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2日下午,由山东博物馆与山东省古琴社联合举办的“2011迎新春诸城派古琴品鉴会”在山东博物馆学术报告厅举行。省博珍藏的千年唐代古琴,在山东古琴社社长高培芬的弹奏下,发出“沉睡”多年之后的第一个音符,也开启了我省博物馆界用馆藏文物作为演奏乐器的先河。
2003年,古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世界级“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在古琴发展的过程中,形成多家流派,而发源于我省诸城、流传于全国多个地区的诸城琴派,其弹奏技艺和手法独树一帜,先后入选省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高培芬被认定为“诸城琴派”的传承人。
国内大多数博物馆所收藏的古琴都是作为文物进行展示,只能看不能摸,或干脆在库房保存,常人难得一见。“这是很令人遗憾的。”其实,古琴也如古玩,必须经常把玩、弹奏才能感受它的魅力,长期陈放对古琴来说反而是一种损坏琴如果多年不弹,就会“睡死”,丧失它原有的音色韵味,需要通过醒琴法如经常弹奏、与琴同寝、让幼儿拍打等方式将琴“唤醒”。“此次活动的意义之一就在于通过琴家的弹奏,将沉睡的古琴重新‘唤醒’,使其音色达到理想状态,真实展现出古琴音质的魅力。”出席活动的专家表示。
12日亮相的山东博物馆馆藏“宝袭”琴,历经千年仍保存完好,该琴系传世古琴,于上世纪五十年代由省文管会移交山东博物馆收藏,之后一直在库房保存,再未弹奏。此外,张富森、高培芬夫妻二人收藏的明清古琴和铜磬等乐器也在此次品鉴会上集中展示。节目形式有古琴独奏、古琴齐奏、琴箫合奏、琴埙合奏等。演出曲目包括诸城派古琴王氏嫡传琴曲《长门怨》、《捣衣》、《秋风词》、《良宵引》、《普庵咒》、《关山月》,以及由高培芬打谱复活的千古名曲《韶乐·箫韶九成凤凰来仪》、《关雎》以及创作代表作《忆清照》、《漱玉泉情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