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光中
1928年出生于南京。祖籍福建永春。母亲原籍江苏武进,故也自称“江南人”。1952年毕业于台湾大学外文系。1959年获美国爱荷华大学(LOWA)艺术硕士。先后任教于台湾、香港等地多所著名大学。余光中一生从事诗歌、散文、评论、翻译。至今驰骋文坛已逾半个世纪,现已出版诗集21种;散文集11种;评论集5种;翻译集13种;共40余种。曾主编《蓝星》、《文星》、《现代文学》等重要诗文刊物。他的诗曾入选过中学语文课文。
主持人开场语
学着背几首唐诗,在居室里挂一两幅绘画作品……不经意间,艺术是如此密切地和生活联系在一起。谈到艺术,我们毫不犹豫地就可以举出一些艺术作品,随便就能说出几位艺术家的名字。但是,当我们真正追问是什么成就艺术家和艺术作品,艺术究竟是什么的时候,又很难得到答案。
艺术其实就在人们身边,它改造着、美化着生活,让人们在生活中感觉到精神上的愉悦。艺术是社会不可或缺的因素,是人们在最基本的物质生活满足后的必然追求,是人类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整个社会,艺术的价值表现在使社会趋向于和谐和美。好的艺术会带给人们美的感受,甚至可以使人们得到心灵的净化。
余光中先生是著名的诗人,我们来听听他是如何理解艺术和创造艺术作品的。
英国作家王尔德(左)和中国诗人李贺(右)
用艺术的眼睛感受世界
文化是无数艺术家、作家的感性、美感为我们消化了人生与自然,让我们很容易地用他们的眼光来体验人生、观察自然。
今天很高兴地来到复旦大学,和大家一起来谈谈艺术以及实现艺术的途径—美感经验之转化。首先,我想用几句话来做一个开场。
唐朝中期的时候,有一位杰出的诗人叫李贺。他的诗里有这么一句:“笔补造化天无功”。这个笔当然是作家的工具,不过也可以说就是一种艺术技巧;他说“笔补造化”,造化还不够,需要艺术家的这支笔来使它成为完美,所以他说“造化无功”,也就是天无功,需要笔来补造化之缺。我把它翻成英文是:Wherenaturefails,artprevails,在自然不足之处,就要用艺术来弥补。我觉得这一句七言的诗句非常具有美学的一种洞见。
还有一句是一个法国作家Chazal说的:“artisnaturespeededupandGodsloweddown,艺术乃是自然的加速和神明的减慢。艺术是介于大自然和神明之间的东西,自然不够快,艺术可以催生,使得它发展得比较快一点。比如说我们看电影,在电影中看到一朵花出现在荧幕上,几秒之间就开了,可是在实际的自然中你可能在这朵花旁边守5个小时,才可以看到它绽放。这就是把自然加速,是艺术之功。同样,有些内容过程可能很快,非我们肉眼所能窥括,但可以借助艺术的手法,让它放慢一点,让人们可以看得清楚一点。因此Chazal讲艺术使自然加速,而使神明减慢,以让我们欣赏。
十九世纪末英国唯美主义的大师王尔德,是一个全面的天才,既是诗人,也是童话故事和寓言小说作家,同时还是一位杰出的喜剧家。他也说过一句话:并非艺术来模仿人生,而是人生可以模仿艺术。这个说法好象有一点颠因倒果,故做危言耸听。可是我们想想,艺术来模仿人生,或者文学来模仿人生,那是写实主义。比如一个作家来描写社会、反映人生就是这样。如果倒过来,我们看见风景非常美,于是说“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江山美的时候我们说它像画,这不是自然在模仿艺术吗?我们不会看见一幅画说美如江山,反而倒过来说江山如画。我们看到一个人,他总是精神胜利,于是我们说这个人简直是阿Q。这不是人生在模仿艺术吗?我们是借用鲁迅的眼睛在看人生喽?我们见到一个女孩子,弱不禁风,多情善感,于是说她简直是林黛玉。我们不是用曹雪芹的眼光来看这个世界吗?我们到法国去旅行,看见风光明媚,春和景明,于是说:啊,这是莫奈的画面!这不就等于那个印象派的大师莫奈,教我们如何用他的眼睛来看大自然吗?因此,王尔德讲的这句话有他的道理,倒过来人生是在模仿艺术。
