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古筝新闻
笛子新闻
古琴新闻
二胡新闻
琵琶新闻
葫芦丝新闻
戏曲新闻
民歌新闻
民乐新闻
文化新闻

上海之春首设“向大师致敬”系列音乐会

向古曲网投新闻稿(古币奖励)您现在的位置: 古曲网 > 新闻中心 > 二胡新闻 > 正文
【字体: 】  

[注意]上海之春首设“向大师致敬”系列音乐会


  为缅怀先贤、激励新人,上海之春今年首设了“向大师致敬”系列音乐会,已逝“二胡皇后”闵惠芬在纪念之列。同时,音乐节的首届中国民族音乐发展论坛于4月30日举办,首届论坛主题亦从闵惠芬延展开来,“从闵惠芬的二胡艺术谈当代民族音乐创作的人民性”,探索中国民乐的发展之道。

  在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会长刘锡津的观察里,“创作”仍是中国民乐发展的瓶颈与短板,中国民乐创作也始终存在身份焦虑,在两个极端里徘徊:一来,演奏家们习惯量身定做,自产自销。因创作能力有限,部分演奏者数十年用一成不变的方式应对各种题材,写不出自己的小圈子;二来,改革开放国门大开,西方音乐和五花八门的写作技术蜂拥而至,青年作曲家紧盯外来技术和国际作曲大赛,比新奇、比张力,“所谓的新潮音乐越写越难听,乐队不愿演,听众不愿听。”

  对中国民族音乐而言,闵惠芬堪称民乐兴繁时代的一个映射。在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副秘书长杨光熊看来,闵惠芬之所以能在民乐界拥有无数拥趸,皆因其艺术生涯践行的核心,始终是“人民性”,“她的演奏始终贴近时代、人民和生活,她是人民的艺术家。”

  自1963年在上海之春二胡比赛上夺冠,闵惠芬便没有离开过舞台和观众,其舞台时间跨度之长,演出场次之多,受众面之大,当属中国之最。杨光熊举例介绍,1994年至1997年上半年,闵惠芬共举行65场独奏音乐会和专题讲座,参加“民乐会知音”等普级音乐会687场,参与人数达62万,“这个数字是一个艺术家贴近人民的真实写照。”她登过大雅之堂,也上过山下过乡,其二胡演奏既能阳春白雪,又能与普罗大众走得亲近。

  而除了人民性,南京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教授岳峰认为闵惠芬的成功还离不开“民族性”。“将音乐比作烹饪,人民性就是这道菜为谁做,民族性就是你做西餐还是中餐?”近些年,中国民族音乐的创作一直在强调“去民间化”、“去中国化”,但中国古语早已有言“乐生于音,音生于律,律生于风”,中国和西方的音律本就不同,在国人将转基因食品视作洪水猛兽的今天,中国民族音乐是否正在走“转基因之路”?而以十二平均律为基础的西方音乐学体系,是不是中国音乐自我转基因的起点?

  岳峰以二胡举例说,中国的二胡正在走向小提琴化、钢琴化、交响化,二胡创作离我们的母语越来越远,离听众也越来越远,“刚开始是方言,后来是普通话,接下来是英文。”以至于有人惊呼,要警惕二胡由深植民间走向庙堂的危险,而这也正是中国民乐在现代发展的缩影。

  再看中国的民乐团,也越来越像西方管弦乐团的复制之作,而这种大型且工业化的思维,是否又是中国农耕思维变通的正确之路?在关注西方交响化模式的同时,中国民乐忽略了先秦礼乐、唐代宫廷乐队等传统组合,忽略了江南丝竹、西安古乐等民间音乐,而过于强调民族管弦乐团的西方思维,“中国民间音乐的财富太丰厚了,先人有那么多智慧,是否真的就是落后和老土?”

  反过来问,中国民族音乐的根和DNA到底是什么?“闵惠芬二胡艺术的成功,证明根就在脚下,路也在脚下,就是从地方吸取民间音乐。闵氏二胡演奏声腔化的本质,其实就是开启了现代二胡的寻根之路。”岳峰说。

  杨光熊观察,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不少人创作出有地域风格的小型二胡作品,颇受民众欢迎;职业作曲家也创作过大型狂想曲、协奏曲、随想曲,从技术上将二胡演奏推向更高的艺术层次;但也有部分作曲家从无调性音乐出发,在拙劣的复制中创作了不少无旋律、无章法,远离时代和民间传统而束之高阁的徒劳之作。在他看来,面对西方音乐的强势,中国民乐在传承基础上求变是必需的,但这种推进必须是“杂交不变种,移步不变形,要固本求源,而不是舍本求末”。

本站原创   新闻录入:古曲网编辑    责任编辑:古曲网编辑 更新时间:2015/5/4 14:19:48   发表评论
分享到:
  • 上一篇新闻:
  • 下一篇新闻:
  • 相关文章

    推荐音乐
    推荐视频
    古曲网-中国古典音乐 商标
    古曲网(中国古典音乐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4-2009 | 网络带宽由深圳琴行 音乐厅大音琴院赞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