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至2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巴黎一座简洁明亮的建筑内,充满着喜庆的节日气氛。这一方面是因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176届执行局会议在此召开,参加执行局会议的各国执委、192个国家常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大使和官员汇聚一堂;另一方面,由中国文化部主办,中国艺术研究院和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在此举办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节”,作为中国迄今为止在国外举办的规模最大、质量最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节,也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迄今为止举办的规模最大、质量最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向全世界展示中国和中国人丰富亲切而独具魅力的文化形象。
开幕式当晚的演出结束后,本届执行局主席、中国教育部副部长章新胜这样评价:“你们的展览演出对于发达国家是个震撼;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是莫大的鼓励,让他们看到了希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化助理总干事瑞薇则激动地说:“你们的演出展览是我见过的最好的,你们征服了所有人!”
精心准备,展示中国
近几年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得到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也引起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关注,因此特别邀请中国于本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执行局会议期间,在教科文组织总部举办“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节”。
为了搞好这次展演活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大型项目及公关部主任爱丽丝亲自来到中国,从展演节目内容、展演形式、时间安排、协调沟通等各个方面入手,一项一项工作具体安排。
作为承办单位的中国艺术研究院则派出了专家、学者,一方面考察展览演出场地,一方面赴各地精心挑选节目,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和并不宽裕的场地全面展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的留存与保护的现状。
在文化部外联局、中国常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代表团、中国驻法国文化处、中国驻法国文化中心等各个部门的积极努力和通力配合下,“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节”以两场演出、5天展览为内容,展览包括六大方面、370余幅图片组成的120余块展板和80余件珍贵实物,特别邀请的国家工艺美术大师、唐卡传承人西合道,国家工艺美术大师、剪纸传承人刘静兰,南京云锦传承人、南京云锦研究所技术总监周双喜等现场展示技艺;演出内容则以联合国三批入选“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的项目为主,并精选中国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中的部分项目加入,共同组成一台完整的专场晚会。
精彩绝伦,现场热烈
4月16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大厅里人头攒动,热闹非凡。
简短而隆重的开幕式结束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主席穆萨·哈桑、执行局主席章新胜、总干事松浦晃一郎,在中国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的陪同下,和前来参加教科文组织执行局会议的各国执委、各国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大使以及法国社会各界名流一道,兴致勃勃地观看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和演出。
他们在万工轿前流连,在南京云锦古老而精巧的织机前赞叹,不断有人一边翻看云锦的相关材料,一边询问云锦织造的历史、工序、材料等各种问题。现场绘制唐卡的西合道身边总是围满了许多人,人们欣赏着色彩丰富、绘制细腻的唐卡,对精彩绝伦的高超技艺赞不绝口,甚至还有许多观众流露出想收藏唐卡的强烈愿望。刘静兰的剪纸也吸引了观众的注意力,她还应观众的要求,给他们剪出各种生肖图案,让得到的观众喜上眉梢。长龙似的乐清龙档摆在巨幅的实地拍摄的照片前,许多观众纷纷拍照留念。
当地时间7点30分,演出剧场早已座无虚席,“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节”专场演出正式拉开帷幕。
9个身着全套侗族服饰的小姑娘的无伴奏合唱《蝉歌》,仿佛天籁之声,而模拟蝉鸣的声音,让全场观众不由得轻轻地笑出声来,从中分明能听到他们的期许与赞赏。
著名古琴演奏家李祥霆为观众演奏了一曲《流水》,让人“思接千古、神游太极”。泉州木偶剧团的提线木偶《元宵乐》,惟妙惟肖的表演将现场的气氛带入一个高潮。云南海菜腔两兄妹的演唱,昆曲《牡丹亭》中迷人的梦幻,《二泉映月》的哀婉动人、声如幽咽,蒙古族长调的悠长遥远,无不令人动容。而来自新疆喀什地区的农民朋友唱起了木卡姆,年龄最大的79岁老人跳起了欢快的舞蹈。即将结束整场演出时,全场观众为之欢呼,并伴随着节奏,鼓掌祝贺,他们被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所蕴含的天才的创造力、丰富的表现力、极高的艺术价值而深深打动,久久不愿离去。
因为口口相传,之后另一场的演出现场更加热烈。7点半的演出,观众不到6点就排起了长队,大家一边谈论着节目单上的内容,一边交换彼此得到的信息。演出现场,气氛达到了顶峰。
巨大成功,轰动教科文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节”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两天的演出、5天的展览吸引了近万名观众参与,让他们看到了来自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丰富多彩以及中国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所做出的巨大努力。“太棒了!”“精彩绝伦!”是他们说得最多的感叹词。
松浦晃一郎高度评价了中国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所做出的努力和成就,认为中国近10年来一直走在世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前列。他感谢中国文化部在保护工作中所起的作用,也感谢中国艺术研究院和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为这次“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节”所做的一切。正是他们的努力,才有了这次遗产节的成功。
许多大使纷纷表示,中国一个国家就有那么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而且具备那么高的价值,令人难以置信。从遗产节来看,中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所积累的经验,值得各国借鉴学习。
中国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代表团文化官员苏旭介绍,以往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搞的许多展览、演出,观众大多抱着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热爱而来,而这一次,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丰富多彩,极高的艺术性与观赏性,令观众大为赞叹。法国、日本、澳大利亚等26家媒体申请了采访,对于遗产节给予了很高评价。
随机采访的每一位观众都带着兴奋和激动。谈起展览和演出,一位带着孩子来看演出的中国观众说:“想让孩子来看看中国的骄傲!”一位在巴黎欧莱雅工作的女孩义务给刘静兰当翻译,帮助外国观众了解中国艺术。许多留学生、在巴黎工作的中国人也来到展演现场。当一家免税商店的员工听说来的一位顾客是演出团的成员,高兴地谈起了展演的成功,还一再说:“下次有展览演出一定记得告诉我们!”
这不是一次普通的展演活动。通过“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节”所展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表明了中国共存共享、和而不同的文化理念。正如周和平所说:“今天,我们在这里举办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向国际社会展示中国各族人民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体遗产,也表明中国政府和人民通过保护自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努力维护人类文化多样性的决心和信心。我们希望能够通过这次活动,有效推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与世界的对话,让世界各国人民对中华文明和中国人的精神生活有更多的了解,切实促进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明与文化间的沟通与理解,共同推动建设一个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