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江苏常熟城里,有一个虞山古琴艺术馆,设在古色古香的明代建筑脉望馆内。脉望馆虽历经沧桑,雕梁已旧,石阶斑驳,却依旧保存了江南民宅的独特风貌,“泠泠七弦”在闹市中终于有了一座清雅秀丽的古琴艺术馆。走进馆内,古琴悠悠,一曲《梅花三弄》,令人如痴如醉。
此馆的第一进,绘有常熟的古城图,图上有七条河流,从一弦河到七弦河,印证了常熟是虞山古琴的发祥地。二进是主厅保闲堂,展示了虞山琴派创始人严天池的藏书、诗辞、文稿和书画。第三进后面两个院落,是虞山琴派另两位创始人徐青山、吴景略的生平介绍。最后一个馆为古琴工作室,馆内还藏有严天池所编的虞山琴派代表作《松弦馆琴谱》等主要琴谱十多种。
据虞山琴社朱社长介绍,常熟是古琴的发祥地,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拥有琴派、专门琴址、代表琴谱、代表人物、理论纲领的地方,这个以常熟虞山命名的虞山琴派,距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虞山琴派在演奏风格上讲究“清、微、淡、远”,被誉为“古音正宗”、“绝世清音”,是中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其中《阳关三叠》、《潇湘水云》、《渔樵问答》等曲目,盛传不衰,影响久远,目前中国国内很多琴派的创始人都是常熟人或是该派弟子。而如今这一艺术瑰宝继昆曲之后,已被列入“世界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在虞山古琴艺术馆,记者听到了有关古琴的古老传说:远古时期,中国的人文初祖伏羲氏为了引导众人通晓天地神明的至理,他砍下栖息过凤凰的梧桐木,用丝线做琴弦,按阴阳大道,采八方声音,把天地山川、君臣百姓、大自然的各种声音都包含在其中,创造出一种神奇的乐器,这个乐器就是古琴。
常熟的古琴家自豪地说,自伏羲制琴几千年来,古琴以它美妙的音色,发于天籁的情感,曾经家传户诵,位列“琴棋书画”四艺之首,流传下伯牙摔琴谢知音、司马相如凤求凰、嵇康绝唱广陵散等无数千古佳话。“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抚琴陶冶性情,一直是中国文人追求的理想。
虞山,是常熟最有名的一座山,在虞山脚下,有一座昭明太子的读书台。常熟的古琴家对记者说,读书台旁,有一泓清泉,名叫焦尾泉。相传,东汉著名琴家蔡邕一次外出,遇见有人正在灶膛里烧火,当时烧着的桐木发出很响亮的噼啪声,并散发出浓浓的香味,蔡邕辨出这是制琴的上好材料,便急忙从火中抢出桐木。后来他用这段烧焦了一头的桐木制作了一把古琴,一弹果然音色美妙无比,这就是中国音乐史上著名的“焦尾琴”。
令常熟人引以为豪的是,在常熟市区,有七条东西横贯的平行小河,七条小河又汇入一条南北向的主河道--琴河,俯瞰常熟,整个城市酷似一架古琴,七条小河宛如古琴上的七根长弦,而虞山脚下的焦尾泉就像琴的尾端,“虞城枕山麓,七水流如弦”,形成世间难得一见的地理奇观。二00四年五月,流淌千年七弦河的常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了“古琴之乡”的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