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古筝新闻
笛子新闻
古琴新闻
二胡新闻
琵琶新闻
葫芦丝新闻
戏曲新闻
民歌新闻
民乐新闻
文化新闻

漳州南词:一个外来戏种的生存样本

向古曲网投新闻稿(古币奖励)您现在的位置: 古曲网 > 新闻中心 > 综合新闻 > 正文
【字体: 】  

[组图]漳州南词:一个外来戏种的生存样本




上世纪60年代初期,霞东钧社也曾人丁兴旺


70岁的苏水泉凭着早年记忆整理出南词的124个曲牌和几十个剧目



文昌宫如今是南词乐团的主要活动场所


  蜗居庙宇

   周六的夜晚,漳州文昌宫的守门人老李喜欢搬一张竹躺椅躺在天井,头顶繁星点点,身边凉风习习,而惬意之事还不止于此。8点过后,舒缓优雅的南词会在这间小小的庙宇里响起。老李的身后,是一个十几个人的乐队,有一个指挥,还有一个姑娘,姑娘双手背在身后,唱道:“秋风起兮桂花香啊……”

   唱戏的女孩叫小燕,在房地产公司工作,几年前刚从省艺校漳州分校毕业。还在学校读书的时候,老师介绍她来这里学习传统戏曲南词,因为喜欢,所以毕业了她还经常来。当时跟她一起来的5个同学现在只剩下2个。

   很明显,小燕在这里是最年轻的,“我们的平均年龄60岁。”杨镇江说。杨镇江是这个南词乐团的组建者,准确讲是重建者。乐团早在民国年间就有了,取名“霞东钧社”。“霞”为漳州芗城区的简称,乐团地址在其东大门,“钧”乃古代高级场所,故此得名。“文革”期间,艺人逐散,乐团活动也就随之停止。

   一直到上世纪90年代末,漳州文昌宫(又称霞东书院)面临被作为房地产项目拆除开发,时任市浦头社区文保组长的杨镇江几经努力保护下来后,突然想到,何不借此之机,重组霞东钧社?于是,他多方奔走,寻找南词老艺人。

   和杨镇江一样,浦头一带的老居民都是听着南词长大的,很多人小时候都跟着乐团的师傅学过两手,虽然技艺说不上精湛,但对南词的惦念却是实打实的。没多久,这个以十几个浦头南词“票友”为主力重组的霞东钧社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此间,陆陆续续来过几个艺校的学生,但乐团毕竟是民间团体,几乎没什么报酬,留下来的还是十几个自娱自乐的老人。

   杨镇江告诉记者,目前霞东钧社一年所需的4000多元活动经费主要是来自庙里的香火钱,偶尔遇上节日,也会有人找乐团去表演,两个小时每人四五十元钱,但这种机会毕竟很少。乐团里的乐器几乎都是大伙儿自己掏钱买的,现在低音部还差阮等好几个乐器,还有像古乐不可缺的编钟,一件最少也要五六万元,“这玩意我们现在暂时还不敢去想。”杨镇江说。

  南词入漳

   在漳州,相对于芗剧这样的本地戏来说,南词是小戏种,知道的人并不多,很多人甚至会想到它同泉州的南音是不是有什么关联。“其实半点关系也没有。”杨镇江说。

   与土生土长的南音不同,南词始于唐初,唐明皇时盛行于宫廷,可唱、吟、歌、舞、弹,总称《霓裳之曲》,为历朝雅乐,也称为“国乐南词”。由于南词多授予官宦子弟,见闻较少,至清末才逐步传至民间,并盛行于江南一带。此后,随着艺人流徙,以江苏扬州为发源地,南词兵分两路,一路沿江浙一直传到我省南平、将乐一带;一路则至江西赣州。

   清道光年间(1845年),漳州府官总爷(称和尚总)到江西公办,觉此戏甚妙,遂从江西带回。目前为止,尚流传有《天宫赐福》、《秋江》等十几个传统经典剧目,均按戏曲程序安排编写,介、引、念、白一样不缺。

   霞东钧社的现任指挥许泉山认为,如要一言以蔽之,南词就是一个“文”字。它的唱词典雅,都是经过文人再创作而成,即便有些言情内容,亦写得辞藻雅丽含蓄。所用的伴奏乐器,也都是古筝扬琴这样音色柔和的“文乐器”。因此,南词虽用官腔(即普通话)演唱,但因唱腔舒缓典雅,当时在漳州仍深受许多文人雅士的喜爱。

