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国家京剧院副院长兼艺术指导于魁智
3月中旬的北京,全国两会进程过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国家京剧院副院长兼艺术指导于魁智尤为繁忙。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将于3月16日闭幕,紧接着17、18、19日,由于魁智领衔主演的现代京剧《西安事变》即将开场,所以这几天,他都是白天参会讨论,晚上马不停蹄地赶回剧团排练。
尽管如此,面对记者,于魁智还是一如既往地谦和耐心。不论事务多么繁杂,时间多么紧迫,在面对面坐下的那一刻,他语速极快却条理清晰、抑扬顿挫的话腔,不知不觉就将人徐徐带进充满魅力的京剧世界——这片他坚守耕耘了40多年不离不弃的热土。
“从小受传统文化熏陶,京剧演员不会做恶事”
近年来,文娱界屡屡曝光明星涉黑、涉毒之类的不良事件,对此,于魁智称:“文艺工作者需要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而思想道德修养的提高是潜移默化的,应从娃娃抓起。不知你有没有注意到,戏曲演员基本没有不良嗜好,更不会涉黑、涉毒、触犯刑律。”
“我们经常开玩笑说:‘京剧演员不会做恶事、横事’,这是因为,学京剧都是从小就开始练功学唱,京剧艺术题材宣扬的都是‘仁义礼智信’等儒家思想,也是我们今天所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现,孩子从小耳濡目染,这些良好的影响在思想中根深蒂固,他们做人做事自然就有了道德约束和良心底线。”
于魁智对社会风貌的整肃抱有积极乐观的心态:“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的强大,国人教育水平的提高,其实我们也已经可以看到,过去受商品经济、市场大潮冲击产生的那种浮躁情绪已经有了一定的回归和好转,这一点首先得益于党和政府对继承、发扬传统文化的大力支持和推动。”
“京剧表演艺术永远后继有人,要重视培养年轻观众”
于魁智10岁开始刻苦学戏,17岁排除万难只身赴京考取中国戏曲学院的励志故事广为流传。深知学戏艰辛,取得成绩来之不易的他,对扶持京剧表演接班人,以及培养年轻观众尤为重视。
“我永远相信,京剧表演艺术不会缺乏传承者。很多人看着影视、舞蹈、传媒类专业门庭若市,实际上立志学习京剧的年轻人也不少。咱们国家对京剧表演艺术传承的支持力度是相当大的,现在所有在戏校学习京剧的孩子学费全免,这也吸引了很多家庭条件不是很好,但很有天分的孩子投入京剧艺术的学习与传承。而且在各省市也都有可以学习京剧的戏曲学校,各个戏曲学校的老师都具备识得英才的慧眼,真正的好戏苗子是不会被埋没的!”
于魁智特别喜欢孩子,也很乐于跟年轻人相处,坚持亲力亲为,助京剧艺术走进校园:“文化部、教育部、财政部联合推出的‘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已经坚持了接近十年了,培养了很多大学生京剧观众。大学生由于课业繁忙,加上经济实力有限,很少能有机会走进剧院近距离地欣赏京剧,所以我们就义务地走进校园,由国家买单,强强联合,最佳阵容,让最好的演员演出最好的剧目,向大学生们展示京剧最精彩的一面,并且跟莘莘学子互动交流。每年,国家京剧院都会送将近40场京剧进校园,我本人已经去了近百所大学与学生们分享交流。”
“我们既是文化传承者,也是文化传播者”
“我们每年都会在世界各地巡演,亚洲、非洲、欧洲、美洲、大洋洲等,包括港澳台地区的京剧爱好者们也都能欣赏到高水准的京剧艺术表演。我们的宗旨是,要把每一出戏原汁原味地带给境外观众——基本都是全本大戏,文武兼备,不作删减,不去迎合,但会在开演前请当地最知名的戏剧家导赏,向观众简要地介绍演出剧目和演员特点,便于观众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实践证明,这样传播京剧艺术的效果非常好。”
于魁智表示,他们将自己定位成“文化传播者”:“习近平总书记说,要讲好中国故事。我们就是这样一群讲故事的人。在境外演出,我们不能抱着普通商业性演出的心态,要把最中国的风貌展现出来。我们真正深入到当地观众中,主要面对西方外国观众,而不仅仅局限在华人华侨同胞,通过我们的表演,让最普通的当地民众了解我们的文化,了解我们的国家,以及当下中国人的生活状态、精神风貌。因此,我们是京剧艺术的传承者,同时也是是中国文化的传播者。”
“不论走到哪个国家演出,我和我的搭档李胜素都要表演保留曲目《我是中国人》,这其中就包含着中国人的一份情怀。让世界人民通过京剧认识中国、了解中国、喜欢中国,是我们作为文化交流使者的使命和职责,”于魁智娓娓道来,谈及这一份“中国情怀”时,目光坚定而柔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