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手或弹或拨,左手移动按弦,一身黑衣的澳洲人安东尼抚弄古琴,凝神弹奏着一曲《良宵吟》。台上檀香微熏,台下30余位古琴爱好者,有的闭目聆听,有的击节轻拍,完全沉浸在这空灵的弦音声中。
1月15日15:00,鹅岭公园鹅项山庄当代国学会馆二楼亮剑堂大厅,弘道国学研究院、重庆天风古琴院联合举办了“2012新春古琴雅集”。深谙古琴的澳洲人安东尼作为特邀嘉宾,不但现场与天风古琴院的琴师及古琴爱好者交流琴道,还以《独鸟遥喜鸣》为题讲述了自己与古琴的不解之缘。
澳洲人结缘中国古琴
“之所以要用‘独鸟遥喜鸣’这句诗为题目,实际上是我心情上写照,表达我独自一人在距离中国比较遥远的澳洲,却满心愉悦地弹奏着古琴。”安东尼操着一口纯正而流利的普通话解释道。
在澳洲出身音乐科班的安东尼,学习的是单簧管与作曲,早在那时他就对中国民族音乐产生兴趣,并开始学习中阮。后来他申请了奖学金来到中国,在上海音乐学院研习中阮及中国民族作曲。
到上海后,安东尼偶然间听到了其他同学弹奏起古琴,“感觉很有意思,那种音色很神秘,深深打动了我。”于是,他找到了教习古琴的教授林友仁老师,对于他的拜师请求,林老师欣然应允。
第一次上课时,林老师就问过他“为什么要学古琴”,他的回答很简单“我喜欢古琴”。“林老师告诉我,这个问题他曾经问过很多学生,各式各样的理由都有,但其实‘喜欢’两个字,虽然简单,但已经足够了。”这段对话安东尼至今仍记忆犹新。
推崇中国传统文化
“其实,如果要追问‘为什么喜欢古琴’,要追溯到我高中的时候”,安东尼说,那时他曾跟着姐姐学过瑜伽功,因此对打坐、对那种“静”的状态比较喜欢,“后来也读过《道德经》、《庄子》,对中国文化产生了兴趣,而古琴音色的这种空灵、清静正好可以代表这种文化,在我的内心世界产生共鸣。”
安东尼说,林老师教了他基本功:教了他手指放松、动作自然,教了他如何读谱,也教了他在基本功扎实之后的个性表现。而令他受益匪浅的是,学琴之后,他发现古琴的音乐风格、弹奏方法已经潜移默化地融入在他的创作之中,在写曲作曲时不经意地体现出来。
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安东尼甚是推崇,他正以一种对异族文化包容与尊重的心态,不知不觉地给自己烙上了中国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