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
文化中存在一种化石
文化,即社会科学方面的化石文化。如民俗文化、海洋文化等,或微观的茶文化、花果文化、桥梁文化中,都存在着一些全国其他地域已失传或少见的活化石,这诸文化中的活化石就构成了闽文化中的活化石。曾意丹老师将于1月19日在省图书馆召开一次关于化石文化的讲座,敬请关注。
闽地的活化石文化中,南音及其乐器是最著名的。
南音又名南曲、南乐、南管和弦管。南音是晋、唐以前从中原传入闽南的古乐,后又吸纳云曲、昆腔、弋阳腔的长处,并融入闽南民间
音乐而形成的一种美妙乐种。南曲的曲式分“曲、指、谱”三大类。“曲”是由器乐伴奏的清唱曲,有唱有奏;“指”是有一定戏剧内容的套曲,仅供器乐演奏;“谱”则是有标题的器乐弹奏套曲,多为描述四季风景及鱼、虫、鸟、兽之类。
南音的主要演奏乐器为
琵琶、洞
箫(尺八)、二弦、三弦,称为“四管”。
南音
琵琶与现在全国通用的琵琶不同,而是与已经失传的唐代琵琶一样,音调较一般琵琶高四度。其演奏方法也不同于现在竖抱琵琶的弹奏法,而是其他地方已失传的唐代横抱琵琶弹奏法。南音琵琶是古琶的活化石。
二弦有些像
二胡,琴筒用整木挖空制成,前口蒙桐木板而非蟒皮,弦轴尤为特别,全国各种拉弦乐器的轴都装在琴杆左侧,而二弦则装于右侧。它是唐宋以前古奚琴的活化石。
南音称洞
箫为“尺八”,与现今的洞箫不同。其长度是唐代的一尺八寸。唐代称这种箫为“尺八”,南音也延续了这种称呼,日本正仓院还珍藏有唐代“尺八”,通体雕刻有美丽的纹饰。南音的“尺八”用九节紫竹制作,音色柔和深沉。南音的古乐器,我们可以从龙门石窟的古伎乐人演奏图、唐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及宋陈旸的《乐书》的插图中看到古代实物形制及其演奏方法。
南音保留了许多中原已失传的古乐曲,唐以前的有《摩诃兜勒》《汉宫秋》《后庭花》,出自唐大曲的有《梁州曲》《甘州》《三台令》等,出自法曲的有《霓裳羽衣曲》(其主体为胡乐《婆罗门》)等。国内外学术界对南音的评价极高,誉为“中国
音乐史上的活化石”、“世界最古老的音乐”。
南音在清初大出其名。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是康熙帝六十寿诞。康熙重臣安溪人李光地想起了家乡的南音,觉得如将南音高手调入京城,加入正在隆重举办的贺寿大典,一定会得到很有文艺修养的康熙帝的欣赏。很快从泉州各县抽调了五位南音高手,在京城御苑演奏。此前康熙帝从未听过这别具一格、委婉缠绵、节奏分明、动人心弦的南音,此时听得如痴如醉、赞不绝口,当即赐封五人为“御前清客”,并赐给宫灯、凉伞。南音自此也被称为“御前清曲”“御前清音”。至今海内外南音乐社在参加游街活动和戏台演出时,总要打着宫灯、凉伞,凉伞上题写着“御前清音”四个大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