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俞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音。俞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钟子期死,俞伯牙破琴绝弦,终生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这篇出自《列子·汤问》的故事几乎家喻户晓,而这对因古琴而结交的“知音”更是一直被世人所传唱。
琴、棋、书、画,琴为首,它具有非常深厚的文化内涵,它对中国传统文人精神境界和道德情操的提升起到了深远的影响,而今天仍然可以通过这千年古韵给我们的心灵带来一丝传统文化的清风。
“钧天坊”是王鹏先生创立的古琴品牌,并于2006年在国家商标局正式注册。“北京钧天坊古琴技术研发中心”位于北京大兴区魏善庄前苑上村,占地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500平方米。厂房颇具规模,设计风格独特,建筑艺术,环境幽雅,是主人多年的心血凝聚,倾囊举债鼎力志成,是叹为观止的博物馆式工厂。
谈到工厂,人们习惯中总会浮现出钢筋水泥的架构,井然有序但却缺少灵气,然而这个工厂给人的感觉却大大不同。布局讲究、设计独到、色彩鲜明,更有假山、水池相映成趣,如此具有规模及品位的工厂,足见主人超然世外的心境及魄力。
钧天坊古琴技术研发中心的大门非常朴素,走进去却别有洞天。初进厂门便可见一巨大“古琴”,有着取自伏羲削桐为琴的斧子,但又是最原始琴的雏形的创意。再往里走,便可见一座把两边清澈的水塘分成龙池和凤沼的汉白玉石桥,而龙池和凤沼,俱是组成古琴的重要部分。在简洁实用的厂房之前,则栽有成排的桐树,几十年后,它们将会成为良好的琴材。不管是从美观还是实用的角度看,古琴及其所蕴涵的文化都深深地根植于整个厂区中。
为建成这个有如古琴理想王国般的工厂,王鹏为此付出的努力可想而知。在有限的资金和理想效果的抗衡之中,他始终保持着激扬的斗志,一步步向着梦想迈进。说起来,王鹏有着相当辉煌的历史。王鹏1990年毕业于沈阳音乐学院音乐工艺系古琴制作专业,从事古琴制作事业20余年。由于他善于总结并刻苦钻研,再加上个人的天赋,他制的琴在不断地超越,已经形成了一套精湛、严密、系统的古器制作工艺。他制作的古琴造型完美、声音古朴凝重、细腻典雅、余韵绵长,深受世界各地古琴演奏家和琴人的喜爱并争相收藏。他的琴多次在国内外重要演出中使用,曾在维也纳金色大厅、悉尼歌剧院等著名的音乐厅响起。现在的王鹏,任中国乐器制作协会常务理事、中国古琴协会理事,是一个公认的斫琴大师。
据王鹏介绍,古琴的制作工艺相当复杂,制作一张古琴大概要耗时两年、经过上百道工序才能完成。但可以简单概括为几个步骤:1、选料,2、制作木胎,3、上大漆和鹿角灰制成灰胎,4、在窨坊进行干燥,5、放在室外进行一年的自然干燥,6、对琴体及漆面进行打磨,7、调整岳山高度,8、拴弦。古琴不仅仅是一种乐器,而是有着丰富内涵的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举例来说,用来架弦的硬木称‘岳山’,是琴的最高部分,七根弦象征水,所谓‘山高水亦长’;琴底部的两个音槽分别称‘龙池’、‘凤沼’,所谓‘江宽海亦深’;面板圆为天,底板方为地,则象征‘天圆地方’。古琴音色纯净、优雅,分三种音:泛音、散音、按音。这三种不同的音色,则分别代表了天、地、人之声。”
爱世有琴志之所之唯传世不枉此生,这是王鹏先生的座右铭,也是他全身心致力于古琴事业的动力源泉和真实写照,能把理想志趣作为毕生事业,夫复何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