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古筝新闻
笛子新闻
古琴新闻
二胡新闻
琵琶新闻
葫芦丝新闻
戏曲新闻
民歌新闻
民乐新闻
文化新闻

走近文化遗产品味民族艺术

向古曲网投新闻稿(古币奖励)您现在的位置: 古曲网 > 新闻中心 > 古琴新闻 > 正文
【字体: 】  

[组图]走近文化遗产品味民族艺术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恒久的生命力,是人类发展历程中从不曾、也永远不会停息的脉动。中华5000年的文明史,为今天的人们留下了无数值得回味、值得记取的民族文化遗产。但信息社会的快速发展,曾经一度让我们忽视了这一方世世代代传承下来的宝贵天地,国务院有关报告更是指出“我国的文化生态正在发生巨大变化,文化遗产及其生存环境受到严重威胁”。自2005年以来,我国加大了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当年12月的国务院通知中提出“要从对国家和历史负责的高度,从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高度,充分认识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性”,确立从2006年起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文化遗产日”。

  明天将是我国的第二个“文化遗产日”。今年的主题是“保护文化遗产,构建和谐社会”。遗产日前夕,本报记者兵分三路,亲身走近大连本土的文化遗产,其中既有已经被列为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项目,也有大连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请您跟随记者的视线,去了解、体验这些宝贵的本土文化遗产。保护文化遗产、传承文化遗产,让我们从身边做起,从自己做起。

  品味

  古琴艺术

  

  

  体验项目:金州古琴音乐(先后被列入省级、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体验指导:姜苇(金州古琴第六代传人。现任中国琴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金州古琴研究会会长、大连白云书院特聘古琴讲师。)

  体验人:本报记者李天然体验时间:6月7日上午体验地点:大连图书馆白云书院

  

  

  还记得电视剧《红楼梦》中那首经典的歌曲《枉凝眉》吗?其悠扬哀婉的旋律至今让人记忆犹新,制造出那种意境的就是古琴这种乐器。古琴是世界上最早的弦乐器,至今已有4500年的历史,传说为三皇五帝中的伏羲氏所创。在古代,她有“丝桐、瑶琴、七弦琴、素琴”等好多美丽的名字。古琴因为音韵高雅,富含哲理,一直为文人士大夫所喜爱,被列于琴棋书画四艺之首。漫长的历史积淀为我们留下了150部琴谱、600多个曲目、3000多首风格各异的琴曲。1977年,美国旅行者号航天探测器将古琴曲《高山流水》的录音带到了太空,在茫茫宇宙中寻觅知音。2003年中国的古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古琴艺术成为全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金州古琴历史源远流长,有100多年的历史。最早由道士杜教仁从山东崂山带来,至此成为金州古琴近代史的开端。为了了解古琴艺术,昨日上午,我走进了大连图书馆白云书院。走进古色古香的琴房,看着窗外随风飘动的竹叶,如此素雅的环境,让我的心一下子平静了下来。当姜苇抚琴演奏古曲时,就宛如一位智者在和你对话。

  坐在古琴前我开始遐想,这样一件外表并不出奇的乐器,她的魅力到底在哪儿呢?姜苇的一段介绍让我对她刮目相看:古琴是一种浑身上下都充满着文化内涵的乐器,仅从琴形而言,就可说是通身是韵。琴长一般约有三尺六寸五,象征一年365天;琴身与人身相应,有头,有颈,有肩,有腰,有尾,有足;琴面上有13个“琴徽”,象征一年12个月和一个闰月;古琴的音箱,不像筝等乐器那样粘板而成,而是整块木头掏空而成,其音箱壁较厚,又相对较粗糙,所以其声更有独特韵味和历史的沧桑感。有心品琴,其形已足以使人心怡。古琴有七根弦,音域宽广,音色丰富,弹奏指法则多达80多种,不管是缠绵的小溪、澎湃的江河,还是人与人的对话,各种声音都可以被古琴演绎得淋漓尽致。

  在姜苇的指导下,我用右手大拇指顶住食指,用食指拨弦,中指放在与食指间隔一个弦的另一根琴弦上,几分钟过去后,我竟然可以单手弹奏《沧海一声笑》的旋律了。姜苇说:“古琴弹奏可以几分钟学会一首曲子,三年成为大家,但是想学精了却并不容易。”说完,姜苇同样演奏了《沧海一声笑》,除了右手拨弦,左手在琴弦上又是按又是滑,简单的曲子顿时变得立体了。姜苇说:“学习古琴,有利于在现代快节奏的社会生活中,使内心保持平和的心态,琴的音色与人说话的声音音高和音量大小差不多,而且她的指法安排非常人性化,既顺其自然,又舒展流畅,如行云流水,弹到精熟时往往有一种打太极的感觉,对调节身心非常有效。”