假使没有那么多艺术家、作家,告诉我们如何用他们的眼睛来看世界,用他们的心灵来感受人生,我们自己并不见得有很多的方法,来感受人生,来观察自然。所以我们的文化是无数艺术家、作家的感性、美感为我们消化了人生与自然,让我们很容易地用他们的眼光来体验人生、观察自然。
用同情的想象捕捉经验
想象力得能把一件事的本质凸现出来,其实就是一种广泛的认知与同情。
一件艺术品要创作,包括一篇文学作品,需要一些条件—知识、经验、想象这三样东西。
如果我们去登一座山,登山之前要知道这座山叫什么名字?上面哪儿有一座庙,有一座佛寺或者有一所道观,相传有什么高僧在里面住过,发生过什么传闻,是什么朝代建的,如何如何。这些都是知识,我们如果要写一篇游记,这些知识是不可缺少的。当然,这些不见得都能派上用场,凡你所知道的,不见得都在游记里面如数家珍地写出来,那是地方志,或是一个报告文学,说不上是纯文学作品。所以除了知识之外,你要真正去登山,知道山路的曲折,别有洞天,景色独好。可就是这样你也未必能写出一篇很好的登山记来,因为还缺少一样东西,那就是要把这个知识跟经验调和组织起来,这就是想象力。用想象力,结合知识和美感的经验,就可以写成的一篇精彩的游记。可见想象力多么重要。
柳宗元是中国文学史上写游记的一个始祖,《永州八记》是他的杰作。其中有一篇叫做《钴鉧潭西小丘记》。他是这样写的:“其石之突怒偃蹇,负土而出,争为奇状者,殆不可数。”说这个钴鉧潭边山上的石头突怒偃蹇,已经有人情的味道在里面了,石头已经有一点人格化;后面说它负土而出,争为奇状者,多得不得了,都数不过来了。接着他说“其嵚然相累者,若牛马之饮于溪,”“其冲然角列而上者,若熊罴之登于山。”石头相垒一路下坡来像牛马到溪边来饮水;角列而上者,好象熊罴上山一样。他的想象力,就是用野兽来做比喻,所以这第三个要素就是想象力。
所谓想象力到底是什么呢?胡思乱想不能叫想象力。想象力得能把一件事的本质凸现出来,有感性,可以做美的关照。我觉得想象力,其实就是一种广泛的认知与同情。比如说你写一只狗受伤了,躺在那儿,写它很可怜,你一定是同情这只狗,设身处地:你就是那只狗,你受伤了。你同情万事,甚至于去认同万物,有这样心肠的人,才能够成为艺术家。一个人要有同情心,你写树就要变成树;写知了就要变成树头的、树梢的一只小知了。艺术家一定要能设身处地进入万物,与他们同在,这就是想象力的可贵。
我再举一个例子,宋朝的一位文人叫王质。他一次旅行到了山上,很有感慨,写到“天无一点云,星斗张明,错落水中”,到第三句完了,还不是很有想象力。写景是不错的,星斗张明,错落水中。然后说“如珠走镜”,那水如果说水面很平,星光落在上面,好象一面镜子上面有许多珠子;如果水面是在波动的,这个珠子落在镜面上就会滚来滚去。这个想象力就加深一层了,有曲折了,这就比较妙;而且呢“不可收拾”,滚来滚去,你没有办法叫它停下来不动。因此星斗的反光,就好象在境面上滚来滚去,这是一种很好的想象力。
