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古筝新闻
笛子新闻
古琴新闻
二胡新闻
琵琶新闻
葫芦丝新闻
戏曲新闻
民歌新闻
民乐新闻
文化新闻

松庭流芳笛艺传

向古曲网投新闻稿(古币奖励)您现在的位置: 古曲网 > 新闻中心 > 笛子新闻 > 正文
【字体: 】  

松庭流芳笛艺传


天上人间同清秋,佳节重阳忆师长。在一代笛坛宗师赵松庭逝世15周年之际,10月9日,赵松庭纪念馆暨赵松庭笛子艺术教育研究所,在浙江艺术职业学院落成开馆,以纪念赵松庭一生在笛艺及育人上的成就,寄托思念,启迪后人,继传薪火。
 
  赵派笛艺 非凡人生
 
  赵松庭是笛子演奏家,也是作曲家、研制家、教育家,他创作的《早晨》、《二凡》、《三五七》、《幽兰逢春》等,是中国笛子的经典之作;他撰写的《中国竹笛源流》、《温度与乐器音准问题》等论文,是中国竹笛当代理论研究为数不多的重要文献;他培养的学生,遍及海内外,大多为中国笛界的中流砥柱;他编撰的《中国竹笛教学方法》,迄今还是各大音乐学院民乐教研的经典。
 
  10月9日上午,一百多位嘉宾共聚一堂,同贺赵松庭纪念馆开馆。赵松庭1976年成为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前身浙江艺术学校的教师。在浙艺,赵松庭完善了“赵派”笛艺理论,深入思考艺术与人生。他对艺术教育事业的热忱与激情,对教学的钻研与勤奋,对名利的淡泊与超脱,数十年来一直影响着众多弟子,乃至一代又一代浙艺人。
 
  纪念馆位于浙艺5号楼三楼,占地200平方米。纪念馆地面铺有绿竹通道,青翠典雅。馆藏资料以展板、实物展柜、多媒体视听体验等方式展出。馆内藏有赵松庭的手稿、著作、亲手制作的竹笛、玉笛等,还有其各个时期演出及生活照片、荣誉证书、日常用品等海量资料,全方位展现了赵松庭的艺术人生、艺术成就、艺术传承及艺术展望,是国内目前收集赵松庭资料最完备的纪念场馆。
 
  赵松庭的儿子赵晓笛代表家属发言。他表示,浙艺作为父亲生前工作时间最长的地方,能开辟出一块专门场地纪念父亲,家人十分感谢。希望学校发挥好纪念馆的作用,培养更多竹笛艺术继承人,父亲一生兼收并蓄,心态包容开放,最大的希望是让中国笛子与世界音乐接轨。
 
  赵松庭去世后,家人把许多遗物捐献给了浙江艺术职业学院,他的手稿、曲谱,他研制的笛子,成为赵松庭纪念馆的镇馆之宝;他生前给学生上课的卡式录音机、去莫斯科参加世界青年联欢节的护照、获得的各类荣誉证书、他的印章、使用过的文房四宝……如今都陈列在纪念馆里。作为纪念馆的筹建负责人,赵松庭的弟子、浙江艺术职业学院科研处处长吴樟华告诉记者:“纪念馆一共分四个版块,浓缩了先生一生的艺术成就和精神。第一个版块展示的就是赵先生的艺术人生,从东阳幼小时学习音乐到最后蜚声笛坛,成为一代宗师;第二个版块展示赵先生的艺术成就,包括演奏、创作、研究等方面。先生的手稿、曲谱、一路走来所获荣誉证书等都收藏在纪念馆里;第三个版块是先生的艺术传承,第四个是艺术展望。”在吴樟华看来,纪念馆的每件展品都觉得还留存着先生的温度。“纪念馆今天终于落成了,但是我们不会停下来,会继续填充、完善。”在10月10日的纪念赵松庭座谈会上,吴樟华希望各位师兄弟和各界专家都能给予纪念馆持续的支持,献计献策。
 
