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厌学:
排卡寨芦笙制作第5代传人
与一旁杨光宾乐观的憧憬对比,来自雷公山下排卡寨芦笙制作的第五代传人莫厌学则忧心忡忡。近年村里许多青年人都不愿做芦笙,纷纷外出打工,这让莫厌学担心起来。
雷公山下的雷山县丹江镇水电村排卡寨。这里是有名的芦笙制作村,全寨80多户人家,现有12户专业制作芦笙。昌盛时,制芦笙的家庭作坊达30多户。村民们通过制作芦笙走上致富路。芦笙制作世代相传,排卡寨手艺最好的就是第5代传人莫厌学。55岁的莫厌学自懂事开始做父辈的帮手,至今已快50年。
在莫家的家庭作坊里,大家伙的分工与协作,井然有序。莫老太金元香与儿媳妇以加工竹管为主,小儿子莫小宝则重点制作笙斗,大儿子跑外销及接待来访,莫师傅就负责关键的簧片工艺和定音、调试等工作。莫师傅不仅依先辈的技术制芦笙,还摸索了一整套新的加工方法,并对芦笙的音域扩展做了大量的探索实践,而今,他们做的芦笙最多可以达到二十多个音。这一革新,得到了民乐专家以及广大芦笙爱好者的认同,中央音乐学院专门研究民族音乐的教授,也大加赞赏。现在,莫厌学夫妇和两个儿子及一个媳妇,每天加工芦笙,每年要做多把,收入万元以上。产品远漂海外,近播四邻。
“现在过节,只有五六十岁的人上阵吹芦笙,许多年轻人都不会。”民族文化被年轻人冷落,让莫师傅的芦笙生意越来越冷清。红火的时候,排卡寨有多户人家做芦笙。近年村里许多青年人都不愿做芦笙,纷纷外出打工,这让莫厌学担心起来。他不准儿女出去打工,要他们好好学做芦笙,把祖上的这门手艺传承下去。
刘泽松、姚茂禄:
情系箫笛不言悔
中国箫笛之乡贵州玉屏所产箫笛举世闻名,“仙到玉屏留古调,客从海外访佳音”就是对玉屏箫笛的赞誉。玉屏箫笛,始制于明朝永乐年间,距今已400年,其品种由原来的一箫一笛,已发展为七箫十二笛100种花色品种,不仅畅销全国,还远销东南亚、欧美.
谈到玉屏箫笛的发展,作为玉屏箫笛制作传承人刘泽松、姚茂禄功不可没。二人箫笛制作的年限都已有40余年。与杨光宾和莫厌学相比,这两个“法人”级别的传承人,谈到更多的则是玉屏箫笛的市场经和品牌路。
作为百年老字号刘昆山箫笛社的第四代传人刘泽松,15岁就随父学习箫笛制作和演奏,他制作的箫笛雕饰精美、音色极佳,深受客商喜爱。在此次多彩贵州旅游商品两赛一会铜仁赛区选拔赛中,其制作的“龙凤扁箫”被授予“铜仁地区指定旅游商品”称号。刘泽秀此次到贵阳,还带上了自己最得意的大徒弟。刘泽秀告诉记者,自己前年3月开始在网上销售箫笛,年收入达10多万元,目前市场前景看好。
作为玉屏箫笛厂长,姚茂禄头上的名衔不仅多,生意大,而且野心也不小,“做大做强我们的名牌”是姚茂禄的最大心愿。谈到这几年企业为何发展得这么好时,姚厂长更是津津乐道。他说,过去我们厂是以数量取胜,靠卖材料来取得低额利润,一支箫仅几元钱。经市场调研,玉屏箫笛不仅是乐器,而是工艺品和藏品,因而现在我们注重以高档产品、新产品来代替低档产品。现在我们10万支笛子的产值相当于过去生产50万支的产值。
近年来,玉屏县大力发展箫笛文化旅游产业,把箫笛艺术教育引进中小学课堂;采取与高校联合办学的方式,培养箫笛专业人才。中央音乐学院每年为玉屏培养10名箫笛演奏专业人才;举办“中国箫笛文化艺术节”等一系列活动给玉屏箫笛带来了发展契机,玉屏箫笛厂的市场路越来越顺畅,捷报频传。去年3月,玉屏箫笛制作工艺通过国家文化部认定,成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8月,玉屏县箫笛厂迎来一批韩国的订单,1万支短箫,价值4万元,今年年初,该厂又获得了50万支的海外订单。
展示现场,玉屏箫笛制作的两位传人一曲合奏的《阳光三叠》,让现场观众掌声雷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