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古筝新闻
笛子新闻
古琴新闻
二胡新闻
琵琶新闻
葫芦丝新闻
戏曲新闻
民歌新闻
民乐新闻
文化新闻

97岁“笛王”愿为人民吐尽丝

向古曲网投新闻稿(古币奖励)您现在的位置: 古曲网 > 新闻中心 > 笛子新闻 > 正文
【字体: 】  

97岁“笛王”愿为人民吐尽丝


    岁月的风霜,在他脸上刻下深深的皱纹,尽管身材瘦弱,但眼睛依然清亮。一袭白色西装、白皮鞋,配上鲜艳的红领带,这位虚龄97岁的老人气定神闲地吹奏起了《节日舞曲》,在2017上海国际乐器展上引起不小的轰动。

 他就是陆春龄,国家级非遗项目江南丝竹传承人,上海音乐学院教授,南方笛派代表人物,有“人民的音乐家”、“魔笛”、“神笛”、“笛王”等美誉。今年是陆春龄艺术生涯90周年,陆老不仅推出了个人纪念邮票和影集,还获得了大世界基尼斯颁发的证书———年龄最大的笛子演奏家。

  

 97岁笛王获基尼斯纪录

 两年前,陆春龄就有一个梦———“我想上基尼斯”,如今,这个梦想实现了。在上海民族乐器一厂的新闻发布会现场,陆老接过“大世界基尼斯之最”的证书,眉眼里全是笑意。1921年9月14日出生,7岁开始学笛,陆春龄从艺至今已有90个年头,他是第一位将中国笛子音乐通过广播向全世界传播的艺术家,也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97岁高龄仍活跃在舞台上的笛子演奏家。

 97岁还能上台表演?眼见为实。发布会现场,陆春龄稳稳地站在台上,娴熟地吹奏了《节日舞曲》等曲目,引得在场的观众纷纷拿出手机拍下这段珍贵视频。曲毕,阵阵掌声,而陆老却依然气定神闲,笑容满面,有着孩童般的天真。电视台记者问他有何获奖感言,陆春龄对着镜头说:“这个不能骄傲,有生之年要再接再厉,要更多地培养年轻一代。”

 若不是亲眼所见,根本难以想象,这位97岁高龄的老人,早早就赶到上海新博览中心,一上午忙着《神笛天籁———陆春龄艺术生涯九十周年纪念(影集)》首发式,同时接受数轮媒体采访,还在众人的期盼中上台演奏了两回!坐回轮椅上,陆老刚想退场,又被乐迷围住要求在影集上签名,陆老欣然应允,签名飘逸流畅。更为难得的是,当日下午3时,陆春龄还与竹笛演奏家、上海音乐学院教授唐俊乔同台,一同讲述传统笛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趁着午休的间隙,记者才得以与陆春龄边吃盒饭边闲聊。关于影集,关于基尼斯纪录,关于高龄登台演出,关于养生之道,关于九十载艺术生涯中的大事记,陆春龄和他的亲友向记者一一道来……

 4个多月前举办演奏会

 在休息室,记者才看清上海大世界基尼斯证书上的文字:年龄最大的笛子演奏家(年龄:95岁8个月)

 陆春龄(上海)1921年9月出生,笛子演奏家、作曲家,南方笛派代表人物之一。2017年5月29日在上海音乐学院建院九十周年系列活动“陆春龄笛艺九十春—笛作品师生音乐会”中登台表演笛子独奏《鹧鸪飞》、《欢乐歌》、《喜报》、巴乌独奏《节日舞曲》。

 距离那场演出,不过4个多月,陆春龄记忆犹新。

 为了庆祝陆老从艺90周年,上海音乐学院风风火火地举办了“陆春龄笛子艺术节”,内容包含音乐会、研讨会、讲座、展览等,庆祝活动从5月28日持续到6月2日。那几天,陆春龄嫡系弟子、旁系学生从全国各地蜂拥赶赴上海,六代弟子共同见证这一盛事。

 5月29日晚,陆春龄在弟子们的众星捧月下登上了贺绿汀音乐厅的舞台。能以这般高龄登上舞台献艺,已是奇迹,而他当天的独奏,笛声婉转清亮,与百人乐队伴奏的笛子协奏曲,也是配合得天衣无缝。演出完毕,观众们全体起立,报以持久而热烈的掌声。接过鲜花的陆老也是激动不已,久久不能平静。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陆春龄回忆道,尽管演奏的都是他的保留曲目,但为了演出效果,他坚持每天练习几小时,还多次来到上海音乐学院,与百人乐队进行排练,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因为年岁不比壮年,他还对演奏曲目进行了精心改编,以适合他这个年龄段的演奏。

