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古筝新闻
笛子新闻
古琴新闻
二胡新闻
琵琶新闻
葫芦丝新闻
戏曲新闻
民歌新闻
民乐新闻
文化新闻

提高孩艺术修养 小学上下课铃声改成中外名曲

向古曲网投新闻稿(古币奖励)您现在的位置: 古曲网 > 新闻中心 > 综合新闻 > 正文
【字体: 】  

[图文]提高孩艺术修养 小学上下课铃声改成中外名曲



资料图片:小学生演奏葫芦丝

    杭州一所小学从上学期开始,把上、下课铃声改成了歌曲,而最近,这所学校又打算把以前播放的校园歌曲改为中外名曲。

    “与其让家长花钱送孩子去听高价音乐会、去学各种乐器,还不如在潜移默化中让孩子受到熏陶。”杭州朝晖实验小学校长孙士芬前阵子有一个设想:能不能把上课和下课铃声都改成中外名曲,或者干脆把课间、中午的休息时间,也都用来播放中外名曲呢?这一想法很快在学生和家长中得到了积极响应。

  意外收获催生“名曲计划”

    今年的西博会开幕前,朝晖实验小学五(5)班的班主任沈老师打算教班上的学生学唱西博会的主题曲《人间天堂》,没想到刚把录音机打开,班里不少学生已经唱开了:“悠悠西子湖水,绵绵杭州情长……”“谁教你们的啊?”沈老师觉得很吃惊,但班上的学生却很不以为然:“每节课下课时都听这首歌,歌曲的曲调早就在脑袋里了,当然会唱啦。”
 
    原来,朝晖实验小学为了让老师按时上下课,从上学期开始,用播放歌曲代替了短促的上课铃和下课铃。“一首歌要放好几分钟,老师们就算还有些内容没讲完,也不会等到歌曲放完了再接着讲,所以拖堂现象比以前少多了。”让孙校长没想到的是,原本用来减少老师拖堂现象的下课歌声,竟然又多了另外一种用途。

    在西博会前后,学校把播放的歌曲换成了《人间天堂》,这让每天听着这首歌下课的学生们很快就“无师自通”。这个意外的收获让孙校长萌发了一个念头:既然学生们对音乐的接受能力这么强,为什么不把上课、下课铃改成中外名曲,或者干脆利用课间或者中午休息时间,播放一些中外名曲呢?

    于是,一个“名曲进校园”的设想诞生了。

    艺术修养培养不能靠“速成”

    “现在学校每周都有固定的名曲鉴赏时间,但让我们觉得印象深刻的并不多,而音乐课上也教过不少名曲,能完整唱下来的也就只有那么几首。”采访中很多学生都说,对中外名曲了解不多、印象不深,并不是他们不喜欢,而是因为接触时间太短、唱的机会不多,而家长们的一些功利性的做法也让他们产生了“抗拒心理”。

    “我孩子班上20多个学生,几乎人人都会一种乐器,但很多都不是自愿去学的。”在采访中不少家长承认,让孩子从小学乐器就是为了考级,所以孩子会弹、会吹的曲子就只有为了应付考试的那几支,“虽然学了好多年了,但孩子对学乐器的兴趣还是不大,到后来基本上是我们逼着他在练习。”

    “艺术修养是需要慢慢培养的,而不能仅仅靠学几样乐器来速成。既然学校有这个资源和基础,就应该合理地加以引导和利用。”孙校长说。

    “名曲计划”公开征求意见

    你希望学校引入什么类型的曲目?你觉得哪位音乐家的作品更适合小学生?多久更换一次音乐比较合适?昨天,学校就“名曲进校园”的具体实施方案征求了部分学生和家长的意见,80位家长一致认为学校的尝试很有必要,而学生们也对这个计划充满了幻想,古典、爵士、民乐,甚至戏曲,都成了他们希望听到的音乐类型。

    “除了播放中外名曲,还可以增加一些乐曲的简单介绍,比如音乐家的生平、代表作以及乐曲的创作背景等,这样能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音乐家的作品。”“可以多介绍一些《采茶舞曲》这样有杭州地域特色的歌曲,现在的孩子接触的都是港台、日韩的流行歌曲,太缺乏传统艺术的熏陶了。”

    对于学校的“名曲进校园”计划,很多家长都提出了自己的建议,而孩子们也有自己的想法:“不同课程、不同时间应该选用不同风格的乐曲,比如上课时可以用优美、抒情的乐曲,下课时用欢快、奔放的乐曲,考试前就换一些可以舒缓情绪的乐曲。”(作者:通讯员 沈瑛 记者 金婕)

今日早报   新闻录入:剑苗    责任编辑:剑苗 更新时间:2007/11/21 10:35:36   发表评论
分享到:
  • 上一篇新闻:
  • 下一篇新闻:
  • 相关文章

    推荐音乐
    推荐视频
    古曲网-中国古典音乐 商标
    古曲网(中国古典音乐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4-2009 | 网络带宽由深圳琴行 音乐厅大音琴院赞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