我也写过很多游记,好多年前我在香港的中文大学教书,我宿舍的阳台是朝着西边的,所以天晴的时候,像今天这样晴天,落日西下,就在我的阳台前面。而且我的阳台前面还有一片草地,草地外面是松树林,夕阳落在松树林的背后,使晚霞跟松树相映成趣。于是我写了一首诗叫《山中传奇》,“落日说黑蟠蟠的松树林背后,那一截断霞是他的签名”。我把签名这件事情更推进了一层,用人事来说明自然之变化,说到落日还没有完,落日说,这个晚霞是我签的名,美则美矣,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你们要看就趁早,从艳红到烬紫,从红到紫慢慢淡下去,有效期间是黄昏。什么叫有效期间?我们拿到一张支票,一年之内就要兑现,过了一年这支票就要作废;落日说了我签的名,我开的这张支票很美,不过时效不是很长,你们要看就趁早,半小时后,我这晚霞就收回去了。所以就像一个人签名,签在支票上,而支票的有效期间是有限的,等于落日签名是签出美丽的晚霞,给我们看,供我们欣赏。我们要赶快用眼睛去看吧,到了夜晚来到的时候,黑暗就取代晚霞了。所以用人事来说明自然之作为,这也是一种同情。而且我说落日说的,落日好象是一个人,它的签名很漂亮。这就说明,你有知识有经验之外,还要有一种想象,这样才能把这个经验捕捉住。
柳宗元的木刻画像
用间接的经验体验人生
世界上有许多艺术的主题,不是由艺术家切身去观察、体验才创造出来的。
苏东坡有一首诗很有名,“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第二句是最有名的,“春江水暖鸭先知”。有人看了就不服气:苏东坡为什么说“春江水暖鸭先知”呢,为什么鹅就轮不到呢?你这个东坡居士对于鹅有偏见。其实他没有看清楚,苏东坡的题目说得很清楚惠崇《春江晚景》。惠崇是一位高僧,他画了一幅画,画上面竹外桃花,春江水暖,画上是鸭子,不是鹅,也就是说,春江水暖鸭先知,是谁的直接经验呢?是惠崇的经验,是惠崇的美感经验,他画出来了;苏东坡呢,当然不是没有看过鸭子浮在水面上,但没有把春江水暖鸭先知这个经验凝定,具体地写成诗,是惠崇的画激发了他,画里的美感,被他转化到自己的诗里来了,成为他诗句的美感。
在这里我就要说到写实主义这件事情了。写实主义是在西方兴起来的,19世纪有一些小说家,尤其是要用小说来反映社会,来观察人生,认为一个人的作为,一个人的性格,一个人后来的遭遇表现,大半是由他的社会背景,由他的阶级,由他的职业,由他的家庭背景,教育的程度等等来决定的。这本来是文学艺术的一条康庄大道,可是呢,也不见得是全部的真理,因为很多艺术作品,不是这样子表现出来的。不是由你一个小说家去观察社会,体验人生,然后写成小说,而是世界上有许多艺术的主题,他根本不由你去观察,更不由你去切身体验。比如说宗教的题材,比如说传说,神话,梦幻的东西,这是另外一种主题的来源,而这种来源的主题还多得不得了,曾经促成了很多杰出作品的诞生,传诸后世。
在某拍卖会上竞拍的惠崇《春江晚景》图
想象填补经验的空白
每个艺术家想象力是不一样的,灵感来的不同,解释就不相同,空间非常广阔。
有些艺术的主题,因为是宗教、传说、神话之类的主题,不容你去观察,也不容你去亲身体验,你必须用你的了解,智慧,想象力去诠释才能够表现出来,而且表现得美。作为基督教的一个题目,一个主题,所谓MadonnaandChild,麦当娜(Madonna)就是妈妈,Child就是圣婴,圣母与圣婴,圣母抱着一个圣婴,那这个圣婴到底几岁了,是胖还是瘦,圣母长得是什么样子,你不可能观察,你要用你的想象。所以这个圣母与圣婴,比如米开朗基罗的雕塑作品,就是圣母很慈祥地望着她怀里的耶稣,那是非常美的。有人就说,你这个雕塑是很了不起,可是圣母的年纪跟耶稣好像差不多,你怎样解释呢?那米克蓝杰卢说,凡是良善的女人都不会变老。就这么解释一下,当然是不合逻辑的。像这种题材多得不得了,中国画里面《钟馗捉鬼》、《观自在菩萨》、《弥勒佛》等等都是这种题材,我自己就写过五首关于观音的诗。可以说,这种题材在许多民族的宗教或者传说里都由不同的艺术家来描述过,
