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古筝新闻
笛子新闻
古琴新闻
二胡新闻
琵琶新闻
葫芦丝新闻
戏曲新闻
民歌新闻
民乐新闻
文化新闻

巫东攀:醉心古琴,传承瑰宝

向古曲网投新闻稿(古币奖励)您现在的位置: 古曲网 > 新闻中心 > 古琴新闻 > 正文
【字体: 】  

[图文]醉心古琴


                                              

    在中窑医院路附近,你会经常听到清雅的古琴声。弹琴的便是巫东攀,一位对古琴喜爱到近乎痴迷的大学教师。

    “识”琴:

    从收集资料开始

    目前,巫东攀在黄石理工学院艺术学院任教。

    “偶然从广播中听到了古琴演奏,刹那间我就被那绝美的音色震撼了!”巫东攀告诉记者,他从读本科开始就一直在学习民族音乐,接触到古琴时他发现,古琴是颇能代表中国传统艺术的乐器,可谓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大成。他说:“古琴是文人音乐的一部分,最适合在山野、河流旁等较为空旷的地方弹奏,声音自然且悠扬。”

    从2000年起,巫东攀开始四处收集古琴的相关资料。“因为当时网络还不太发达,黄石这边与古琴相关的书籍也特别少,我花了不少功夫只找到一些零散地刊登有古琴历史、简单技法的音乐学报。”巫东攀介绍。

    2001年,巫东攀进入西安音乐学院攻读硕士学位。虽然学校有教古琴的老师,但由于古琴并不在学校课程安排之列,所以如果想上课就得另外付费,每节课45分钟,价格为数百元。除了课时费用高外,好的古琴价格也不菲,考虑到这些,他一直没有真正去拜师学习古琴弹奏。

    “找”琴:

    好琴可遇不可求

    “好的古琴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巫东攀说,因为古琴的制作工艺很复杂,所以全国范围内制琴的琴师特别少。此外,材质对古琴音质好坏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只有将合适的木材放在既没有太阳,又不潮湿、不干燥的环境中自然风干多年后,才能制成好的古琴。无论是晒干的或是烤干的,制出的古琴其音色都是不同的,尤其是弹奏时的韵,越好的古琴韵也越长。

    “2003年,一位琴友得知我一直没有琴后,就把制琴大师李师傅的电话号码给了我,并告诉我李师傅已经做了几十年的古琴,非常专业,香港、澳门不少古琴专家的琴都出自他手。和李师傅联系上后,我就赶紧收拾好行李出发了。”巫东攀说,为了找到好琴,他干脆在李师傅家住下了,“在那里住了几天,我也了解到不少古琴知识,比如古琴选材、琴型选择以及后期的调整、整个上弦流程等。李师傅说他以前都是用拆迁的老房子的梁来做琴,那些梁经历的时间长,所以干得好。后来老房子差不多都拆迁完了,他只好去找其它类型的好木材。现砍的树只做出古琴的样子,却调不出古琴本应有的音。”

    几天后,巫东攀终于如获至宝地“捧”着一把古琴返程了,古琴的底部刻着制琴的时间——1993年。

    学琴:

    数月弹会一支曲

    “整个湖北省学习古琴的人很少,更别说黄石了。除了因为学习成本高外,更因为学起来难度比较大。”说着,巫东攀翻出一本古琴的书给记者看:“这叫减字谱,是古琴专用谱。在古代,古琴谱都是文字谱,每个谱就是一段话,那段话会详细地告诉奏琴者具体的弹奏方法,但是因为这样的形式太麻烦,便有人将一段话简化为一个‘字’,也就是现在的减字谱了。”

    “你看这个‘字’,这里是‘挑’字其中的一笔,代表‘挑’,上面是个‘抹’,这是六弦……”见记者依然有些疑惑,他直接端着琴示范起来。巫东攀说,这些减字有无数个,但是只要掌握了其中的规律和特点就能“认得”了。

    别看曲子都不长,练习起来可是很费神的。巫东攀告诉记者,弹奏时只能用指尖前面部分,太靠指尖的话会飘,太靠近指尖后面,指头又会陷进琴里;同时,弹奏的缓急、虚实也都是有讲究的。正因为如此,很多人学会一支曲子都得花上几个月甚至更长时间。由于黄石没有古琴老师,他通常都会和外地琴友进行交流,积累的问题多了以后,他则只有乘车前往北京或上海找老师解答。

