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古筝新闻
笛子新闻
古琴新闻
二胡新闻
琵琶新闻
葫芦丝新闻
戏曲新闻
民歌新闻
民乐新闻
文化新闻

百姓关注:当笛子遇上大提琴

向古曲网投新闻稿(古币奖励)您现在的位置: 古曲网 > 新闻中心 > 笛子新闻 > 正文
【字体: 】  

百姓关注:当笛子遇上大提琴


    前段时间,一部名为《北京遇上西雅图》的电影很受欢迎,剧中充满戏剧性的矛盾冲突深深了吸引观众,今天我们节目的主人公在艺术追求的道路上,同样也曾经历过一段充满矛盾冲突的时期,而正是因为这种矛盾冲突,成就了他今天的艺术修为。

  他叫周彦冰,是一位职业音乐人,2007年,25岁的周彦冰在莞城文化周末上演了一场名为《当笛子遇上大提琴》的专场音乐会,从那之后,他的名字才逐渐被东莞音乐界所认知。

  周彦冰:“我对音乐方面的追求,真正有一个质的飞跃,可以说正是缘自于这种矛盾的冲突,正是这个矛盾的冲突推进我在这方面的研究和进步,细说起来可能还具有点戏剧化的色彩。”

  十多岁时,周彦冰开始与笛子结缘,当时他就深深爱上了这种形态小巧、发音悠扬的乐器。在不断修习的过程中,使他对民乐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它的表现力让我感到着迷,它能表现很多丰富的音乐语言。”

  2000年,周彦冰考上了星海音乐学院,带着对民乐的追求和梦想,他踏入这个音乐的殿堂。几年后,学有所成的周彦冰来到了东莞的一所大学任教。

  周彦冰:“我觉得更适合我自己的可能还是来教书,来大学当老师,可能更适合我这样的性格或者我自己的一个追求。”

  性格沉静的周彦冰选择了教书育人和致力于民乐的探索研究,但让他没想到的是,来到大学之后,除了日常的音乐教学,学校还交给他一项特殊的任务,希望周彦冰能把学校刚组建的西洋乐团给带出来。

  周彦冰:“我一个搞民族乐器的,突然来接触一个西洋乐团,而且我还要当这个乐团的指挥,还要带学生训练,这本身可能对我的整个思想是一个颠覆,以前在学习的时候这一块接触的就不是太多。”

  由于一直钻研民乐,周彦冰对西洋音乐有一种排斥感,所以接手乐团后,他的态度并不是很积极。

  周彦冰:“内心不喜欢这个东西,如果是民乐的话,这个地方我可能产生了一点错误,那么我可能会花二十遍,三十遍、五十遍,这样的一个过程,把这个错误解决掉。”

  面对这些西洋乐器,周彦冰就没有那么认真细致了,他觉得这不是自己的所爱,虽然每周的排练周彦冰都会准时到场,但很显然他的心思并不在这里。半年后,在一次学校举办的集体活动中,周彦冰和他的乐团公开亮相,演奏的效果令现场的观众大为失望。

  同事杨老师:“一个是声音也没出来,第二整体的音乐的美感各方都没有出来。”

  周彦冰:“学生演奏的也不是很好听,甚至在学校里面有一些争议,所以当时承受了非常大的压力。”

  那段时间周彦冰过得很郁闷,虽然自己主修的是民乐,但毕竟是职业音乐人,把一个乐团带成这个样子,他内心十分过意不去,为了改变乐队的现状,他开始去学习、了解关于西洋乐器的知识

  周彦冰:“既然我选择了这个地方,并且这个乐团在我手里,我有这个职责来把他弄好。”

  在翻看了一些专业书籍后,周彦冰发现,有些信息过去被自己忽略掉了,原来很多西洋乐大师在自己的艺术生涯里并不排斥民乐,他们这种包容的态度令周彦冰很震惊。

  周彦冰:“而且发现很多的音乐大师,虽然说他们接受的是一些正统的音乐教育,但是他们非常愿意做的一个事情,就是去采风,去找一些民族类的素材,那我一个本身搞民族音乐的,不能只局限于我们自己国家民族的东西,别的国家那么好的东西,我不应该去排斥它。”

  消除了对西洋乐器认知的芥蒂之后,周彦冰的态度也从被动变得主动了起来,在深入学习乐队指挥的同时,他也开始尝试着去了解西洋乐器,他觉得,要想做好一个乐队指挥得首先通晓各种乐器。

  周彦冰:“不了解之前,只能纯粹地靠自己从小学到大打下的音乐修养的功底来指导别人,而现在通过对西洋乐器的一种了解以后,甚至可以从一些技术上和演奏法上来对别人进行指导。”

  一年多下来,周彦冰把乐团所有的西洋乐器都在自己的手上过了一遍,这让他的指挥更为到位,不仅乐团的演奏水平提高了,他创作思路也完全被打开了。

  周彦冰:“发现原来这个东西可以这样的,可以有一些自己的想法,而且没有人束缚我,感觉思想解放的一种,可以自由发挥,自由飞翔的这种感觉,有一种表现的欲望,想把它表现出来。”

  同事杨老师:“当时还是比较震撼的,因为在短短的时间里面,提高那么快。”

  同事吴老师:“他能把一个学生乐团组织到那么程度,就非常令人振奋 说明他还是花了很多心血在里面。”