我们都知道《最后的晚餐》,它是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杰作,作者达芬奇是一个全面的天才,同时也可以说是一个科学家、发明家。《最后的晚餐》描绘的事情,圣经新约里面有几章讲到过,说耶稣跟他的门徒坐在一起吃晚餐,忽然对他们说,你们之中有一个,把我出卖了。我们看在达芬奇的画中,耶稣在中间,左边两组,右边两组,一组3个人,一字排开,坐在一张长桌前。其实呢,据历史学家考证,耶稣那个时代,罗马帝国还不是这么坐椅子在桌子前,大半是席地而坐。
那我们现在就要追问了,《最后的晚餐》果然是这样吗?《圣经》里面也没有讲的很清楚,所以留下很大的空间,让艺术家的想象来补足。《最后的晚餐》是经常有画家来画的一个画面。荷兰有一个画家叫Direickbouts,也画过这一题材,他的年代比达芬奇还要早几十年,所以不可能抄袭达芬奇,而实际上他的画法跟达芬奇的完全不一样。他的画面上,耶稣跟12使徒,是围着一张长方桌子坐在四边的,面对着我们的一面是耶稣在中间,左右各有两位使徒,然后在餐桌的两旁各有三位,耶稣的对面,背对着我们两位,正好是12位。所以每个画家想象力是不一样的,灵感来的不同,解释就不相同,空间非常广阔。
达芬奇的著名绘画作品《最后的晚餐》
灵感女神的眷顾
灵感绝对不会拜访懒惰的人,灵感是你长久思考、感受的一个结果。
现在我来谈谈灵感。对于灵感,大家往往觉得好象很神秘。其实灵感并不神秘,灵感绝对不会拜访懒惰的人。你无所用心,漫不经心,忽然一句很好的诗,自天而降,这绝对不可能。灵感是某一种想法,某一种感觉,某一种情绪在你心中,不吐不快,有好多时间,你根本想不出该怎么样找一个出口让它出来,有一天它忽然自动出来了。灵感是你长久思考、感受的一个结果,而这个缺口出现的时候,你的功力修养也正好准备好了,能把它适当地表达出来。如果你对于文字没有锻炼,没有经验,那么你就算想得再美,那也是镜花水月,一闪即逝。所以灵感不能直接去追求,只能间接的能够修养你的人文情操,因此灵感来的时候你就可以把握住它。就像圣经所讲的,上帝说我们要有光,于是光就来了。
古人灵感来的时候,李白说,兴酣落笔摇五岳,好像五岳都被他摇动了,所以是诗成笑傲凌沧洲。辛弃疾说,回首叫云飞风起,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灵感,西方的诗人,尤其古典诗人,写诗之前,总有那么小小一段,向文艺女神祷告,说muse请给我灵感,这个叫tothemuse,muse就是给诗人灵感,muse是诗之神。可是,西方语言里面不仅仅应用如此,其他欧洲语言也往往如此,就从这个字,文艺女神muse,变成音乐跟美术,music,就是mus,变成ic,就是music,然后再长一点就是museum,所以美术跟音乐就是从文学的诗的灵感,muse出来的,这是希腊人一个重要的观念。
我自己在选主题的时候,我的灵感也不一定只从前人的文学作品中得来,往往也可以从当代诗人的艺术范畴得到一些启发。比如说我可以从历史里面取材,我写过《刺秦王》、写过《秦俑》、写过《飞将军—李广》、写过《王昭君》,写过《梅花岭》——那是写史可法的,这些都是我从历史里得来的灵感。古典文学,我曾经写过几首诗给屈原,还有写过好多诗给李白、杜甫、苏轼,我最近写了一首诗给李清照,叫做《藕神》。济南人在大明湖边盖了一座藕神祠,来纪念李清照。我也写过陈子昂。所以古典文学也提供给我一些主题。传说,譬如夸父追日,公无渡河,我也写过。还有音乐也给我很多灵感,我写过差不多有10几首诗,都是音乐给我的启发。而且这个音乐还包括摇滚乐在里面,像汤姆·琼斯(音),像帕布·迪伦(音)我都把他们的节奏转换过来。电影也常常令我非常感动,我看了《甘地传》后,写了三首诗。电视片也往往能给我灵感,好多年前有一部电视片,描述纽约大停电,全城乱成一团。我就把它比附罗马帝国之衰亡,写了一首诗叫《大停电》。
