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乐其实离我们也很远,经过革新的革胡、唢呐等传统民族乐器,恐怕很多人从未见过。
为了庆祝香港回归十周年,香港中乐团明晚将在杭州大剧院上演香港的“民乐”,他们用来演奏的秘密武器花头百出,旧中出新,与传统老派的民乐不同。
乐器的革新
“香港中乐团集演出、教育、科研于一体”。该团艺术总监阎惠昌在介绍时,特意对“科研”着重强调了一番:“我们的乐器,观众看起来似曾相识,但有很多你们肯定没见过。这些经过改良革新的乐器,音质、音色等性能大大提高,能演奏不同风格的音乐。”
据介绍,将传统乐器进行改造,丰富民乐的表现层次,是中乐团的重要特色之一。
中乐团的阮仕春当了二十多年的首席,他是团中的乐器改良专家,也乐器研究改革室主任。1998年,他研制的革胡好好地革了把传统胡琴的命,这种形状仿古的胡琴可以替代西洋交响乐团中大提琴的位置,填补了原本民乐团体演奏中缺少合适的低音乐器的空缺,而且音色很好。他的这一发明当年获得“科技进步奖”,而且是在杭州颁发的。除了革胡,阮仕春还发现了一种纤维材料可以代替传统做胡琴的材料——蟒皮。据说,传统的二胡每年生产50万把,需要宰杀6万条蟒蛇。现在有很多国家将蟒蛇列为国家级保护动物,用蟒皮制作的二胡往往被海关没收。用这种纤维材料做出来的二胡,不仅环保,而且性能也提高了10倍。
中乐团的乐器专家不只阮仕春一个,唢呐手郭雅志就是其中一位,他在传统唢呐的口子上装了一个“活芯”,自由伸缩,能准确演奏出半音阶12个转调。这一发明,获得文化部颁发的“科技进步二等奖”。昨天在新闻发布会现场,郭雅志即兴吹了一曲《九百九十九朵玫瑰》,大炫半音,层次感非常鲜明,颇有些萨克斯味道。
民乐的革新
在阎惠昌眼里,民乐并不是简单的吹拉弹唱,乐器的改良,为民乐团演奏民乐交响乐或和交响乐团合作提供了可能,革胡、高胡、二胡可以把大中小提琴全部替代。这种形式上的创新,已把中乐团推到了一个更高的位置。1977年香港中乐团成立时,是东南亚最大的民乐团,近百位演奏家组成的阵容,比很多交响乐团还大。7月1日的演出,所有的观众都会成为演员,现场会发给每个观众一个“拨浪鼓”,在演到压轴码《黄河畅想》的时候随着指挥的节奏拨动拨浪鼓,将音乐会推向高潮。
此外,中乐团一直把内容的革新摆放在首要位置。近20年来,中乐团就不断跟流行乐坛、电子乐坛合作,谱出新曲子,香港著名的流行乐人,如汪文筌、罗文等都跟乐团有过合作。至今已跟香港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等知名院校建立了合作,鼓励年轻人创作,由他们演奏。
据阎惠昌介绍,香港中乐团每年必须排出25套演出曲目,每个曲目都不相同,所演奏的作品已超过3000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