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族洞箫三人组:金胜俊(右)、金相国(中)、李忠范(左)在图门中国朝鲜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馆中吹奏朝鲜族传统洞箫乐曲。他们身后的通道也被设计成了洞箫的形状。
2011年6月11日(中国“文化遗产日”)刚刚挂牌的图们中国朝鲜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馆,成为继国门口岸之外最大的看点。这是中国55个少数民族中第一个非遗展馆。
七一,在洞箫展示区,我们遇到70岁、须发全白的朝鲜族老人金相国,他身着白色民族服装,手持洞箫,一曲悠扬的洞箫乐曲让人陶醉于如梦似幻的意境中。
金相国老人说,国家级非遗项目“洞箫”只是非遗馆八大门类、52项非遗项目之一。这其中的几个最能代表朝鲜族文化特点的"非遗"项目,日常都有传承人现场展示、表演。洞箫组有三个人,每人10天轮流值班。演出的报酬是象征性的,每月500元钱三个人分,“没有钱我们也会来,这是我们民族的事。”
金相国老人是地地道道的朝鲜族,他从小就喜欢吹奏洞箫,他说,朝鲜族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生活中离不开歌舞,每逢婚宴、花甲宴之类的活动,他和伙伴都要去义务为乡亲们吹奏一曲。前些年,为了进一步提高洞箫吹奏水平,他每天自费乘车往返于图门和延吉市,在一个民间演艺团体中“学徒”。现在金相国还在不断学习,每天早上“洞箫三人组”都要相约一起演练、切磋,金胜俊和李忠范在分别是省级和市级的非传承人,金相国因为没有申报现在还不是传承人,“活到老学到老”,七十多岁的金相国说:“吹洞箫让自己心情好、身体好,同时也愉悦别人,往大里说我在承担着传承民族文化的重任,很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