奥运会期间,我也写过很多运动的场面,是靠新闻摄影得到的灵感。所以我相信,除了写实主义这条大路之外,有一些不需亲身经历,仅靠密切的观察,深刻的同情与想象,也可以从别人的美感经验中,间接地转化为你的艺术的素材。这样,主题就不怕没有。我们说,江郎才尽,到底什么叫做江郎才尽?我想不外乎两点,第一题材枯竭,没有新的主题好讲、好写了;第二语言僵硬,他的母语在他的笔下,转不过弯来了,都写光了。如果一位作家,他的语言还保持新鲜,而主题又能不断翻新,那绝对不会江郎才尽。我已经不能称郎,而只能称江翁了,江翁我大概还没有写完。
李白的头像和他的传世墨迹《上阳台帖》台北故宫博物院的玉器雕刻“翠玉白菜”
艺术之美——以具体作品为例
凝固的性灵:雕塑之美
我们下面来看一些具体的艺术品。雕塑我选择的是秦俑。这些秦俑是陪着秦始皇转入地下,进入历史的,本来不会再出来了,可是,秦始皇自己绝对没有想到,他带入地下的这么多兵马,过了两千多年,忽然到地面上来了,而且还很出风头,不但在中国,而且在世界各地的博物馆露面。这是古人绝对不能想象得到的。同时,我去参观的时候,看到秦俑很感动,这些都是陕西人的祖先。陕西人的祖先,他们开口讲话我可能不懂,第一他是陕西腔,第二他是二千年前的说话方式,听他们说话可能今天的听众都要吓一跳。说起话来,他说他的咸阳,我说我的西安,我说西安事变他也不知道是谁在变。再说他们的兵马再强盛,用最强的弩箭来射,也绝对射不进桃花源,射不到那个渔人的身边。我讲的是一种感慨,一种怀古,而且包含一种诠释。
我先来朗诵一下《秦俑》“临潼出土战士陶俑,铠甲未解,双手犹紧紧地握住,我看不见的弓箭或长矛,如果钲鼓突然间敲起,你会立刻转身吗,立刻向两千年前的沙场奔去,去加入一行行一列列的同袍?”秦俑的手,手掌里面,本来应该握着一支长茅的,所以我说“如果你突然睁眼,威武闪动胡髭翘着骁悍与不驯,吃惊的观众该如何走避?幸好,你仍是紧闭着双眼,似乎已惯于长年阴间的幽暗,乍一下子怎能就曝光?如果你突然开口,浓厚的秦腔又兼古调,谁能够听得清楚?隔了悠悠这时光的河岸不知有汉,更无论后来你说你的咸阳吗,我呢说我的西安事变,谁能说得清长安的棋局?而无论你的箭怎样强劲再也射不进桃花源了,问今世是何世吗,我不能瞒你始皇的帝国,车同轨,书同文,威武的黑旗从长城飘扬到交址只传到二世,便留下了你,战士留下满坑满谷的陶俑,严整的纪律,浩荡六千兵骑,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鼓掌)
下面再谈一件雕塑品,是在台北的故宫博物院所收藏的一件玉器,叫做“翠玉白菜”。它是一块玉,一半是白的一半是绿的,那个巧匠呢,就顺应材料、材质、颜色,雕成很逼真的一颗白菜。这件雕塑品,据说在清宫是那个瑾妃一个人赏玩的,所以瑾妃美丽的手指,一定常常在上面抚摸。可是后来它摆到了博物馆里面,很多观众排队去看,他们的眼神,也在抚摸这一件艺术品。我写这颗假的白菜,这是假的白菜,但比真的白菜更真,更名贵,所以我认为所有的艺术都在虚实之间有一种转换。现在我就来念为这件“翠玉白菜”写的诗:“前身是缅甸或云南的顽石,被怎样敏感的巧腕,用怎样深刻的雕刀,一刀刀,挑筋剔骨。从辉石玉矿的牢里,解救了出来,被瑾妃的纤指,爱抚得更加细腻,被观众,艳羡的眼神,灯下聚焦,一代又一代,愈宠愈亮,通体流畅,含蓄着内敛的光,亦翠亦白。你已不再,仅仅是一块玉,一颗菜,只因当日,那巧匠接你出来,却自己将精魂耿耿,投生在玉胚的深处,不让时光紧迫地追捕。凡艺术莫非是弄假成真,弄假成真,比真的更真。否则那栩栩的螽斯,为何至今还执迷不醒,还抱着犹翠的新鲜,不肯下来。或许,他就是玉匠投胎。”