  桃李天下 薪火相传
 
  蒋国基作为赵松庭的学生代表在纪念馆的落成仪式上发言:“赵松庭纪念馆的建成让我们有一个永久瞻仰老师的地方,有一个继续领会老师教诲的地方,有一个老师精神得以继续传承的地方。先生像父亲一样引导我,教育我做人,教授我笛艺。”蒋国基告诉记者:“我还记得当年我拜师的情景。几经转折,我找到了赵先生,他一边烧水,一边听我吹笛子,并直率地纠正我的错误。他像父亲一样引导我,教育我做人,教授我笛艺。先生的文学修养与科技知识相当渊博,他在教授我吹笛子的进程中,同时教了我很多做人的道理和科技知识。”
 
  纪念馆里有赵庭松生前研制的一系列笛子,其中弯管笛、雁飞篪因其独特而吸引眼球。蒋国基将一件先生亲手制作的弯管笛赠送给纪念馆。在不久前的G20峰会期间,他曾用这管笛子给元首夫人团们演奏。
 
  中国音乐学院教授张维良回忆:“40多年前一个炎热的夏天,在杭州拜见赵先生,他亲切、热情、耐心地接待我,并且让我住在他家,因为我从苏州赶到杭州要坐船12小时,先生说太辛苦。”由于全国各地赶来求学的人太多,浙艺索性在每年暑假给这些学生开了一个“竹笛进修班”,一开就是好几年。“竹笛进修班”上很多是各地歌舞团的民乐骨干,后来成为笛坛精英,如刘凤山、张红阳、甘少华、孙永志等。
 
  赵松庭的众多弟子回忆与先生共处的时光,用的最多的词就是“亲如父子”。许多学生当年都吃住在赵松庭家里,亲密的师生关系让这份传承显得更加厚重、珍贵。
 
  10月9日晚,松庭流芳——赵松庭纪念馆落成典礼音乐会在浙江省人民大会堂举行。吴樟华、王建元、张红阳、蒋国基、张维良、王次恒、刘凤山、詹永明、杜如松、戴亚等弟子分别登台演绎了《早晨》、《婺江风光》、《幽兰逢春》、《鹧鸪飞》等赵松庭的代表作。音乐会最后,在赵松庭外孙蔡拯的领奏下,全体演奏家一起吹响赵松庭的《三五七》,用音乐纪念恩师。
 
  今年是赵松庭逝世15周年,本次纪念活动不仅在浙江举行,上海音乐学院第三届民族管乐周也涵盖了一系列纪念赵松庭的活动。10月11日晚,松庭流芳——纪念赵松庭名家名曲音乐会在上交音乐厅举行。10月12日,赵松庭竹笛艺术演奏与教学理论研讨会在上海音乐学院举行。笛子演奏家、上海音乐学院教授詹永明告诉记者:“在浙江艺术学校就读期间,先生言传身教、严谨治学,身高为范,学高为师的风范,犹如兰花一样常在我的心间。作为2016上海高校高峰高原新型学科专业(课程)建设重点项目、上海音乐学院民族管乐团队重要研究课题《赵松庭笛子艺术》,通过昨晚的音乐会与今天的研讨会,我们共同追思怀念这位笛坛宗师,展演赵松庭创作的笛乐作品与发明研制的排笛、低音笛、弯管笛等,研究这位艺术家的伟大成就,启迪一代代热爱笛乐艺术的人们与我团队学科建设为之发展而不懈努力。”
本站原创   新闻录入:古曲网编辑    责任编辑:古曲网编辑 更新时间:2016/11/1 15:51:44   发表评论
分享到:
  • 上一篇新闻:
  • 下一篇新闻:
  • 相关文章

    推荐音乐
    推荐视频
    古曲网-中国古典音乐 商标
    古曲网(中国古典音乐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4-2009 | 网络带宽由深圳琴行 音乐厅大音琴院赞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