    “目前我的控弦能力还不错,韵律、韵味也能掌握得比较好了。我正在练的曲子是《秋江夜泊》,一有空余时间我就会拿出古琴来练习,已经练习几个月了。”巫东攀指着《秋江夜泊》后面的一段话对记者说:“这是曲子的一些背景知识,比如创作的时间、作者,曲子表达的思想感情等。每练习一支曲子,必须将这些‘参透’,否则很难弹出曲子本身想要表达的意境。”

    “研”琴:

    著有多篇古琴论文

    记者看到,巫东攀收集了很多与古琴相关的资料,如书籍、论文、多媒体材料等。除了弹琴外,他还特别喜欢研究与古琴相关的理论知识,目前他已经写作、发表了数篇古琴论文,如《琴歌艺术鸟瞰》、《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琴谱<风宣玄品>研究》、《国画中琴 古乐之韵——中国古代绘画中的文人与琴》等。

    今年,他收到了7月1日—8日在南非德班市的夸祖鲁·纳塔尔大学举办的国际传统音乐学会第40届世界年会的邀请函,论文《清声雅质  侧声婉美——古琴曲<嵇氏四弄>之<长清>分析》被邀在会议上宣读,此次会议有来自美国、新西兰、芬兰、挪威、南非、德国等几十个国家或地区的教授、研究员。

    此外,他还被邀请参加在塞尔维亚贝尔格莱德市的贝尔格莱德艺术大学音乐学院举办的音乐理论与分析第7届世界年会、昆明云南大学国际会议、香港浸会大学国际会议。但是由于经费问题,南非、塞尔维亚与中国香港三个国际会议巫东攀都未能赴会,这也成为了他最大的遗憾。

 “参加这些会议的都是来自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民族音乐界的牛人。如果我能去参加,肯定会受益匪浅吧。”巫东攀说。

    “传”琴:

    做传统艺术的传承者

    “‘学无止境’这个成语特别适用于古琴,古琴的相关知识可以说是一辈子都研究不完的吧!但因为喜爱,我会一直坚持。”

    说到未来的计划,巫东攀的表情凝重起来:“我希望自己能够在保护传统艺术的同时,成为一位真正的中华民族传统音乐的传承者。因为古琴不同于其它乐器,即使十分酷爱也不可能自学成才,必须有老师的指导和解惑,而黄石又缺乏这样的地方,所以我一直想开设一个古琴班,让更多的人感受到古琴艺术的美。”  

    知识链接:

    古琴,亦称瑶琴、玉琴、七弦琴,为中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古琴在孔子时期就已盛行,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有四千余年,据《史记》载,琴的出现不晚于尧舜时期。本世纪初为区别西方乐器才在“琴”的前面加了个“古”字,被称作“古琴”,是至今依然鸣响在书斋里、舞台上的古老乐器。

    在中国古代社会漫长的历史中,“琴、棋、书、画”历来被视为文人雅士修身养性的必由之径。古琴因其清、和、淡、雅的音乐品格寄寓了文人凌风傲骨、超凡脱俗的处世心态,而在音乐、棋术、书法、绘画中居于首位。“琴者,情也;琴者,禁也。”吹抚琴、吟诗作画、登高远游、对酒当歌成为文人士大夫生活的生动写照。

    历史上曾流传不少脍炙人口的传说,至今仍为人津津乐道。春秋时期,孔子酷爱弹琴,无论在杏坛讲学,或是受困于陈蔡,操琴弦歌之声不绝;战国时期的伯牙和子期“《高山》《流水》觅知音”的故事,成为广为流传的佳话美谈;魏晋时期的嵇康给予古琴“众器之中,琴德最优”的至高评价,终以在刑场上弹奏《广陵散》作为生命的绝唱;唐代文人刘禹锡则在他的名篇《陋室铭》中为我们勾勒出一幅“可以弹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的淡泊境界。此外,诸葛亮唱空城计在城头弹的是古琴,林黛玉葬诗焚稿弹的也是古琴。

    由于古琴历史久远、内涵丰富、影响深远而为世人所珍惜,成为传统文化的瑰宝。2003年11月7日,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把古琴艺术列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东楚晚报   新闻录入:剑乐    责任编辑:圆圆 更新时间:2013/1/1 10:00:02   发表评论
分享到:
  • 上一篇新闻:
  • 下一篇新闻:
  • 相关文章

    推荐音乐
    推荐视频
    古曲网-中国古典音乐 商标
    古曲网(中国古典音乐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4-2009 | 网络带宽由深圳琴行 音乐厅大音琴院赞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