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古筝新闻
笛子新闻
古琴新闻
二胡新闻
琵琶新闻
葫芦丝新闻
戏曲新闻
民歌新闻
民乐新闻
文化新闻

浏阳古乐,让人“三月不知肉味”(

向古曲网投新闻稿(古币奖励)您现在的位置: 古曲网 > 新闻中心 > 综合新闻 > 正文
【字体: 】  

[组图]浏阳古乐,让人“三月不知肉味”


 
  浏阳文庙。图中左右两亭为文庙的舞亭。演奏古乐时,舞生在舞亭中起舞。(均为资料照片)

  这是摄于新中国成立前的浏阳古乐老乐生的合影,照片中的老乐生如今都已不在人世。

图为浏阳文庙祭孔大典散后的情景。

   这个模样奇怪的东西,为浏阳古乐乐器中的“敔”。《现代汉语词典》解释说:敔,古乐器,奏乐将终,击敔使演奏停止。

  孔子爱乐。史载:“孔子无一日不歌。”《论语·述而》说,孔子有次听到了绝美的音乐后,激动得“三月不知肉味”,大赞其“尽美矣,又尽善也”。

  让孔老先生“三月不知肉味”的,就是古代“六乐”之一、虞舜时期的《大韶》。这一点,可能很多人都知道。

  而曾经让孔老先生“三月不知肉味”的美妙乐曲其实离我们很近——就在浏阳。这一点,估计知道的人就不多。
提到浏阳古乐,已故的原中央民族音乐研究所所长、一代音乐宗师杨荫浏教授说:“它是中国古代乐舞的活化石,堪称稀世之珍宝。”

  “先王之乐”

  旧时,每年都要在文庙举行两次祭祀盛典。盛典中最具特色的要属伴随祀典全过程的庄严肃穆的祭礼乐舞,这种乐舞即为文庙音乐或称“丁祭音乐”,即我们现在所说的“浏阳古乐”。而创建于清道光九年(1829年)的浏阳古乐源自虞舜时期的《大韶》。中国古代“六乐”——黄帝时的《云门》、唐尧时期的《大咸》、虞舜时期的《大韶》、夏禹时期的《大夏》、商汤时期的《大濩》和周朝时期的《大武》中,只有《大韶》和《大武》得以流传,之后的历代统治者无不将《大韶》和《大武》奉为“先王之乐”。

  源自《大韶》的文庙音乐以湖南浏阳和山东曲阜为盛。浏阳古乐融歌、舞、礼、乐于一炉,演出人员达100余人,场面之大,气势之恢宏,可与西洋交响乐媲美。

  “国乐古礼在浏阳”

  据说,袁世凯“登基”欲用古乐,派人考察的结论是:“曲阜古乐徒拥虚名,远不及浏阳古乐完备”。从此便有了“国乐古礼在浏阳”的说法。

  浏阳解放后的首任文化馆馆长潘信之老人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浏阳古乐补齐了中国古乐“八音”中曾经缺失的匏音,校正并改编了古乐曲,所以,称“国乐古礼在浏阳”一点也不为过。

  而说到“国乐古礼在浏阳”,必须提到浏阳古乐的创始人邱之稑。

  秦始皇焚书坑儒后,古乐除孔子的故乡曲阜有部分保留外,其他各地的都已失传。以后的历代封建王朝统治者,都想以继承正统号令天下,企图恢复古乐,但都因未得真传而失败。

  清王朝十分重视礼典,对礼乐重新作了规定:各州、府、县学都设36名乐舞生,选通晓音律、娴习礼仪的文人做教官。每年春秋二季举行“八佾”的曲礼。乾隆末年,浏阳文人邱之稑(字谷士),偶得樵夫从深山中掘出的古钟,他对照汉书,考定是成周大编钟。后来他专程去山东曲阜孔陵作实地考察研究,发现匏音古乐器已失传。于是,他回来便按照汉书图录规定,仿制出全套古乐器。不久,他被聘为浏阳县学的舞乐教官,经过他几十年的言传身教,浏阳祀孔的春秋二季典礼,便都按照古乐旧规举行。

  值得一提的是,邱之稑还根据周时的《大武》,创建了“干戚舞”。“干戚舞”即“武功之舞”,为浏阳古乐所独有,它使文庙乐舞由原来仅有文舞的状况变为既有文舞,也有武舞,以示“武功开国,随即文治”。据说山东曲阜文庙乐舞中的“干戚舞”为从浏阳学习而来。邱之稑随后作《律音汇考》一书,系统地阐述了其乐理思想。清道光九年(1829年),浏阳古乐正式诞生。此后,浏阳县兴建了“浏阳县礼乐局”,召集书香世家青年子弟,讲授传习礼乐,并考究古舞制,制定了文武之舞,以及礼乐、舞生的服饰——“古制兰衫”儒服,从而实现了古乐歌、舞、乐、礼的齐备。

