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弹琵琶的敦煌飞天,作为中华文明的标志性图腾之一,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收获了潮水般的赞叹。
昨天下午,玉皇山脚下的杭州师范大学音乐厅里,上演了一场特殊的音乐会首届江浙沪柳琴阮三弦分级大赛颁奖音乐会。主角是三种长得和琵琶很像,但弹拨之间发出各自不同张扬腔调的乐器,它们的大名分别叫柳琴、阮、三弦。
“整个长三角地区,学这三种民乐器的学生,就这么200来号人。”省音乐家协会姜水林,望着眼前稀稀拉拉的观众席,用微笑来掩饰无奈,“更多的普通老百姓根本就不认识它们,尤其是三弦,快要进博物馆了。”
其实,在中国历史的醇厚土壤里,这三样乐器,都曾经碾出过鲜明的轨迹,也各自在经典的影视剧中发声。
到底有多红?
曾经是黑白电影里的常客
柳琴长期流传在山东、安徽和江苏一带民间,用于伴奏柳琴戏、泗州戏等地方戏曲,音色高亢刚劲,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现已发展为独奏乐器。在徐州一带,柳琴戏因为吸引力太强,琴声一响能把人的魂给勾去,所以被叫做“拉魂腔”。
柳琴有一个别称“土琵琶”。听到这三个字,你是不是马上就想起那首悠扬的歌声“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唱起那动人的歌谣……”没错,《铁道游击队》里那脍炙人口的“土琵琶”,其实就是柳琴。这种乐器长得跟琵琶很像,最明显的区别在于柳琴短一些。
音律豁达的阮,源于中亚,后传入中原。阮这种弦乐器,柄长而直,略像月琴,四根民弦,现在也有三根弦的。阮的名字,其实源自魏晋“竹林七贤”之一的阮咸。传说阮咸“善弹琴”,最喜欢弹奏的是这种乐器。
而在民间传说中,三弦的来头更大。据说,孔子发明了三弦这种乐器,把书编成唱词,连说带唱,吸引了许多听众。三弦也在民间流传了开来。三弦长什么样?你一定知道。在电影《非诚勿扰》中,葛优和徐若宣在一家茶馆见面,茶馆门口有一男一女在弹唱,那男的使用的乐器就是三弦。柄很长,音箱方形,两面蒙皮,弦三根,侧抱于怀演奏。
不单是三弦,柳琴和阮也是电影中的“常客”。在不少老的黑白电影里,比如《平原游击队》、《地道战》、《红色娘子军》、《白毛女》、《英雄儿女》里,三弦和阮的旋律经常出现,其中以三弦的出现频率最高。
最著名的,恐怕要算《平原游击队》里那首耳熟能详的《鬼子进村》了。这段音乐本来是肖斯塔科维奇《列宁格勒》交响曲里的一段,用鼓点打出,来渲染法西斯的猥琐与邪恶。但在《平原游击队》里,改为用三弦演奏,来表现老百姓对日本鬼子的痛恨。而冯小刚(微博)导演即将上映的大片《温故一九四二》,预告片里也有三弦的影子。
为什么没落?
和家长的培养动机不相符
浙江歌舞剧院前院长陈西泠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姜水林退休了,浙江民乐团的三弦就没有人接班了。”姜水林告诉记者,目前他在浙江艺术职业学院教三弦,收了两个专业学生。“在民乐考级中,三弦考级的几乎没有。很多人觉得三弦是小乐种,许多民乐团都弃之不用。”
而柳琴与阮的生存状态,也仅仅比三弦稍好而已。
这三种独具个性的乐器,为何会如此没落?
“它们的衰落,与金庸大有关系。”省民乐学会副秘书长陈杭明强调说,在金庸的武侠小说中,黄药师、小龙女等主角总是在云雾缭绕之处,吹着笛箫,飘飘欲仙,而且古琴还能当做兵器杀人。拍成电影和电视剧后,这样的形象被影像化了,因此迷倒了无数的金庸迷,“很多人来找我学吹笛子,都直言不讳,自己就是受金庸武侠的影响。”这样一来,自然大大压缩了柳琴、阮、三弦的流行空间。
而且,三弦以前经常是流浪汉沿街乞讨时手中的道具,因而得到了“讨饭乐器”的诨号。所以三弦在人们心目中的传统地位,也高不到哪里去。
还有一个原因则和现在的家长越来越重视性别教育有关,“柳琴、阮和三弦都是比较张扬、比较高亢的乐器,这些年,学民乐的,绝大多数是女孩,父母最重要的动机,是想培养女儿温婉、内敛的女人味,这三样,让他们觉得咋咋呼呼的。”陈杭明苦笑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