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十几岁的时候,当时是“文革”开始以后,我们那个时候是没有书读的,没有书读干什么?那个时候我小学还没有毕业,唯一给我们的一种乐趣就是寻找一种让自己能够过得舒服一点的生活。所以,我当时写字比较多一点,音乐是在那个时候开始学习的,当时也买不起乐器,所以只能自己去制作一些乐器,自己制作笛子、二胡,包括自己上山打蛇,当时年少气盛是不太害怕的。到了中学,我是中学的宣传队乐队的队员,到了工厂我是乐队队长,到了大学也是在艺术团里面搞音乐。但是,当时只是觉得音乐可以玩一玩,不是认真的。
我到了唱片公司要写很多歌词,做一些跟音乐有关的事情,戏曲我们还继续在做,但周边的环境都是流行音乐的东西。全国当时只有两个唱片公司做流行音乐,一个是太平洋,一个是中唱,引进了立体声技术,我很有幸能够在这里实现自己的一些梦想。
今天我们依然对广东这块土地有热情,我们不希望我们这一代音乐人一起打下来的广东乐坛这么好的局面就这么轻易地放弃———所以我们一直在坚持,哪怕一分钱也没有,我们照样搞了很多的活动。我们能够坚持到现在搞了这么多年,就是因为广东这块土地适合我们,我们一直在坚持。
广州能否搞一条像百老汇似的娱乐街?如果有的话,就会集中起来,包括酒吧、小剧场等,一条这样的街,很有特色,也有条件。借助音乐一条街,筑巢引凤,做市场也需要成行成市。广东的平民文化底蕴很浓厚,更有娱乐的兴趣,商业文化发达,还是大有希望。新的文化因素一出现,就像当时的网络音乐一样,只要能抓住,一样还可以再次崛起。广东音乐拿什么和别人比呢?古典的比不过北京,民族的比不过上海,能叫板的就只有流行音乐了。只要我们足够重视,营造好的产业环境,人才自然就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