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由天津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天津市教育委员会、天津音乐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中国昆剧古琴研究会、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天津市美学学会美育专业委员会主办,天津音乐学院民乐系、古琴传习室承办的“古琴古诗汇今曲”音乐会在天津音乐厅举行。来自天津音乐学院民乐系古琴传习室的学员将二十余首人们耳熟能详的经典诗词配以古琴音韵,为广大传统文化爱好者带来了一场诗乐交融的视听盛宴。
8岁的刘庭伊是本次音乐会上年纪最小的演员,整场演出就在她伴以古琴曲演唱的宋代杨万里《小池》中徐徐展开。“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稚嫩的童音也让观众仿佛回到了自己的童年时代。随后,古琴传习室的成员为观众一一演唱了《渔歌子》《山行》《悯农》《游子吟》等耳熟能详的古诗词名篇,演唱形式的不拘一格和古琴伴奏的幽远意境让观众陶醉不已。演出过半,天津音乐学院教授、古琴演奏家李凤云为听众演奏了古琴名曲《流水》,似乎将听者也带入了伯牙子期“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情境。当李凤云与笛箫演奏家王建欣合奏的《梅花三弄》响起时,整场演出也达到了最高潮。此曲采用循环再现的手法,重复主题三次,如泣如诉,细腻感人,全场听众无不为它的旋律所陶醉。最后,在场下听众和场上演奏者一起合唱李白的《静夜思》中,整场音乐会圆满结束。
会后,专为本次音乐会古诗谱曲的香港教育家卢毓文激动地说:“经过古琴传习室成员的努力,这些古诗已经改头换面变成了一曲曲优美动人的旋律,他们唱的太优美了,让人们以前对古诗和古琴那种曲高和寡的印象大大改观。教育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享受学习的过程,他们这种将古诗与古琴 融古创新 的做法让我非常感动。”从事音乐理论研究的王建欣表示:“中华民族自古就有歌唱诗词的传统,可惜如今古诗词只能视之为纯文学了,演唱之法几乎丧失殆尽。这次音乐会由汉语教学专家、作曲家卢毓文为二十多首古诗词谱曲,李凤云教授编订古琴指法,并由天津音乐学院古琴专业的同学演唱,目的就是探索一条古典诗词学习之路。”
经典的古诗与悠扬的琴韵也让现场观众久久难以忘怀,观众陆进告诉记者:“这场音乐会把古琴与古诗这两种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结合起来,我认为这种方式很新颖,而且我今天也把孩子带过来让他也听一听,以前孩子认为诗歌只是用来念的,现在他知道了古诗还能唱出来,这对他文化修养的提升很有帮助。”记者在音乐会现场还看到了许多白发苍苍的老人,已经70岁的听众刘先生说:“我是一名国学爱好者,在门口看到这么多书法家为这次音乐会创作的作品时很激动。我认为诗歌和古琴结合的这种方式很好,希望古琴传习室的成员继续把这种中华传统文化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