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3年“上海之春”音乐节首次举行二胡比赛,距今已有近半个世纪,共推出了闵惠芬、王国潼、肖白镛等二胡名家,也诞生过《江河水》、《赛马》、《豫北叙事曲》等佳作。虽然于1991年又举办过一次比赛,但最终“断了线”。今年“上海之春”音乐节决定再办二胡赛,立刻引起了整个民乐界的强烈关注。5月5日、6日、7日,这场时隔17年久违了的比赛在贺绿汀音乐厅拉开序幕,昨天,经过三天的激烈角逐,分获冠亚季军的“未来名家”诞生了。
早报记者安婧实习生魏林
昨天,“上海之春”音乐节二胡比赛落下帷幕,陈晓栋摘得一等奖,张重雪、张昭获二等奖,三等奖则由李志清、吴旭东和陈艳夺得。
本次比赛的作品均经过严格筛选,难度极大,评委也都是各地区的专家,这让所有参赛选手无法轻松应对。一名面带稚气的女选手甚至不得不在短暂的演奏间隙用手帕擦拭已被汗水打湿的琴弦。
同时,紧锣密鼓的赛事安排不但对选手是极大挑战,对评委的精力、体力也是严峻考验。仅仅复赛时每位评委每天从早到晚连轴转就要工作10小时以上,有些年事已高的还是带病工作。然而没有任何人有丝毫怨言,面对时隔这么多年的又一次难得的大赛,大家太期待亲自选拔出新一代的“闵惠芬、王国潼”了。
“稀释”评委的地域性
往年的“上海之春”二胡比赛,曾出现过各种对评委评判标准的争议,许多人认为评委地域性强,容易偏袒自己地区的选手。今年,为了提高比赛成绩的“含金量”,组委会特意扩大了评委阵容,更改了评分办法,以达到“稀释”地域性的目的。今年复赛时评委有19人,决赛时更是有29位评委共同打分。除上海、北京外,还有来自天津、陕西以及台湾等十几个地区和一位来自新加坡华乐团的评委。评委会副主任王永德告诉记者,“与以往的‘给人打分’不同,此次比赛是给每一支曲子打分,尽可能避免评委的印象成分,增加了比赛的公平和权威性。”
在比赛现场,记者注意到所有评委都被安排在侧面二楼的看台,面前被红布遮挡,每位评委只能靠聆听演奏来给分,而无法见其人,更为比赛增添了几分紧张的气氛。
选手普遍底蕴不足
对于著名二胡表演艺术家闵惠芬来说,“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二胡比赛是一份格外珍贵的回忆。1963年,在第四届“上海之春”举行的首次全国二胡赛中,年仅17岁的闵惠芬以一曲《
病中吟》获得了一等奖,并逐渐为观众所熟悉。此次已身为评委会副主任的她虽然一再强调自己不从事教育工作,但还是表达了对二胡乃至中国
民乐教育的看法。
“应告诉现在的年轻人,并不是技法娴熟就可以成为好的演奏家,还需要有良好的
文化素质和全面的音乐修养。所以我一直呼吁各音乐学院拓宽学生的
知识面。这不但关系到学生的演奏水平,也是直接影响到民族
文化传承的大事。”对此,长期从事音乐教育工作的上海音乐学院教授王永德也有相似的看法,“现在的学生技术水平提高得非常快,但普遍文化底蕴不足,对作品的内涵缺乏更深刻的理解。”
同时,对于
民族音乐作品的创作,各位评委一致坚持“宁缺毋滥”。此次比赛的规定演出曲目,除华彦钧的经典曲目《
二泉映月》以及许多经典曲目外,还有两首最新创作的作品———《随想曲》和《导板与流水》。“连我们许多评委都是比赛前才第一次听到。刚开始听不觉得如何,但越听越好听。”闵惠芬说,“创作不是说有就有的,而是要靠积淀和灵感。靠命令仓促‘挤’出来的作品很难经受得住时间的考验。同时,好的作品还要反复品味,即使《
二泉映月》恐怕也不能马上抓住所有观众的心。”
昨晚的闭幕演出上,闵惠芬还亲自演奏了曾让指挥家小泽征尔感动得流泪的《
江河水》,而该曲正是产生自1963年“上海之春”那次让闵惠芬难忘的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