  跟韩氏姐妹学艺

  

  

  体验项目:剪纸、布艺

  体验指导:韩月琴韩月娥(分别代表庄河剪纸、普兰店传统手工布艺制作技艺,两项均为省级非遗项目,二人均为大连市首批非遗代表性传承人)

  体验人:本报记者张轶体验时间:6月6日上午体验地点:韩月琴家中

  与韩月琴约定体验采访之前,同事们说,体验剪纸太简单了吧,也不太新鲜,没什么意思。而在我眼里,凡是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的、列入代表作传承人的,没有高低不同,都是大连本土文化遗产的代表。何况,如果剪纸真的如此简单,能够在大连全面推广,又何尝不是一件好事呢?

  6月6日上午,我如约来到韩月琴家中。一进门,顺着墙根摆着一幅幅镶在框里的大幅剪纸作品,美极了。宽敞的客厅直通韩老师的书房兼工作间,偌大的一张桌子上,厚厚的红纸铺满了桌子,还有好几把剪刀。满面笑容的韩月琴在我对面坐下,这位获得过无数荣誉、现为辽宁省剪纸学会副会长、被命名为“辽宁省优秀民间艺术家”的66岁老人看上去很年轻。

  “我今天就教你剪团花吧!”我一听就糊涂了,“团花是什么意思?”韩月琴笑着告诉我,这是剪纸的基本技法之一,也是我国目前发现最早的剪纸实物造型———即新疆出土的距今1500年前的南北朝时期的团花剪纸,有对马团花、对猴团花等。我点点头,似懂非懂。我挑了把剪刀,一看很锋利,“我们选剪刀都要头特别尖的,平时还要经常打磨剪刀头呢。”月琴老师递给我一张浅蓝色的纸,“做三次对折,再把最上面的边剪齐。”我很快完成任务,“一般先从这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开始下剪子”,月琴老师边说边示范,“月牙、锯齿、如意是剪纸的基本图形,而且下剪追求圆润,你可以先剪一个小椭圆出来”,我开始了,可惜打弯的时候,剪刀和纸“磨合”得不好,没能剪圆,剪成了一个有碎茬的不规则椭圆形。初次下手,我这个新手的差距就出来了。“下面可以修点锯齿,直角边这儿可以剪一个如意出来”,月琴老师耐心地指导我,“剪纸讲究有进有出,你从边上进去,可以抠一个弧度出来,瞧”,哎,老师讲得和做得都那么简单,可是到我这里就费劲了,人家那如意多好看,我这儿连个逗号都不如!接下来还有难度呢,月琴老师说:“在大约1/2左右的位置,用手折一个扇形出来,这是团花中间的圆圈部分,先不要剪。”我好不容易折出来了,却没什么弧度。“现在你在上半部分随便掏着剪吧,图案随自己发挥啦!”老师给了我自由,我就掏了个如意出来,问题和之前一样,一点不圆润,棱角分明。“下面的扇形部分也发挥你的想象,剪吧。”我剪了锯齿、月牙、如意的图案,还抠了几个小圆眼,看最下面是尖尖头不顺眼,把它剪圆了———于是,我的学习作品就这样告终,交给老师,老师先是鼓励我:“不错,挺好。”随后拿起剪刀修正:“如意可以加个出头的尖,月牙是有弧度的,你这基本上是直来直去了……”

  看着自己非常粗浅、幼稚的剪纸作品,我突然明白:看似简单的、熟悉的文化遗产,个中蕴含的门道与功夫并不简单。这一体会在韩月娥老师教我的布艺上再次得到了印证——76岁的月娥是月琴的二姐,韩家七女二男,不仅全都健在,而且全都与民间艺术结缘,如今连儿子辈、孙子辈也都拿起了剪刀,难怪“大连市剪纸之家”的命名只此一家。“要先在绒布的背面浆上棉布,这样可以让材料更厚一些,更容易出形”,月娥老师说道,并拿出一个已经快完工的大公鸡让我收尾:“不论是剪纸还是布艺,都不是简单的活计,而是要去品味其中的含义。你看这只公鸡的身上,桃子是表示‘寿’,孔方图案表示钱,就是‘禄’,公鸡衔着一条鱼,这就是‘吉(鸡)庆有余(鱼)’的意思……”我戴上顶针,循着月娥老师之前的针脚缝着,剩一个小出口的时候,要往里面塞腈纶棉了,“肚子这儿要鼓,尾巴那儿要少,不能平均分布的……”