  名声大震

  清咸丰末年,曾国藩曾邀请邱之稑弟子前往安徽演奏古乐,听后,曾国藩赞叹不已,并赠送浏阳礼乐局匾额两块,上书“雅淡和平”、“精深正乐”。曾国藩的儿子曾纪泽更是激动,将古乐推荐给了皇帝。从此,浏阳古乐名声大噪,就连山东曲阜的孔府也派人到浏阳观摩古乐,仿制全套古乐器。

  浏阳古乐鼎盛时,曾远播新加坡、马来西亚及日本一带。

  中央民族音乐研究所研究员冯呤轩说,1987年他在日本考察,所听到的祭礼乐歌,“大都同于浏曲”。日本音乐大师田边上雄说过:“学近代音乐,必读邱之稑的《律音汇考》。”

  “难”

  潘信之老人曾回忆说,解放前,在他还是一个小学生时,曾偷偷混进过文庙,从而有幸目睹了古乐奏响时的盛大场面:“鸣爆放铳,八音齐鸣。接着服装整齐的舞生,随着音乐的节奏翩翩起舞……”

  曾经在潘信之老人回忆中出现过的浏阳古乐的乐生、舞生大多已逝去。2003年春节前,80多岁的古乐乐生胡长秋也去世了,而他是当时乐生中最年轻的一位。像胡长秋这一辈的老乐生,不仅通晓歌、舞,而且通晓乐器的演奏甚至是乐器的制作。

  人当然终归是要归于尘土的。只是,老艺人们那一身的绝艺也随之归于尘土,不能不说遗憾。

  要使古乐重新焕发光彩,还有一难,即乐器的恢复。

  解放后,人民政府为抢救浏阳古乐和古乐器,于上世纪50年代初向民间广泛片集,共征集到1000多件古乐器和舞器,组成了一套完整的祭孔古乐器。同时,还组织了音乐工作者翻译古乐谱15章。1965年,浏阳古乐的全套乐器被收藏在湖南省博物馆。据当事人回忆,古乐器运到湖南省博物馆时,足足拉了两卡车。此后,便开始了“文化大革命”,古乐的相关工作便打上了句号。现在,关于乐谱等都有比较完整的记载,难的是乐器,因为保存在省博物馆的古乐器已经历了近两个世纪,很难再发挥演奏功能,而要复制它们,难度比较大。比如乐器中的编钟,一共有八口,且大小不一,厚薄不等,要制出音色与其一模一样的,实在太难。

  曾国藩赞古乐“音节清雅”

  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十一月二十七日,曾国藩在自己的日记中记下了浏阳古乐乐师应邀来安徽演奏古乐的情况。曾国藩称赞其演奏音节清雅,令人想起夏商周三代朝廷奏乐的盛况,并表示“余因古人治兵之道,作诗之法,皆于音乐相通,而懵然不知,深以为耻”。

  以下为日记原文(部分):

  咸丰十一年十一月二十七日

  ……酉初,贺宏勋带浏阳精于古乐者邱庆龠等六人来。邱系谷士先生之子;六人者,皆承谷士之教,讲求古乐。带来乐器,琴一、瑟一、凤一、洞一、匏一、一、篪一、一。固令奏乐,以鼓节之。音节清雅,穆然令人想三代之盛。古昔圣王修己治人之术,其精者全存乎乐,而后世之独缺者,乃首在乐。余因古人治兵之道,作诗之法,皆于音乐相通,而懵然不知,深以为耻。思寻访谷士先生之徒党,相与讲求一二。故招集六人者自浏阳来皖…… (摘自《曾国藩日记》)

  小资料

  浏阳古乐器

  涉及金、石、土、革、丝、木、匏、竹8类,如编钟、特磬、编磬、洞箫、龙笛、琴、瑟、、竽、敔、应鼓等,数量相当庞大。

  浏阳旧有三套完整的雅乐乐器,到后来,由于时局动乱不定,致使古乐器散失和损坏的很多,如在军阀混战期间,一套极为宝贵的玉质特磬下落不明;抗战中期,国民党省政府调浏阳古乐器去耒阳演奏,途中遇敌机轰炸,损失部分;日军占领浏阳期间,礼乐局虽早将古乐器深埋土中,但仍被窃去铜质编钟八口……

  如今存放在湖南省博物馆的一套古乐器,由原来的三套拼凑而成。

  分两种,一种是“文德舞”,舞生右手执翟,左手执龠,所以又名“翟龠舞”;一种是“武功舞”,舞生右手执“干”,左手执“戚”,所以又称“干戚舞”。“干戚舞”为浏阳古乐所特有。舞生的动作急缓是与音乐的疾迟相吻合的,动作幅度不大,64名舞生分别在两个舞亭内站立成方阵,面向孔子正殿,在亭内动作,自始至终不出舞亭。

星辰在线-长沙晚报   新闻录入:剑苗    责任编辑:admin 更新时间:2007/5/14 10:38:00   发表评论
分享到:
  • 上一篇新闻:
  • 下一篇新闻:
  • 相关文章

    推荐音乐
    推荐视频
    古曲网-中国古典音乐 商标
    古曲网(中国古典音乐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4-2009 | 网络带宽由深圳琴行 音乐厅大音琴院赞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