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古筝新闻
笛子新闻
古琴新闻
二胡新闻
琵琶新闻
葫芦丝新闻
戏曲新闻
民歌新闻
民乐新闻
文化新闻

“待字闺中”三十载 百年古琴盼有缘人

向古曲网投新闻稿(古币奖励)您现在的位置: 古曲网 > 新闻中心 > 古琴新闻 > 正文
【字体: 】  

[组图]“待字闺中”三十载 百年古琴盼有缘人


                       琴盒、琴身连起来像一只蝴蝶。 
 

 

                              调琴铜锤。 

                          敲击琴弦的两根竹片。

  新会区市民陈先生家中昨天找到一把收藏多年的古琴,根据相关资料记载,从古琴的造型和古琴所配的调琴铜锤看,怀疑这把古琴是清代的广州濠畔街金声馆乐器作坊的作品。

  陈先生希望有行家能帮他鉴定一下这把琴的历史。“如果这个琴有历史和文物价值的话,我愿意把它捐献给相关的机构。”他表示。

  外形:

  调琴铜锤似已鉴定文物

  陈先生是新会区居民,近日,他在整理房子时,无意间发现了这把被遗忘在角落多年的古琴。记者见到,这把古琴琴身是梯形,琴盒、琴身连起来像一只蝴蝶。琴身上的漆已经部分脱落,铜质的琴弦多数已经断了,但琴身还保留完好。

  “这把古琴是在1972年,我父亲的一位友人送给我的,”陈先生说,“她说这把琴是老公的心爱之物,老公死后,她把它封存了多年,每次看到琴就伤心。所以,她把它送给我,让我学弹琴。”

  不过,陈先生自己也并没有学琴,就把琴放了起来。陈先生说,“一放就是30来年。”

  陈先生告诉记者,他是《广州日报》的忠实读者,今年初曾看过报纸报道说广州发现了一把160多年前的广州制造的调琴铜锤,被行家鉴定为文物。“我发现琴的调琴铜锤和报道的那个一模一样,”他说,“如果被鉴定为文物,我愿意把这把琴捐给相关机构。”

  记者看到,这把古琴配套的调琴铜锤,长达十余厘米,小巧别致,锤柄末端是呈内空四方形状,两侧上分别清晰镌刻着“省城豪畔街”、“金声馆造”字样,锤柄末端上下弦纹,蝙蝠、铜钱阴刻。的确与本报曾报道的调琴铜锤相似度很高。

  猜测:

  或为清代琴师工艺

  据了解,早在清代广州就是西洋蝶形琴的主要产地和销售中心。根据《广州市志》记载,“明末年间,广州市濠畔街有一间名为金声馆的乐器作坊,从事二弦、秦琴、竹提琴和高音三弦等民族弦乐器的制作。及至清朝末年,金声馆派生了8间乐器作坊。”

  记者也看到,这把古琴全部由手工制作,尤其是保留下来敲击琴弦的两根竹片,如今还弹性十足。我在网上也查了相关资料,用铜丝制作琴弦在上个世纪30年代后就没有了,全改为钢丝做。陈先生说,“如果它真的有历史文物价值,我愿意捐出来。”

  不过,记者在古琴的琴身上面并没有见到“金声馆造”等字样。

  “我觉得如果这把古琴是由金声馆制作的,和铜锤配套的话,古琴上应该也有‘金声馆造’字样,算是一种身份标识,”一位看过记者所提供照片的藏家说,“这把古琴应该是有点历史,但是,到底是不是和调琴铜锤一样老,还要靠专家来鉴定了。”

大洋网-广州日报   新闻录入:剑乐    责任编辑:剑乐 更新时间:2010/10/30 9:49:46   发表评论
分享到:
  • 上一篇新闻:
  • 下一篇新闻:
  • 相关文章

    推荐音乐
    推荐视频
    古曲网-中国古典音乐 商标
    古曲网(中国古典音乐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4-2009 | 网络带宽由深圳琴行 音乐厅大音琴院赞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