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古筝新闻
笛子新闻
古琴新闻
二胡新闻
琵琶新闻
葫芦丝新闻
戏曲新闻
民歌新闻
民乐新闻
文化新闻

二胡演奏家于红梅:感悟师生缘

向古曲网投新闻稿(古币奖励)您现在的位置: 古曲网 > 新闻中心 > 二胡新闻 > 正文
【字体: 】  

[组图]二胡演奏家于红梅:感悟师生缘


  二胡演奏家于红梅近影
  于红梅与恩师张韶教授
    “你是一个非常好的二胡人才,一定要去北京”。当年于红梅听张韶教授这样说时,也许不会想到这句话就这样改变了她的一生。
  于红梅,著名二胡演奏家,中央音乐学院民乐系副教授,中央民族乐团客席独奏演员。2007年9月10日,一场名为“难忘师恩”的二胡音乐会在中央音乐学院的音乐厅拉响,于红梅带领自己的弟子为恩师们献上一份独特的教师节礼物。
  1982年,于红梅还只是个喜爱二胡的孩子,而与张韶教授的相见正式开启了于红梅的二胡生涯。听到二胡权威张韶教授对自己的肯定,小红梅自然是欣喜若狂。但是,家里对于红梅是否以二胡作为其终身职业还是有点犹豫的,“毕竟中央音乐学院是中国最好的音乐学院,我们不敢想”,于红梅对当时的情景记忆犹新,“后来是张老师回北京后,给妈妈寄了一封信才打消爸妈顾虑的”。在这封长达17页的信里,张韶教授细致地为于红梅未来的发展做了很好的设想,劝说于妈妈一定要送孩子来北京。而面对这样一封信,“全家很感动,这样才下定决心要考到北京来的”。
  就这样,于红梅考到了北京,正式成为张韶教授的弟子。从中学到大学,从一个小姑娘到著名的二胡演奏家,于红梅与张韶教授的这种师生缘也就这样一直一直绵延着。
  刚到北京时于红梅还不满12岁,一个人在北京,远离父母。“张老师很体贴,很心疼我,考试时,会买道口烧鸡等我爱吃的给我补充营养。”但是慈祥如爷爷般的张韶老师对于红梅的专业要求很严格,经常是一对一手把手地纠正她的错误。但是“张老师又并不希望学生完全照着他的样子来,希望学生有自己的个性,能够创新。”这对于红梅影响很大,现在对于自己的学生,“也希望他们能拉出自己的个性来,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的音乐也是独一无二的。如果都是小于红梅,艺术也没法向前发展。”
  8岁的于红梅在舅舅家与二胡有了“第一次的亲密接触”,而舅舅家的这把二胡也成了她的第一把二胡。随后的三年多时间里,父母带着小红梅到处拜师学艺,但是缺少专家的指导,换了很多老师,用过很多方法,小红梅仍然在二胡艺术殿堂的门口徘徊着,直到遇见了苏安国老师。“苏老师是在病床上收下我这个弟子的,他人特别好,就像父亲一样对我。”于红梅认为在童年时遇到这样一位有爱心、有责任感,沟通力和亲和力极佳的启蒙老师对她后来顺利的二胡生涯起了莫大的作用。
  “老师们对我的影响都很大,启蒙阶段很重要,遇到了苏安国老师。中学大学时张韶老师又给我打下了坚实的专业基础,上研究生时蓝玉崧老师和刘长福老师又给我指引,理论上得到了升华。这些老师都是最棒的老师。我的每个阶段都遇到了终身难忘的老师”。于红梅心存感激,认为能遇到这些老师是她的幸运。
  上研究生时,于红梅的二胡已有了相当高的水平,但是一直没有出来演出。而跟她年纪相仿的人,已经在全国露面并有点名气。察觉到当时社会上的一些浮躁气息,导师蓝玉崧教授对于红梅说:“你不要着急,艺术的东西厚积薄发,有了自己的真本事,不怕别人听不到你的,现在需要的是积累,自己有了有力的翅膀,不怕飞不高。”后来于红梅取得的成就很好地证明了蓝老师说的“厚积薄发”。
  那些学生
  闫国威,从东北来北京,想拜于红梅为师。在辗转多日后,终于见到于红梅。听完闫国威的“并不怎么样”的演奏后,于红梅还是收下了这个弟子,“在她身上发现了可塑的地方。”循着当年老师们对自己的教导,于红梅把闫国威培养成2005年中录杯中国国际民乐二胡大赛少年专业组的第一名,而当年少年专业组一等奖的其他两人也是于红梅的学生。
