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古筝新闻
笛子新闻
古琴新闻
二胡新闻
琵琶新闻
葫芦丝新闻
戏曲新闻
民歌新闻
民乐新闻
文化新闻

我与古琴二三事

向古曲网投新闻稿(古币奖励)您现在的位置: 古曲网 > 新闻中心 > 古琴新闻 > 正文
【字体: 】  

我与古琴二三事


    我大概也可以算一个业余的音乐迷吧,于西方音乐喜欢的是钢琴、小提琴,于中国音乐喜欢的是古琴
   
    最初听到古琴的声音,是在上世纪80年代。有一位在一起听课的同学,她的父亲是上海音乐学院的教授。有一回她带来一盒录音带,这是我第一次听到如此卓绝不凡的声音。这盘盒带在录音机中反复播放,陪伴了我很多年,以后又得到同一人演奏的CD。我自己买CD要稍迟一些,最早买的是成公亮的《秋籁》。当时社会上古琴CD流传还很少,我把CD带到单位里去放,所有同事都被吸引住了,很多人停下脚步,放下手中的事情。此后在市面上,又出现了雨果出品的《广陵琴韵》系列,还有一些其他系列。当时工资也不过三百多元,而古琴CD大约七十多元,积攒零钱陆续添置CD,有一种积攒幸福的感觉。我先后买过张子谦、吴兆基、戴晓莲、林友仁、李祥霆、管平湖、吴景略(以购买先后为序)等人,也没有能够买全。然而,随着岁月迁移,读书渐多,我的审美观念有所改变,这些CD也逐步散去。身边还保留着的,仅有《广陵琴韵》刘少椿和《姚门琴韵》,至今视为珍宝,再也不敢送人。
   
    我由于热爱古琴,同时也出于好奇,曾经到图书馆寻找有关的书。调出来最大的一部书是《琴曲集成》,此书并不适宜业余爱好者阅读,我只是心驰神往,一日三摩挲而已。古琴记谱用的符号好像蝌蚪文,难怪《笑傲江湖》中人把琴谱误解为剑谱。我读过规模较小的一种,是明成祖敕撰的《永乐琴书集成》,其中溯及的古琴源流,值得深思。试录当年的几则笔记如下:卷一《序琴》引《琴操》曰:“扶羲作琴,修身理性,返其天真也。”引崔遵度《琴笺》曰:“作《易》者考天地之象也,作琴者考天地之声也。”引《白虎通》曰:“琴者禁也,禁止于邪,以乐人心也。”引《琴史》曰:“昔者圣人之作琴也,天地万物之声皆在其中矣!”引《琴史》曰:“琴有四美:一曰良质,二曰善斫,三曰妙指,四曰正心。四要具备,则为天下之善琴,可以感格幽冥,光被万物,况于人乎?况于己乎?”《弹琴》引《弹琴总诀》曰:“弹琴之法,必须简静,非谓人静,乃其指静。手指繁动谓之喧,简要轻稳谓之静。”古琴的历史极长,甚至可以上追伏羲,与《易》同源,只有它才能代表中国文化的博大境界。“琴者禁也”,指出了古琴修身养心的志趣。“乃其指静”是古琴的最高技法,可推广于其他。
   
    在我的心目中,古琴和其他民间乐器不同。其他民间乐器往往描写的是情,而古琴描写的是性情,此外描写的还有志和人,并沟通于天地。我觉得其中最高一级的,应该是哲人之琴,比如说孔子、诸葛亮,其次才是琴人之琴。《史记·孔子世家》记孔子学鼓琴于师襄子,先习其曲,后习其数,再习其志,最后“得其为人”。此类境界已不可得,必须另外述说,至今还常听的琴曲《忆故人》,多少有几分相似。在琴人之琴中,技艺达到炉火纯青,可能有两种情况:其一、琴人用修习一生的功力,来寻找自己最想听的那个已经失传的音。张子谦《操缦琐记》:“弹琴至我弹与我听,庶乎可言矣。然仍不如我虽弹我并不听,手挥目送,纯任自然,随气流转,不自知其然而然,斯臻化境矣,斯可言琴矣。”其二、用声音来表示寂静。姚宽《西溪丛话》卷上记洛中董氏蓄雷琴一张,题云:“山虚水深,万籁萧萧。古无人踪,惟石嶕峣。”
   
    最后,写一件自己亲身经历的,说起来有些神奇的心理现象。在80年代中的某一天,我和另一位同学从潘雨廷先生家听课出来,大约晚上十点半左右。潘先生住在上海音乐学院的后面,弄堂的拐角处是属于音乐学院的工场间,常常可以看到三二人在散淡聊天。那一天走过时,夜深人静,有一老者坐在那里拨弄古琴,那乐声直接浸入了我的心里,刹那间有浑身通透的感觉。此情此景,无以名状,回去后只记录了短短几个字:“夜闻琴,感触。”(见《潘雨廷先生谈话录》三)我数十年听音乐,基本上都在“悦耳”的层面,真正感到听懂而到达“悦心”的层面,只有两次半,这是其中的一次。引嵇康《琴赋·乱》以结束此文:
   
    愔愔琴德,不可测兮。体清心远,邈难极兮。良质美手,遇今世兮。纷纶翕响,冠众艺兮。识音者希,庶能珍兮。能尽雅琴,唯至人兮。
文汇报   新闻录入:施宇    责任编辑:施宇 更新时间:2010/11/7 10:45:39   发表评论
分享到:
  • 上一篇新闻:
  • 下一篇新闻:
  • 相关文章

    推荐音乐
    推荐视频
    古曲网-中国古典音乐 商标
    古曲网(中国古典音乐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4-2009 | 网络带宽由深圳琴行 音乐厅大音琴院赞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