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古筝新闻
笛子新闻
古琴新闻
二胡新闻
琵琶新闻
葫芦丝新闻
戏曲新闻
民歌新闻
民乐新闻
文化新闻

运河谣:一河故事

向古曲网投新闻稿(古币奖励)您现在的位置: 古曲网 > 新闻中心 > 综合新闻 > 正文
【字体: 】  

运河谣:一河故事


据说有一天,他坐在钢琴旁,突然听到了刚朵拉船夫在急转弯时的喊号子声,由此受到启发,在其歌剧《特里斯坦》中新加了一段牧羊人的笛曲。 19世纪的英国著名诗人罗伯特·勃朗宁,居住在威尼斯的运河边时,写下了许多精美的诗句。而20世纪的美国作家海明威,...  

    运河是人工开凿的河道,也是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所以,当年美国天文学家洛韦尔声称,他从望远镜里看到火星上存在运河的时候,是多么的轰动。因为这就等于说,火星上存在智慧生命,存在高度的文明。这是一个美丽的错误。火星上确实有河床,可能在很久很久以前,火星也曾经温暖湿润,存在过河流。但是运河与火星人,到现在为止,都毫无影踪。
我们所拥有的,地球上的文明,地球上的运河,已经足够珍贵。

    美国作家和评论家亨利·詹姆士虽然批评威尼斯大运河的火车站与停车场太过丑陋,但是,“世界上所有运河中,最高贵的就算是威尼斯大运河了。”这条长4公里、宽30~60米的运河,是威尼斯的标志之一。从卫星图片上看,它就像一个巨大的反写“S”,将威尼斯城里的177条支流连通起来。

    这个大反“S”,被誉为“水上香榭丽舍”大道。在河道的两边,散布着各式各样的古老建筑,既有洛可可式的宫殿,也有摩尔式的住宅,当然也少不了众多的富丽堂皇的巴洛克和哥特式风格的教堂。文艺复兴时代伟大艺术家们在教堂里留下的不朽壁画和油画,无数作家与艺术家散落在河边船上的逸事,至今仍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无数游客和艺术家。

  如果大运河上少了小船刚朵拉,威尼斯也就显得不完整了。德国著名作曲家理查德·瓦格纳,曾住在威尼斯。据说有一天,他坐在钢琴旁,突然听到了刚朵拉船夫在急转弯时的喊号子声,由此受到启发,在其歌剧《特里斯坦》中新加了一段牧羊人的笛曲。

  19世纪的英国著名诗人罗伯特·勃朗宁,居住在威尼斯的运河边时,写下了许多精美的诗句。而20世纪的美国作家海明威,曾在运河边的酒吧里指点服务生如何正确地调制“马丁尼”苦艾酒。

  歌剧《刚朵拉船夫》里,大量运用了威尼斯船夫的民谣。美国作家马克·吐温却表示“无法容忍他们持续不变的像猫叫春一样的音乐”。结果在游览了威尼斯大运河后,他如此描述刚朵拉:“(它)自由而又优雅,像一条大蛇在滑行。”

  难以想像,没有这个大大的反“S”,威尼斯会是什么样子。

  美国伊利运河的出现,对全国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沿着运河,围绕着运河,美国社会与文化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1819年伊利运河开通后,沿岸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城镇,它们的名字,都带着特有的水气——费尔港,斯宾塞港,布罗克港……诞生了一个新词:运河人。运河人指在船上工作的船员及河上工作的人,他们特有的文化,以一种大家始料未及的方式,影响了美国的文学、民间传说、音乐与社会结构。

  随着运河系统的扩展,越来越多的运河人去了西部。他们放荡不羁的举止,四处迁移的生活方式,以及对航运工业的敏锐感知,极大地影响了西部的文化。那个时候的美国,正好处在殖民统治时代结束、铁路时代尚未来临的时期,运河人的传说、语言和音乐,自然就填补了这个文化真空。

  运河人对美国文化的一大贡献是语言。在美国19世纪运河热时期,仅伊利运河就让英语里一下多了许多新词。如果现在有谁穿越时空回到19世纪的运河人当中,需要一本特别编著的字典,才能理解他们都在说些什么。因为这些词,现在大多已被人淡忘。

  相当有意思的是,虽然是在内陆航行,运河人却认为自己是海员。在他们的音乐与民间传说里,伊利运河是被当做海来对待的,流传在运河人当中的曲子与行话,有许多就是借用了海员的。不过,随着时间发展,伊利运河上的船员们发展了一套自己的词汇,随着更多运河的通航,许多运河人到了别的水道工作,也把这些音乐与新词带了过去。

  运河时代过去后,大部分词就不再使用了,成了一种“死”语言,只有少数成功进入了美国的主流文化,幸存到今天。

  铁路时代来临后,运河文化迅速式微。但在流传到今天的西部传入故事里,仍能找到运河文化的影子。运河旅行的特点,让它成了民间文学发展的一个理想场所。就在口口相传中,各色伊利运河英雄诞生了,比如有一个叫做黑野牛的,据说曾经跃过伊利运河最宽的那段,逃之夭夭。

  就像运河传说借用了许多海上故事,铁路传说也传承了不少运河故事。运河上的英雄通常武艺不凡,铁路传奇里的主人公往往天生神力,两者非常相似。

  每一条运河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传说与故事。京杭大运杭博物馆副馆长周新华说:“不知道你有没有在博物馆里看‘十里红妆’展,这里也有一个传说,是有关浙东运河的。”

  所谓“十里红妆”是指旧时嫁女时嫁妆的丰厚。在宁绍地区,女家要将嫁妆挑往男家,富家嫁妆惊人,床、桌、器具、箱笼、被褥一应俱全,日常所需无所不包。送嫁妆的队伍绵延数里,故称“十里红妆”。周新华说,据说当年有两户大户人家通婚,送嫁队伍绵延几十里,但这边水网密布,交通很不方便。既然水网密布,干脆挖一条运河,从河上送嫁。挖运河时还有一个小插曲,挖出了一根巨大无比的腿骨,有人说就是当年大禹杀掉的防风氏的腿骨。

  “当然,这都是传说,但从中也可以看出,其实运河与文化,是彼此影响的。”
杭州网-都市快报   新闻录入:魏益绵    责任编辑:蒙蒙 更新时间:2008/4/17 22:04:33   发表评论
分享到:
  • 上一篇新闻:
  • 下一篇新闻:
  • 相关文章

    推荐音乐
    推荐视频
    古曲网-中国古典音乐 商标
    古曲网(中国古典音乐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4-2009 | 网络带宽由深圳琴行 音乐厅大音琴院赞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