  由于在西洋乐的演奏中有机地加入了民乐的元素,乐团在后来的公开亮相中得到了大家的认同,这让周彦冰感到很欣慰,更重要的是,他还深切感受到,曾经自己排斥的,恰恰就是自己应该去寻求和探索的,在西洋乐和民乐的交汇中,他获得了更多的启迪。

  周彦冰:“加速了我对现代民乐的这样一种认识,因为传统的民乐它如果只停留在自己的传统范畴,它是无法前进的。042026正是在这种过程当中,感觉人才会得到一种成长吧。”

    经历了传统民乐与西洋音乐的艺术碰撞,周彦冰的音乐修养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境界,作为一名大学的音乐老师,不仅授课水平提高了,同时在音乐创作上,他的思想也更为活跃,在民乐的继承和发扬上逐渐摸索出了一条新的途径。

  周彦冰:“中国乐器它的一个特点,就是个性非常张扬,它非要搞得非常华彩,而西方乐器它不需要那么华彩,它需要的是一个协和度。那么如何笛子或民乐它把这种协和度能够演奏出来,再来重新审视这个新民乐的发展,会不会产生一个新的成果。”

  周彦冰:“就是有更加强烈的欲望,用笛子来演奏一些非传统的东西。”

  在新民乐上的积极探索,让周彦冰萌发了一个大胆的想法,他打算通过举办一场别开生面的音乐会,来展示自己对新民乐艺术的感悟。

  周彦冰:“我是搞民乐的,在了解后,已经慢慢成为一个西方乐器的专业人士,在这个过程当中就有这个冲动,使两种乐器,东方的和西方的能够结合起来,展示一个成果。”

  当时周彦冰和好友颜乐说了自己的这个想法,作为一个搞西洋乐的职业音乐人,颜乐也觉得这个想法很特别。

  周彦冰的好友颜乐:“我觉得这个想法非常好,因为西洋乐和民乐以前也有很多合作的,但在我们东莞还是首例,我觉得这非常有意义,所以他提出这个想法,我就非常赞同。”

  达成共识后,2007年初,周彦冰和颜乐便开始利用业余时间来创作、策划这台音乐会,筹备之初,周彦冰就已经为这台音乐会想好了名字。

  周彦冰:“这个名字呢就叫做《当笛子遇上大提琴》。”

  周彦冰的好友颜乐:“别人一听这个题目的话,当时第一反应会想,笛子、竹笛和大提琴,这两种乐器怎么可能放在一起,那么把它们放在一起,这肯定会碰撞出一种火花。”

  然而在实际的创作过程中,首先突显的还是冲突和矛盾,毕竟两个主创者,一个是搞民乐的,一个搞是西洋乐的,争执在所难免。

  周彦冰的好友颜乐:“而且争论还是非常激烈的,他可能认为这个曲目更合适,我认为那个曲目更合适,或者这个曲目这么处理比较好,而我认为这个曲目那么处理比较好,那么两个人在一起进行非常激烈地‘交锋’。”

  周彦冰:“所有人都觉得,一个是中国的管乐,一个是西洋的弦乐,它的表现方法是完全不一样的,应该让人家看到这种矛盾,第二,还要看到这种矛盾的解决。”

  好友颜乐:“当时是非常痛苦的一个过程,因为两个人的思想、思路需要磨合需要调整。”

  在思想的碰撞中,两个人的创作灵感不断闪现,这曲《自由探戈》的改编曲谱就是在这种矛盾交汇中产生的。

  周彦冰:“从乐曲上的字面上来说,它一个是展现这种不受束缚的感觉,什么乐器它都可以加入进来,风格上,手风琴决定了它的风格就是南美风格,而大提琴的加入和笛子的加入,使它的感觉让人耳目一新。”

  经过周彦冰和好友大半年的精心筹划,他们共创作改编了十多首形式新颖的曲目,2007年的11月,他们的这场《当笛子遇上大提琴》专场音乐会终于登上了文化周末的演出舞台。

  同事吴老师:“本身笛子是我们中国古典的一个乐器,那么他还请了一些西洋的乐器(演出),那么这样两种文化,当时那场晚会给我有种感觉就是,这两种文化很完美地交融在了一起。”

  周彦冰:“这本身就是一种成果的展示,而且最终这个音乐会,甚至的出来的东西,不仅仅是一个句号,它甚至是一个问号。”

  这次演出让现场观众耳目一新,看似不合理的乐器组合和创作理念却产生了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这也让周彦冰对于民乐的继承和发扬有了新的定位和思索,2008年,由于周彦冰在音乐艺术上的创新和突破,年仅二十六岁的他就成为了广东省音协会员,在之后的几年里,他的多篇学术论文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在音乐创作的道路上他摸索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

  周彦冰:“艺术它始终有一个美学的原则,就是既出乎寻常,又在意料之中,我们始终在寻找这样一种状态。这条路是永无止境的,而这种探索的过程,我觉得也是能在其中找到自己的快乐。”

东莞阳光网—东莞电视台   新闻录入:剑乐    责任编辑:圆圆 更新时间:2013/5/15 11:23:03   发表评论
分享到:
  • 上一篇新闻:
  • 下一篇新闻:
  • 相关文章

    推荐音乐
    推荐视频
    古曲网-中国古典音乐 商标
    古曲网(中国古典音乐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4-2009 | 网络带宽由深圳琴行 音乐厅大音琴院赞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