  拿着我的两件作品与月琴、月娥姐妹道别,我不禁在心中感叹:对于文化遗产的传承,我们所认识和所做的,还远远不够。

  咔戏声声

  百年悠悠

  体验项目:双管咔戏

  体验指导:于彦盛(瓦房店市共济街道于屯社区居民,吹咔乐班于家班传人,大连市首批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大连吹咔乐为省级非遗项目)

  体验人:本报记者姜云飞体验时间:6月6日上午体验地点:大连市群众艺术馆

  吹咔乐,民间又称“咔戏”,在大连地区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吹咔乐,属于民间鼓乐的一门独特技巧,是老艺人用唢呐哨子连接一截一寸半左右的铜管,用手做共鸣箱来演奏的。可以模仿京剧、评剧、梆子、影戏等唱段,也可模仿各种动物及自然界的声响。目前,在大连地区比较有影响的吹咔乐班子有两家,秦家班和于家班。由大连市群众艺术馆推荐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为大连地区独创的双管咔戏,代表人物:瓦房店市共济街道于屯社区于彦盛。传说

  双管咔戏是大连人在单管演奏基础上独创的。传说当年老辈人从山东飘洋过海来到大连,带来的是发源于河北的民间乐器单管。单管长七寸,音色低沉、浑厚,在当时特别是大户人家丧葬,是一定要请单管乐班的。

  那时候讲究红白喜事。丧葬热闹,婚嫁更不能冷清。但单管是无论如何不适合在婚宴或寿宴上演奏的。不甘寂寞的“海南丢”们有了发挥创造性的机会:先有人把两个单管并起来演奏———声音响亮了许多;后有人干脆把单管变成了两个各自独立的只有六寸长,膛径、音孔距离都缩小的双管。因为发声距离短,气息流动快,双管音色嘹亮、高亢,一改单管的悲怆。于是,在先人们的婚礼上、寿宴上,双管艺人成了塑造喜悦氛围不可缺少的上宾,而双管咔戏也从大连一炮打响,红透了辽南,火到了天津。

  “虽然是移民,可老辈人从来没有看轻过自己,他们要活出个样儿,活出幸福、快乐。而双管咔戏的音色刚好映衬了他们这种豁达的胸怀和对生活的追求,所以迅速流传开来。”双管咔戏传人之一于彦盛说,时至今日,双管咔戏《小朝元》仍然是农村新娘子下轿(车)时的保留曲目。传人

  六十开外的于彦盛,是双管咔戏于家班的当代传人。他手上有几件宝贝:至少150年历史的黄杨板(咔戏的乐器之一)、90年历史用复州黄牛牛角制成的牛角咔、13寸长的大唢呐……“在大连,能有这几样老物件儿的人不超过这个数———”老于伸出5个手指。

  这都是从老于的太老爷那儿传下来的,老于的爸爸用过,老于用过,老于的儿子也是“供”着这些宝贝学的艺———老于父子都舍不得用。“学艺那会儿,乐谱都是工尺谱(一种用 X、 O、·记录乐曲的民间乐谱),大约有上百首曲子。现在有些都记不住了。”

  这让老于很遗憾。有佚失的,也有新增的,比如如今农村很流行的《牛郎情歌》,就是经过老于和他父亲两代人改编,从《小放牛》的曲子里脱胎而出的。“双管咔戏就是老辈人根据生活的需要独创的,到了咱们这里,不能原地踏步,也要跟着生活走。”老于说。

  让老于最骄傲的是下一代更争气:老于的儿子是沈阳音乐学院唢呐专业的本科生,现在在部队搞文艺工作。“他打小儿就喜欢唢呐,喜欢咔戏。10岁获得全省少数民族乐器一等奖;1989年,代表辽宁省进京演出,到中南海汇报。”说到这,老于几乎是眉飞色舞的。对此,瓦房店市志里的记载是“小戏演到了北京城,唢呐吹进了中南海”。

  “如今学双管咔戏的孩子多了,这东西可出了大名堂。”老于说。

  说来容易,做来难。放着这么好的师傅怎可不学?在老于手把手的辅导下,我也体验了一回民间艺术的魅力。只可惜,就是吹不出个响来,更别说音准、调亮、动作美这些要求了。不过我吹不响不要紧,只要双管咔戏这产自大连的文化遗产能够得以流传,发扬光大,就足够了。

大连日报   新闻录入:朝霞    责任编辑:旨卿 更新时间:2007/6/12 11:52:38   发表评论
分享到:
  • 上一篇新闻:
  • 下一篇新闻:
  • 相关文章

    推荐音乐
    推荐视频
    古曲网-中国古典音乐 商标
    古曲网(中国古典音乐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4-2009 | 网络带宽由深圳琴行 音乐厅大音琴院赞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