飞舞的水墨:绘画之美
傅抱石的画作《平沙落雁》
下面大家来看傅抱石的画《平沙落雁》。平沙落雁是古筝曲,大家可能听过,而傅抱石是近代的大画家。各位看那个画面,当然很苍茫,是画一个老者,背对着我们,他后面有一个小书童,帮他煮茶,他前面呢是一条小河,好像是黄河的上游,就这么从高原往下面的世界流过去。那么天上呢,右边天空,三行,那个雁阵,那个人字型的,在飞,就是《平沙落雁》。这本来是古筝曲,后来变成傅抱石的画,现在又变成我的诗。我就从他的画面,从我听过的古筝曲里面,得来的印象,演绎成这首诗,也就是所谓美感经验的转换转化。《平沙落雁》这首诗我限定自己每一行不得超过八个字,短则六字。《平沙落雁——观傅抱石画展》:“在大河起源的高原,一老者趺坐于沙丘,初融的雪水清浅,在他的脚底路过,向下面那世界奔流,膝头的古琴只等,修长的指尖一落,神经质的弦上,就松开敏感的筋络,放出一只、两只、三只,接翅而起的寒禽,冲破高原的肃静,直到空中的翼影,翩翩排成了雁阵,是河在流着呢还是,时间在下面流过?是沙在静静地听着,是整片高原在应着,天盖地载的寂寞?沙,也有耳朵么,一千里之内,除了,老者与煮茶的小厮,下风可还有一只,耳朵竖起来听么?琴声悠悠能传到,昭君或李广耳旁么,昭君有哭泣,李广,有停下马来听么?丝路的驼商络绎,有回过头来找么?面向无穷的空旷,背着入神的观场,老者无言,琴声袅袅,在他的指间起落,尾声转缓更依依,呼应着雁阵的回旋,愈迥愈低愈低回,飞回老者的怀抱,曲终了么,沙漠问道,是雁阵收回了琴匣,究竟,还是,琴声散落在天涯?”
隽永的瞬间:摄影之美
接下来的两幅画,画的是敦煌的石窟。画家叫江碧波,是一位女性,非常杰出,现在重庆长江大桥的两头有两个大雕塑品,都是江碧波的作品,她也是一位雕塑家。最近她出了画敦煌石窟的一本画集,里面有我的六首诗,是来印证她的六幅画,也是从画演绎过来的。我这两首诗,其中有一首,写到后来自己一看,怎么变得像七言古诗一样。第一首:佛法无边,大千世界有三千,天外有天,仙上飞仙,一重重三十三重天外天,菩萨的云程昊气无阻,或长虹或断霞或彗尾曳着彩带,流星雨是缨络缤纷,或抱琴或吹笛或手持莲花终于越瀚海都飞来敦煌,莫高有二百七十窟可寄,翩跹有四千又五百来去,佛法无边,纳须弥于芥子,一念纳三十三天于洞天,伎乐隐隐,洞顶犹可闻。(鼓掌)下面的一首诗还是写她的画,叫做《龛楣飞天》。这次不是一个飞天,有一群的飞天:大千世界传三千,彩带缥缈九重天,飞天仙侣多集合,来去倏忽无着落,派云与其越狱太虚,刹那碧萝变瞎火,人间望断日头沉,疑是仙踪从此没,但得巨手掀长幕,当见极光转天轴,三界来回一念间,络绎群仙倏无数。
威武的秦始皇兵马俑雕像
隽永的瞬间:摄影之美
接下来请看两张摄影作品。一张是《贝壳砂》,在我住的地方再往南开车就可以到海边,有沙滩,细白的沙,上面有很多贝壳。于是一位叫王庆华的摄影家,就把采来的贝壳铺在沙地上照相,那是当地的国家公园,请他拍了90张相片,都是公园里面的动植物的生态,我跟很多作家,包括林清玄、张晓风等很多人,都纷纷写诗,来题这些摄影的照片。我这首诗呢,当然也叫做《贝壳砂》,提出来一种环保的观念。我的观念就是,在沙滩上,海送给我们人类这么多美丽的礼物——贝壳,可人类拿什么去跟海交换呢,对不起,是香烟盒子,啤酒瓶罐子,这就有违环保。现在我念一下《贝壳砂》:白净的沙滩是水陆的交易会,你来看,海神的摊位,多精巧的珊瑚与贝壳,不计岁月的琢磨,被风,被浪,被细致的沙粒慢揉又细搓,洗出人宠人爱的光泽,是哪位水晶的宝盒,滚翻出来的这许多珍品,就这么大方,海啊,都送给了我们,而人呢,拿什么跟他交换?