 “一早出门,下午走场彩排,晚上演出,那天我中饭、晚饭都没吃。”陆春龄向记者叫苦道。他还表示,当天一口气要接待这么多人,除了吃力,还紧张得不得了,不过心情又是雀跃的,还带着一丝感恩。当演出落幕,陆老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幽幽地说了一句:“我以为今天会倒在台上,下不来了……不过,就算倒下了,我也愿意。”

 纪念邮票、影集相继问世

 “人家说你九十多岁了,不要吹了,休养休养。不对,你有一分力气就要发一分光,吹不动了要讲,讲不动了要做,要为培养新生力量做榜样。”一年来,陆春龄活出了最勤奋的97岁。

 去年10月,陆老与上海民族乐团在上海大剧院合作进行“海上生民乐”的演出;同月获得上海市“老有所为”十大杰出人物奖。今年3月,陆春龄专题节目在上海人文电视频道播出;5月29日举办“陆春龄笛艺90春音乐会”等,6月24日参加中国无锡第三届国际笛萧节;9月10日陆春龄笛艺九十春纪念邮票在沪发行,10月11日纪念影集举行首发式;重阳节前后,他还有一系列活动要参加。

 说起桌上这本精美的影集,是上海民族乐器一厂厂长王国振与上海音乐出版社社长费维耀一起亲手交付到陆老手中的。该书执行主编王晓君透露,它是《敦煌国乐系列》丛书之一,以图文的形式展现一位笛坛宗师绚丽多彩的艺术生涯。“6月20日才开始编书,到刊印仅用了3个月。虽然编辑时间很短,很多珍贵的照片没有选用,但陆老的艺术人生大事年表是最新的,还加入了今年6月在陆老寓所的文字采访。”

 作为陆春龄的超级粉丝和研究者,王晓君告诉记者,陆老影集的出版、基尼斯纪录申报,都有上海民族乐器一厂的支持。自上世纪80年代起,陆老就担任企业的技术顾问,他大力参与笛生产研发、笛子演奏教学、笛子制作比赛,这两年还到厂里参与了《中国乐器》纪录片拍摄以及《敦煌国风》节目录制,为中国笛艺的推广、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当得知陆老有意申报“年龄最大的笛子演奏家”后,上海民族乐器一厂立即给予协助,材料递交上去才一个月,就传来了好消息。至于陆春龄的纪念邮票,王晓君说:“才发行不过一个月,已经升值啦!”

 司机工人翻身成笛子演奏家

 采访期间,摄影记者向陆春龄打招呼:“陆老,我以前采访过你,还去过你家。你现在还住在吴兴路吗?”陆春龄点点头,还在那个老房子里,一直没有搬。

 老人对住房没有特别的要求,不过几年前还是狠狠心装修了一下,敲掉阳台的墙壁,把一间卧室改成了客厅。客厅墙壁上挂着毛主席接见他时的照片,还有友人赠予的字画,桌上摆着几十根竹笛,衣橱里挂着平平整整的演出服。作为一个表演艺术家,陆春龄始终感恩党和政府对他的培养和关怀,以及广大观众对他的厚爱与支持。要知道,他出生于贫苦的工人家庭,拜师的民乐高手只是弄堂口摆摊的老皮匠。尽管13岁时,陆春龄就登上商业电台演奏竹笛,但为了生计,青年时期他蹬过三轮车,当过出租车司机,在江南造船厂当过车工,还开过救护车。

 新中国成立是陆春龄从艺之路的转折点。他从工人转变为音乐工作者,任上海民族乐团笛子独奏演员,还进入上海音乐学院任教,使得民间艺术重获新生。凭着这支竹笛,他先后八次受到毛泽东的接见,六次为其演奏《鹧鸪飞》;他还出访过70多个国家和地区,各国首脑都听过他曼妙笛声,堪称音乐的文化使者。他的内心有一种强烈的翻身感,对艺术更有一种执着的追求和热爱。

