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讯 通讯员 武梦如 黄菁菁】日前,古琴兼音乐史家、北京古琴研究会会长吴钊先生,走进清华园为清华学子讲授古琴神韵与中国文化传承。
在题为“古琴与中国文化”的讲座开篇,吴先生即强调,虽然自由多元是当今时代的潮流,但当人们试图对传统文化作出自己的解读时,首要任务仍然是认识它们的本来面目。这正是本次讲座的目的。
古琴文化,吴先生称其为“生命的文化”, 自孔子在弟子面前抚琴吟唱《大雅》《小雅》以来,千百年来,古琴不仅仅作为一种乐器而存在,其中更流淌着古老民族的绵长生命,凝聚着历代文人雅士修身养性的体验,寄托了古人追求天人合一、与自然相和谐的理想。
在吴先生看来,古琴艺术虽然也讲究技巧,所谓“练琴先练指”,但最终的追求是超越方法技巧,去贴近并表现至高的精神理想,这一点始终和西方音乐有所区别。儒家主张的中正平和、美而不媚,道家主张的恬淡静远,都已融入了古琴艺术的血脉,成为中国音乐美学的基本理念。为了说明这一点,吴先生形象地举例说,钢琴家在键盘上的大幅动作是艺术家挥洒淋漓、神采飞扬的表现,但如果也像这样弹奏古琴,就变成了古琴家批评的“猖狂造作”,与古琴平和蕴藉的审美取向相悖,反为不美。
说到这里,吴先生弹奏了一曲《山居吟》。悠远沉厚的琴音响起,教室里一时间安静非常。到场的同学中间有不少已是古琴多年的爱好者,但现场听琴仍是一种完全不同的体验,这未经录音设备修改的音色如一股清流,把大家送到一个宁静淡远的所在。吴先生说,这首曲子很好地反映出古人与天地合一的愿望——“山为屏风,溪为腰带,天地为席”,人和自然在此臻于和谐。
2003年,中国古琴艺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口述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作为后人的我们,当如何对待这份珍贵遗产?东方的文化艺术如果被生搬硬套地纳入西方体系,往往显出种种不适宜,甚至造成古老文化魅力的丢失,古琴艺术同样面临这一困境。
吴先生坦言,自1955年古琴进入我国艺术院校,采用的培养模式是西方的,学生一进校首先学习用钢琴听音练耳,学习巩固标准音高。然而事实上,古琴的神韵很大程度上来自一些介于“似与不似”之间的微妙音差,这些差别是难以按西方记谱法固定在纸上的。“琴之妙趣,半在吟猱”,吴先生边说边在弦上为同学演示“吟”“猱”赋予琴声的丰富变化。
吴先生感慨,传统文化在学院化以及推广的过程中丢失了一些微妙而传神的东西,古琴是如此,“越来越像是唱歌”的京剧也是如此,那些难以被五线谱容纳的东西在不断流失,而流失掉的往往是我们民族文化的重要特征。古琴是一种以中国“士”阶层为主体的精英文化,古琴的脉络从不曾断绝,也从不曾大众化。今天我们提倡弘扬民族文化、继承和发展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应遵循这样的思路,即在还古琴艺术以本来面目的基础上致力于传承和发展,努力提高大众的欣赏水准,而不是改变古琴本身的文化品性、令其降格从俗。说到底,对古琴这种“生命的文化”,我们所应做的是更好的理解和发扬它,除去限制其活力的东西,使它焕发出更加鲜活灵动、历久弥新的生命。
讲座在一曲《梅花三弄》中圆满结束了。来自古琴社内外的爱好者们来到台前与吴先生交流并合影留念,一位马来西亚留学生甚至上前演奏一曲向吴先生请教。此情此景,似乎印证着吴钊先生讲座中的话:“古琴的出路在年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