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古筝新闻
笛子新闻
古琴新闻
二胡新闻
琵琶新闻
葫芦丝新闻
戏曲新闻
民歌新闻
民乐新闻
文化新闻

有华人就有郭家箫笛

向古曲网投新闻稿(古币奖励)您现在的位置: 古曲网 > 新闻中心 > 笛子新闻 > 正文
【字体: 】  

郭家箫笛


郭大强这个名字在惠福路竹篙巷一带家喻户晓。郭家祖辈都是制作笛的高手,其70岁的父亲郭汝灼制作笛已快60年了,“全球凡是有华人的地方就有郭家的箫笛”,郭家箫笛铺也是广东唯一一家箫笛制作的民间老字号。然而,面对西洋乐和流行乐的冲击,这门传统制笛工艺正在面临失传。

    郭大强这个名字在惠福路竹篙巷一带家喻户晓。郭家祖辈都是制作笛的高手,其70岁的父亲郭汝灼制作笛已快60年了,“全球凡是有华人的地方就有郭家的箫笛”,郭家箫笛铺也是广东唯一一家箫笛制作的民间老字号。然而,面对西洋乐和流行乐的冲击,这门传统制笛工艺正在面临失传。
 
  一支箫能卖1万元

  昨天,记者来到郭家,进门就被墙上挂的各式各样的竹箫、排箫、笛子等吸引住了。

  郭汝灼告诉记者,他12岁就入行制作箫笛。1956年,郭汝灼的岳父带着他们组建起了“岭南箫管厂”。后来箫管厂解散了,郭汝灼不忍心放弃这门行当,带着自己的子女,在自家15平方米的居室里,坚持箫笛制作。随着“文化大省”建设步伐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人了解箫笛,喜欢箫笛,郭家的箫笛又渐渐红火起来,“全球基本上有华人的地方就能看到郭家箫笛”,言语中郭大强充满自豪。郭家的箫笛不仅有雕刻精美的外表,更有令人放心的优质内涵,因此一支箫也能卖到1万元。

  箫笛也有感情

  在郭大强的眼里,箫笛也像人一样有感情,有灵性,“箫笛越吹感情越深,音色也越好,如果长时间不吹就会相互生疏了”。而制作箫笛,也是容不得任何瑕疵的,在他看来,箫笛的产量和质量肯定不能成正比,数量多质量难免会打折扣,“箫笛是艺术品,些许瑕疵都不行,即使外人看不出来,但也过不了自己这一关”。

  无论是箫还是笛,都是竹的,可在郭大强眼中,好笛源于好竹,选竹要非常讲究,苦竹坚实适合做大笛子,黄竹做的细笛子非得功力深厚的人才吹得响,紫竹则是洞箫的首选。有虫口的当然不能要,竹子要生长了3至4年的、竹壁厚薄在3.5至4厘米之间,太老了会导致音色太硬,太薄则音色轻浮,所选的竹料要自然风干3年左右才能制作,然后经过烘烤将竹子拉直,确定调性后凿孔、调音。

  当年,郭汝灼是凭一锯一钻一刀一砂纸打造笛子的,如今,许多工序都机械化了,可调音还得靠人工。郭大强说,虽然小桌子上放着一个测音阶的仪器,但真正调音还是靠听。吹一吹,听一听,内音准了,再挖第二个,停停试试,试试停停,一支笛子调好音往往要一个星期。

  不知手艺何人可继承

  郭汝灼的三个孩子都在制作箫笛上有不小的成就。然而,这位箫王对目前广东箫笛的处境却深深担忧。近年来,在西洋乐和流行乐的冲击下,民乐几乎被人们遗忘了,而只能到国外找知音。“中央民族乐团在维也纳金色大厅能取得成功,在国内却很难红火就是一个证明。”郭大强说,他的儿子从小生活在民乐世家,可是对箫笛从不感冒,觉得自家的箫笛不够“神气”,却对西洋笛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现在这门技艺都不知传给谁。

  “现在很多孩子都觉得西洋音乐才够高档,民乐太土。我希望社会能正确引导青少年,让他们知道民乐并不比西乐差,让民乐能获得其应有的地位。这方面女子十二乐坊就起了很好的引导作用。”他说。

广州日报   新闻录入:剑苗    责任编辑:剑苗 更新时间:2007/4/13 15:45:43   发表评论
分享到:
  • 上一篇新闻:
  • 下一篇新闻:
  • 相关文章

    推荐音乐
    推荐视频
    古曲网-中国古典音乐 商标
    古曲网(中国古典音乐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4-2009 | 网络带宽由深圳琴行 音乐厅大音琴院赞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