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东区多湖街道十二里村,公路边竖着一块牌子———“制专业二胡”。制胡师傅叫练祥武,金华及周边县市很多弹二胡的人都知道他,因为他手艺挺好,不时有人会上门来买。据说,他是金华唯一制作二胡的师傅。
上午,练祥武正在忙着赶货,地上、架上摆着一批半成品二胡,天花板上挂着成串的琴筒。就在边上的房间,还摆放着一批已经做好的二胡,有越胡、板胡和二胡等。
今年40岁的练祥武,是龙泉市八都镇人,高中毕业后就当起了木匠。1999年,他随家人来到金华,开始接触婺剧,一下子对乐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渐渐迷上了民族乐器制作。“光凭自己琢磨肯定不行,拜师学艺后制胡水平才上了一个台阶。”因为自己是木匠出身,原以为凭着自己的钻研和韧劲便可以做出好二胡,后来才发现,一把好二胡需要经过上百道工艺的“精心锤炼”,一环不行就可能“毁”了一把二胡。于是,练祥武开始拜师学艺,几经辗转后,他拜江苏“制胡高手”桂根生的门下,开始了学艺生涯。
“你做的琴筒,一文不值,还是别拿出来见人为好。”桂根生见到练祥武的作品后,劈头盖脸给他来了个下马威。一开始,练祥武对师傅的这番挖苦很不服气,在桂根生悉心传授下,他放下了原先的轻狂,也渐渐明白了师傅的苦心。接下来的两年时间里,练祥武深居简出,锯板、拼板,绷皮……二胡几乎成了他生活的全部。皇天不负苦心人,练祥武做出的二胡终于达到了师傅的要求。学成回金前,桂根生特地送他一套制作二胡的工具,还将自己制作的一把二胡送给他,既是师傅给徒弟的出师礼,又可当他日后制胡的样板。
“我制作的二胡,讲究精细完美,无论是琴筒还是琴杆,只要不符合标准,直接就扔进炉灶当柴烧。虽然材料价格不菲,但是相比起来,我更在乎自己的手艺。”说着,练祥武指了指墙上的几幅大照片,那是制作二胡用到的最主要的材料:酸枝木、蟒蛇皮,这些原料都有专门的市场可以进货。还有一幅象牙的照片,练祥武说,那个比较珍贵,一般的二胡用不到,只有特别定做的好二胡才会用到,身价也会上涨很多。
有空就会拉拉二胡的练祥武还介绍起了二胡的知识:二胡和其他弓弦乐器的构造基本相同,分为琴杆、琴筒、琴轴及琴弓等部件。除琴弓为竹制外,其他部件均为木制。琴筒主要分圆八角和方六角两种,此外还有扁圆筒、圆筒等形制,而板胡琴筒是用椰子壳制作的。几种乐器的尺寸,属中胡最大,其次为二胡、板胡、高胡、京胡。
来自贵州的石浩东是店里的一名伙计,他对二胡也有浓厚的兴趣,于是跟着练祥武当起了制胡学徒。“琴筒选材在厚度、弯曲度上误差不能超过半毫米,琴皮又必须是四年以上的蟒皮,琴弓必须用马鬃。”才做学徒不久的他,对练祥武苛刻的要求早已烂熟于心,他告诉记者,没有严格的标准,就等于在砸制胡达人练祥武的招牌。
练祥武说,现在作坊就靠他和妻子两个人为主,有两个帮工,一个月能做四五十把二胡,售价在几百元到数千元不等。现在学校里学二胡的孩子也有不少,还有各地老年大学等,生意相对稳定,特别是开学前后,还有个小旺季。他说:“二胡是民族传统乐器,我希望能收几个年轻点的徒弟,把这门手艺传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