 记者追问,从工人转变成音乐家,这需要怎样的努力?陆春龄坦言,他的师傅虽然笛、箫、二胡琵琶样样精通,但没有瞎子阿炳那样那么多的创作,也没有流芳百世的作品。要从一个民间吹笛手转为专业演员,再到笛子表演艺术家、音乐学院教授,少不了勤奋、好学、钻研。陆春龄显然青出于蓝,经他整理的笛子曲有《鹧鸪飞》《欢乐歌》《小放牛》《中花六板》,除了演奏外,他还创作出《今昔》《喜报》《江南春》等乐曲。趁着出访的机会,他还将一些外国民歌改编成笛子曲演奏,汲取了世界各国的音乐养料。“在大家共同的努力下,不仅将江南丝竹搬上了舞台,还让世界人民听到了中国的笛声,使笛子走向了世界,这自然而然提升了笛子的品位和身价。”

 为工人服务为人民演奏

 7岁开始吹了一辈子笛子,谈及往昔岁月,陆春龄最念念不忘的,不是走过多少个国家、获得过多少奖项,而是深入矿山、医院、农场、部队、学校、街道,为大众演奏。他骄傲地告诉记者:“我曾经下到矿井,单独为一个矿工演奏乐曲。”

 据悉,上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陆春龄奔赴江苏、山东、江西、海南等工矿企业演出。而在解放前当过工人,深知道劳动人民的困苦,在他年轻时,也是靠着竹笛自娱自乐,缓解内心的苦闷,用笛子表达内心思绪,那么,他也要把笛声和欢声带至一线工人的耳朵里。

 有一回去某地煤矿,活动本安排在大剧场,但陆春龄却耍了一次“大牌”,他不顾劝阻,硬要先下矿井,理由是“为一线矿工演出,不是做做样子”的。他真的是爬到矿井底,到作业点为矿工们吹笛,还不时与工人交谈。而矿工们满脸乌黑,满头大汗地听他演奏,也是感动不已。当陆春龄听说有一位矿工没有听到他的演奏后,专门跑去为单独为那人吹奏了十几首曲子。别说60岁下过工矿企业,陆老84岁时还去南京矿业站在平板车上演出呢。

 不妨看一看陆老深入基层、体验生活后创作的笛子曲目,如《工地一课》《练兵场上》,而他自己也因在文艺上的出色贡献成为劳动模范。随着时代的变迁,陆春龄也用民乐奏响时代的旋律。1997年香港回归时,他创作了乐曲《普天同庆》;2008年汶川大地震时,他创作了主旋律乐曲《抗震救灾精神放光芒》;在倡导“和谐社会”时,他创作了大型笛箫协奏曲《天和》;他还把笛子和浦东说书结合在一起,谱写一曲《中国梦》。

 愿当“人民的音乐家”

 97岁依然精神矍铄,还能登台演出,有何养生秘诀?陆春龄给了十个字的答案:“决心,恒心,虚心,耐心,爱心。”

 他一生都与笛子打交道,身体也像竹子一样轻盈硬朗。陆老表示,对他来说,吹笛就是运气,运气就是健身,这也是他养生的要诀之一。每天坚持吹笛,少则一个小时,多则三四个小时,门牙脱落照吹不误,装完假牙后吹得更欢了。唱歌、写书法同样也是他的爱好,饮食方面没有什么忌口,他喜欢吃红烧肉、炒虾仁,烟酒绝对不沾。他还时常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希望上舞台、上讲坛、上电视,心态像个老小孩,总想着为中国民族音乐再做点事。陆老总结说:“长寿的主要原因,还是自得其乐,吹笛使我快乐,与众同乐,知足常乐。”对陆老来说,小小的竹笛不仅有他对生活的感激,更是饱含对民族文化的热爱。

 “魔笛”、“神笛”、“笛王”,陆春龄有着各种美誉,但他本人却自封为“人民的音乐家”。几年前他就发出了这样的呼声:国内从事音乐的团体成千上万,而享有人民音乐家称号的仅有冼星海、聂耳、施光南、贺绿汀这几个人,未免太少了,“当今时代,我期待有更多‘人民音乐家’出现,为人们写歌谱曲。”生命不息,笛声长鸣,愿为人民吐尽丝———这便是陆春龄身体力行的终极理想。


 

本站原创   新闻录入:古曲网编辑    责任编辑:古曲网编辑 更新时间:2017/10/27 13:23:07   发表评论
分享到:
  • 上一篇新闻:
  • 下一篇新闻: 没有了
  • 相关文章

    推荐音乐
    推荐视频
    古曲网-中国古典音乐 商标
    古曲网(中国古典音乐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4-2009 | 网络带宽由深圳琴行 音乐厅大音琴院赞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