除了一地的假期垃圾,破香烟盒子和空啤酒罐。(鼓掌)第二幅叫《大白斑蝴蝶》,这种蝴蝶是稀有品种,濒临绝灭。我写蝴蝶也用了两个典故:一个是庄周梦蝶,哲学家的“蝴蝶梦”;另外一个呢,是英国诗人叫做布雷克,他有一首小诗很有名——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国,刹那是永恒,掌中握无限。所以我的诗是:一朵花真的是一个天国吗?要采多少个天国才满足呢?多自由啊,唯美的使徒,这么翩翩地素妆而舞,这世界,你辛苦地爬来,就应该潇洒地飞去,乘春天还年轻,飞吧,飞回哲学家正甜的午梦,一路要提防,切莫闯进,昆虫学家采标本的袋网,让一根无情的针,穿肠成唯美的栩栩如生。
中华民歌的回响
最后也说不上结论,谢谢大家今天来听我的讲座。现在,我花几分钟时间来朗诵一首诗,这首《民歌》就是写中华民族永恒奋斗的精神。所以我念第二遍的时候,希望大家帮我和一下。怎么和呢?因为我每一段的后面,两行都是短句,前面有一个字,后面有三个字,你就用三个字来响应我的一个字。譬如说第一段我朗诵到最后两行,风,大家就说,也听见,沙,大家就说,也听见,尽力施为,应该是蛮壮观的,好,我们现在来合作。
传说北方有一首民歌
只有黄河的肺活量能歌唱
从青海到黄海
风 也听见
沙 也听见
如果黄河冻成了冰河
还有长江最最母性的鼻音
从高原到平原
鱼 也听见
龙 也听见
如果长江冻成了冰河
还有我,还有我的红海在呼啸
从早潮到晚潮
醒 也听见
梦 也听见
有一天我的血也结冰
还有你的血他的血在合唱
从A型到O型
哭 也听见
笑 也听见
问答
提问:诗人是不可以很现实的,但是诗人的作品又离不开现实,请问您如何把握这个,就是入乎其内与出乎其外的关系?
余光中:你的问题就是说,作为一个诗人如何处理生活与现实的关系是不是?你用了两句成语,入乎其中,出乎其外,很好。入乎其中就要投入生活,出乎其外就要保持一个距离,在恰到好处的美感距离,来表现你投入时候的经验。所以作为一个艺术家,包括作为一个诗人,当然要有生活经验,可是等到你要创作的时候,就要从主观者变成一个旁观者,你投入生活的时候是主观的,等到你要写作品,来表达你投入生活的种种感觉的时候,就不能那么热衷,因为很多人,他的切身经验太可贵了,于是他就大声疾呼地写出来,那个经验没有表现得恰到好处,如果你想,曹植被他的哥哥迫害,哥哥命令他,你走七步要写一首诗。于是他写出了“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这首诗,用一个煮豆燃豆萁的意向,间接委婉地说出,本是同根生,兄弟不应该互相斗争。这个比喻就恰到好处。如果他那个五言绝句是“你我本兄弟,相害何太急”,那就不是艺术品,也不是诗,因为太直接了。所以你要找到一个恰当的距离,找到一个恰当的比喻,使实者虚之,虚者实之,这样才能成为一个艺术家。
提问:余老师您好,我想问艺术和人生究竟是什么关系?
余光中:我们的社会,经济发展很快,可是接下来,衣服足,要知荣辱,知荣辱就是人文。道德的情操,个体与群体的关系,这些都是人文。那么人文跟艺术有什么关系呢,可以这样说,人文感性化了之后就变成艺术,艺术知性化了,就是人文,人文比较是文化的累积,它保留一些精神价值,而艺术呢,是那些精神价值的生动、深刻、优美的外在的表现,所以,如果能够把握这两者,我们的中华文化,不但可以继承,而且可以进一步的发扬。
提问:余先生我几乎通读了您所有的作品,我觉得您的风格变化很大,是有什么特殊的事件促成您风格的变化呢,还是仅仅是一种形式上的探讨?
