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古筝新闻
笛子新闻
古琴新闻
二胡新闻
琵琶新闻
葫芦丝新闻
戏曲新闻
民歌新闻
民乐新闻
文化新闻

古琴:从传说到太空

向古曲网投新闻稿(古币奖励)您现在的位置: 古曲网 > 新闻中心 > 古琴新闻 > 正文
【字体: 】  

古琴:从传说到太空


  1977年8月,美国发射的“旅行者”号太空船上,放置了一张可以循环播放的喷金唱片“地球之音”,从全球选出人类代表性艺术,其中收录了中国著名古琴大师管平湖先生演奏的长达七分钟的古琴曲《流水》用以代表中国音乐

  古琴是中国传统民族乐器中最杰出的代表。古琴艺术历史极为悠久,从《诗经》《史记》,直至唐诗宋词、古典文学名著、戏曲唱词、古代绘画、传世瓷器,古琴题材经常出现。上到帝王将相、下至普通百姓,皆有不少与古琴相关的历史典故,足以证明古琴在古代社会中高度的认知程度,深受人们所喜爱。

  古琴传说是伏羲、神农、尧、舜等中华民族的先祖圣王所创制,并以之教化天下。甲骨文及金文中的“乐”字是“上丝下木”,丝张于木上的象形,被甲骨文学者视为琴瑟一类张弦乐器的早期形象。先秦时期,古琴除用于郊庙祭祀、朝会、典礼等雅乐外,一度盛兴于民间,深得人们喜爱,用以抒情咏怀。

  古琴的器形优美,制作工艺及技术水平从早期的“削桐为琴,绳丝为弦”发展至唐代达到了高峰。《礼记·乐记》:“昔者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风》。”《孔子家语·辩乐解》:“昔者舜弹五弦之琴,造‘南风’之诗。”从这些文献中可知早期的古琴是五根弦,传说现在七弦琴的样式是缘于周文王与周武王各加一根弦的结果。根据目前对战国墓的考古发现,至迟在战国中期以前就已出现了七弦琴。到了三国时期,古琴七弦、十三徽的形制开始定型。唐代的古琴已与今天没什么两样,至今在世界各博物馆和民间收藏家中保存有数百张唐、宋、元、明、清传世古琴实物,其中唐琴有近20张,一些唐代古琴还能用于现今实际演奏。这是由于古琴板壁更厚、有漆胎保护、制作工艺更复杂,因此传统工艺制作的古琴使用寿命可长达上千年。

  古琴常见的造型有伏羲式、神农式、仲尼式、连珠式、落霞式、凤势式、灵机式、蕉叶式等。明朝初年袁均哲据南宋田芝翁的《太古遗音》编成的《太音大全集》,是我国最早载有详细古琴样式的古籍。

  《礼记》有云“君子无故不彻琴瑟”(彻:本义撤除,撤去)。早在春秋时代,琴就成为文人雅士的必修乐器。很多王公贵族也喜好古琴,上行下效,这也促使职业琴家出现于历史舞台,据史籍记载,春秋时就有了专业化的琴师,如钟仪、师旷、师文等,师襄子(孔子的古琴老师)等人,自西汉起,历代均设有琴待诏的官职,唐代著名职业琴家薛易简所著《琴诀》对后世琴学规范影响很大。此外,历代还有很多历史文化名人均通晓古琴或擅长抚琴。

  明、清时期由于印刷术的发展,大量琴论、琴谱得到刊刻流传。对后世有重要影响的是明初朱权编撰的《神奇秘谱》,这是我国目前发现最早的古琴曲集,使很多面临失传的琴谱重现于世。但自清末开始,由于社会的变迁和战乱,古琴艺术逐步濒于绝灭。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政府的支持下,管平湖、查阜西、吴景略、刘少椿、张子谦、顾梅羹、姚丙炎等许多老一辈琴家们积极挖掘、保护及推广古琴艺术,使古琴这门古老的艺术得以传承并焕发出新的生机。

新华每日电讯14版   新闻录入:剑乐    责任编辑:圆圆 更新时间:2013/4/19 9:44:01   发表评论
分享到:
  • 上一篇新闻:
  • 下一篇新闻:
  • 相关文章

    推荐音乐
    推荐视频
    古曲网-中国古典音乐 商标
    古曲网(中国古典音乐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4-2009 | 网络带宽由深圳琴行 音乐厅大音琴院赞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