   传至民国年间,第四代传人杨瑞庵和高歪在漳州闹市区浦头建立霞东钧社,南词开始有组织地进行表演。到上世纪30年代初,霞东钧社成功创演了“踩高跷南词戏”,一改以往沿袭的以坐唱为主的表演方式,顿时艺扬全城,声誉极佳。“那时,经常可以看到南词艺人到田头练习踩高跷,小孩子喜欢得不得了。”杨镇江说。

   短暂的“公家”身份

   在上世纪50年代,“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时候,一直是边缘戏种的南词第一次有了机会上省城福州参加文艺会演,漳州霞东钧社和南平南词剧团联袂登台,南词首次进入官方视野。当时的省文化局局长陈虹是漳州人,却是初次知道家乡还有这样的“新”剧种,大为惊叹。演出结束后,他特意到后台接见了南词艺人们,并一再强调要保护传承。杨镇江介绍说,另一个更深层的原因是,当时用官腔演唱的昆剧《十五贯》风行全国,陈虹深知地方戏语言的局限,希望能仿效昆剧把南词打造成为福建的一张名片。

   1959年底,由省里拨款建立的漳州曲艺团成立,除了漳州的本地戏芗剧之外,南词也被纳入其中。不久,南词艺人们就被抽调进行了一场特殊的演出。“只说看戏的是个领导,叫我们别问。演出结束,台下的人上来跟我们一个一个握手,说唱得不错,大家都觉得面熟,但猜不出是谁。第二天,我们就到百货商店去找店里卖的伟人头像挂图。一看,哎呀,不得了,原来昨晚看戏的是陈云。”当时在台上弹琵琶的苏水泉回忆起这一幕还是显得有点儿激动,这也是南词入漳以来,获得的最高级别的官方荣誉。但艺人们没想到的是,这出戏也成了南词剧团生存命脉的一个分水岭。不久,国家开始精简机构,漳州曲艺团解散,大家各奔东西,加之“文革”开始,艺人们便少有机会上台一起唱戏了。

   寻找百年工尺谱传人

   1962年的一天,正在做泥水匠的苏水泉遇到时任漳州市文化局局长的吴灵石,吴灵石告诉苏水泉,他的师傅,也就是南词的第五代传人颜荣谐身体越来越差了,要抓紧时间,不要让南词就这样断了。

   苏水泉去了颜荣谐的家,颜荣谐咳得很厉害,但只要苏水泉来,他就坚持要从床上爬起来唱,然后苏水泉用简谱记。每天晚上,颜荣谐破旧的屋子里都会传出他断断续续的唱腔。后来,颜荣谐唱不动了,就用扬琴把曲调敲出来。临终前,他从床底下摸出两本簿子,对苏水泉说,这是清朝末年传下来的工尺谱,不要弄丢了,如果以后有机会,也许还用得上。

   颜荣谐走后不久,苏水泉的左手在工伤中致残,弹不了琵琶,有关南词的种种心愿他便再也不愿提起。但师傅的两本工尺谱和当年记录的南词曲谱却被他东掖西藏,一直保留到现在。

   2005年,在杨镇江等人的劝说下,苏水泉开始提笔系统地整理南词。从剧目到乐器的使用方法,苏水泉一笔一画工工整整地写了12本笔记本,“不写下来就没啦。”苏水泉把两本工尺谱用3个塑料袋重新包好,放回箱子底部。当记者提出希望借一两本笔记回去看时,他婉言拒绝了:“这些东西是不能出门的,我不放心。等以后我很老了,希望也能像我师傅那样传给我们南词的后人。”苏水泉又强调了一遍:“我就两个条件,第一是要年轻人,第二是希望他能真正热爱南词,让南词继续唱下去。”

    苏水泉告诉记者,眼下文昌宫后面由信士捐建的60平方米戏台已经盖得差不多了,听说杨镇江他们以后准备跟旅游公司合作搞“到文昌古庙听南词古乐”。“戏剧现在生存境况普遍都不是很理想,地方戏毕竟还有一定受众基础和政策扶持,外来戏种想要分一杯羹不容易。现在剧本整全了,南词还要像当年‘踩高跷’一样,自己给自己找条活路。”苏水泉说。(记者 陈梦婕文/图)

新华网福建频道   新闻录入:剑苗    责任编辑:剑苗 更新时间:2007/8/29 15:12:59   发表评论
分享到:
  • 上一篇新闻:
  • 下一篇新闻:
  • 相关文章

    推荐音乐
    推荐视频
    古曲网-中国古典音乐 商标
    古曲网(中国古典音乐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4-2009 | 网络带宽由深圳琴行 音乐厅大音琴院赞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