余光中:风格多样,因为我长寿。(笑声)我刚才都解释过了嘛,江郎才尽的问题,就是你要保持两种敏感,第一对于生命敏感,第二对于语言敏感,那就不会江郎才尽。现在我对很多事情还觉得很有兴趣。觉得非写不可。另外呢,我觉得,我们的中文,母语也还没有被韩愈,曹雪芹用光,还留下一些空间,我们还可以拿来,用不同的方式表现,至少李白没有坐过飞机嘛。
提问:古典诗词的创作有固定的规则,比如说押韵、字数、平仄等等,但在现代诗中不会有这些规则来限制语言的表达。您怎么看待古诗和现代诗这两种风格?
余光中:这个题目不小,我简单地答一下。所谓现代诗,一般人的印象,是西化的,觉得是西洋的,其实不必然,像我自己,当年为什么写新诗,就是我不太喜欢当时的新诗,我觉得我不如自己来写,那问题就是说,我们到了现代,古诗可以一直继承下去,不过呢,它的可能性,就是它可以写的方式,差不多也发展到一个程度了,我们也可以参考外国诗。所以呢,四五以来的诗人作家,往往都想调和中外,像民国初年,不单是西方的,印度的泰戈尔,日本的俳句,也都是当时诗人把它来融入中国的,然后用白话写,胡适所谓先有文学的国语,然后才有国语的文学。所以现代诗,这个诗法的对象很多,有些外来的影响力,可是你一定要有相当的功力才能够调和中外。至于说格律呢,古诗自有格律,新诗呢,很不幸,很多人迷信自由诗,好象自由了,你就管不着我了,我好象什么束缚都没有了。问题是所有的艺术,都没有绝对的自由,还是要有一个游戏规则,游戏尚且要有规则,艺术怎可没有规则?问题是你可以不遵守古人的规则,不遵守外人的规则,你不能不自创一种规则,自己可以遵守,从者也可以来学习,所以有自由独创新规则,可是没有自由抛弃所有的规则。而古人的规则也不是一成不变,同为两大诗人,李白和杜甫,杜甫比较守规则,杜诗是在格律里面变化;李白往往是在格律之外变化,所以我认为李白是古代一位伟大的自由诗人。《蜀道难》它不是很合规则的,所以李白的古风特别的好。李白的那首《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开头几句很有气派,可是不很合文法,“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多么壮阔!可是“昨日之日”,并不是很好的修辞;“今日之日”,也很累赘嘛!可是李白需要多转一个弯,他才宣泄得出来,所以我们读下去,还是觉得非常好。李白打破格律我们叫好,杜甫遵守格律,颠来倒去还是在格律之内,我们也觉得非常之好,同样的好。
提问:余老师您好,我想问一下,在文学创作中,您如何看传统与西方的因素,是侧重于某一个方面呢,还是要将两者完美地结合起来?
余光中:您说一个作家要不要调和中外,调和中西,恐怕是免不了的,因为从“五四”运动到现在,将近100年了,这个世界早已经敲过中国的大门了,所谓全球化也不是从今天开始,说得近一点,从“五四”就开始了,更早一点的话,明朝也就开始了。经济全球化要影响到政治和文化,因此更需要认清楚自己站在哪里,认清楚自己的民族站在哪里。我们也可以吸收外来的很多优点,像我们历代的王朝,也吸收了外来的很多文化,而形成后来的更丰富的中华的传统。所以调和中外呢,都恐怕免不了,否则的话,我现在可能还在写律诗。
“五四”那个时候,有很多留学生回国来,就造成中国很巨大的变化。不过一个人,可以食古不化,也可以食洋不化,如何消化在外国学到的东西,还是非常重要的。影响我写诗的最大的三个因素,第一就是古典的传统,中国的古典文学;第二是外来文化的影响;第三是“五四”以后的新文学。我觉得一个人有志于文学创作,对于这三种传统多多少少都应该有一点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