  从学生们为于红梅建立一个新网站的热情可以看出学生们有多喜爱这位老师,“做她的学生很幸福。”有人在网上这样写道。
  作为老师的于红梅谈起学生也是眉飞色舞,“在这次‘难忘师恩’二胡音乐会中拉独奏的6个人从小学三年级就开始跟我学了”。这6人中就包括一开始拉得“并不怎么样”的闫国威。带着学生们演奏音乐会已经很多次了,多到连于红梅自己都不记得这是第几次了。
  在正式学习二胡前,于红梅曾有段时间对舞蹈很感兴趣,甚至想把舞蹈作为自己的主攻方向,朗诵也曾连续几年获山东省的奖。虽然后来选了二胡,但是舞蹈、朗诵等一直对她更好的演奏二胡起了促进作用。“舞蹈教会我更好地把握肢体,朗诵更好地培养了我的节奏感”。正因为自己有过这样的经历,于红梅很看重文化素质和兴趣的作用,鼓励学生们自由发展自己的爱好,并没有给他们限定框框。“比如有的学生喜欢打鼓,有的喜欢跳街舞,只要是在不影响二胡练习的情况下,我都会鼓励他们去尝试”。
  于红梅现在每年还有很多演出,她认为“教学是个理论的东西,需要实践的东西来支撑。而实践对我来说就是演出,这其中的经验又可以充实教学。”于红梅的演奏事业始终没有停滞过,一直处于上升阶段。“我如果只是纸上谈兵,他们也学不到什么东西。我积累的这些经验刚好可以帮助他们。”
  在一次指导学生演出前,于红梅跟这位学生说了她自己遇到的一件舞台上灯爆炸的事情,由于当时自己很镇定地拉完了曲目,现场也很安静。而说完这件事后,这个学生上台后,竟然也遇到了同样的事,侧面的舞台灯爆炸了,但是这个学生没有慌张,而是演奏完,当时大家对这个学生的评价很高。事后这位学生对于红梅说,“老师,亏了您跟我说了您经历的这件事,要不然我早当场扔下琴跑了!”这样的事还有很多很多,于红梅丰富的舞台经验对学生有着很大的帮助。
  说到选择当老师的初衷,“喜欢学校里可以学习的氛围,一直在这个环境里,既可以教书育人,自己又永远都是学生。我还有许多东西需要学习。”于红梅说。
  受到过太多好老师的教诲,现在开始教书育人的于红梅认为一个好老师首先得有责任心,“我要不然就不收学生,收了就要对学生负责。这次音乐会上的学生从小学生到大学生都有,大部分是从小学三年级就开始跟我学了。离开家到北京来,跟我的时间比跟他父母的时间还要长,每一点变化和成长,我都看在眼里,各方面的事情都要管,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样。我的学生首先应当是人品好,不然就只能成为一个匠人而不是一位艺术家。”
  “同时,老师也应该有多方面的智慧”,对音乐的理解认识和用什么方法去诠释音乐都需要老师的智慧。“老师要有一定的高度,要对学生能有一个高屋建瓴的设计,就像当年张韶老师对我那样。”
  “20世纪20年代左右,才有刘天华创作的二胡曲,到现在不到一百年的时间,二胡事业发展得这么快,以前是连大雅之堂都不能登的这样一种乐器,现在进入专业院校,学的人也多起来了。作为老师,我们必须要有使命感。二胡乐曲这种民族音乐需要我们来发扬光大,是我们民族自己的音乐艺术。”于红梅在演奏方面不仅有自己的创新,同时还在世界各地举办过多次的演奏会,作为文化的使者,搭建起东西方音乐交流的桥梁。同时,“作为一个老师,也可以为我国培养更多的二胡人才出点力。
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新闻录入:剑苗    责任编辑:旨卿 更新时间:2007/9/10 15:20:43   发表评论
分享到:
  • 上一篇新闻:
  • 下一篇新闻:
  • 相关文章

    推荐音乐
    推荐视频
    古曲网-中国古典音乐 商标
    古曲网(中国古典音乐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4-2009 | 网络带宽由深圳琴行 音乐厅大音琴院赞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