都建起一支民乐队,让民乐丰富百姓的文化娱乐生活。

  “民乐对当地发展有什么意义?”记者问该镇有关人士。他们举了一个例子:10多年前,一位华裔外商欲来山阳投资办厂,但顾虑重重,谈判时迟迟不肯签约,气氛十分紧张。休会期间,镇上将民乐队请了过来,请这位外商看演出、听音乐……听着,听着,这位外商脸上露出了笑容,他说:“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乡镇,居然有如此深厚的文化底蕴,我还有什么不放心的?”当年,在阵阵民乐声中,有10多家外商签约落户山阳镇,羡煞了周边乡镇。

  去年,山阳镇民乐队演出数百场,观众达到6万多人。该镇许多村子纷纷成立民乐队,比如东方村的民乐队可达40多人,村民们都是自己掏钱买各种乐器,每周自娱自乐。村里一位姓张的村民,原来爱打麻将,现在也自购乐器,成了村民乐队的一名乐手。像这样,民间文化植根生活,还怕它们消亡吗?

中国上海   新闻录入:蒙蒙    责任编辑:admin 更新时间:2007/4/22 12:01:00   发表评论
分享到:
  • 上一篇新闻:
  • 下一篇新闻:
  • 相关文章

    推荐音乐
    推荐视频
    古曲网-中国古典音乐 商标
    古曲网(中国古典音乐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4-2009 | 网络带宽由深圳琴行 音乐厅大音琴院赞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