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由无锡古琴研究会保护申报的“古琴艺术”列入“无锡市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已经是世界级非遗的“古琴艺术”为何会成为无锡市级非遗,本栏目这次邀请“古琴艺术”市级非遗传承人吴炯讲述他二十年多年来传承无锡古琴的亲身经历。
民国无锡名家名琴不少
中秋节前,笔者和往常一样去祝世匡老师家看望94岁的师母,还看望了87岁的徐耀增先生,把今年古琴成为无锡非遗和举办《古琴真意》音乐会的情况告诉了他们。聊起往事,两位老人异常感慨。
这还得从“无锡古琴研究会”的成立讲起。1992年9月,吴炯经徐耀增介绍到祝世匡老师门下学习古琴,从此认识了一批老先生,他们曾在1984年筹备“无锡市古琴研究会”,其中有天韵社在锡唯一的成员沈达中,今虞琴社成员吴啸雄,“南鼓王”朱勤甫之子朱寿庆,以及“华光国乐会”的黄宏若等老先生,祝世匡正是他们的核心人物。当时已经78岁的祝老,经常带着吴炯和师兄顾志明到老先生家去串门,学琴之余,也了解到民国无锡的古琴状况,这以后成为笔者编撰《无锡历代古琴事迹辑录》民国部分的第一手材料。
民国无锡琴家的藏琴,也是无锡琴史的一部分。在祝世匡老师那里,吴炯拨弄的古琴,正是吴士龙、吴啸雄父子的明代古琴“太古音”,此后又长期使用祝世匡的明琴“龙咏”,弹过天韵社沈达中的清琴,在天韵社赵宽家试奏过其父赵鸿雪的宋琴“龙吟虎啸”,后来此琴为董欣宾购去,在2004年的拍卖会上以385万元成交。此外,笔者还弹过“十不拆”之一王云坡的元琴和徐文卿的清琴等。
老一辈故去后,直到2006年无锡古琴研究会成立前,又将这些材料逐步作了整理,以《天韵社、祝世匡与无锡的古琴》等文章首次向社会公布了这些无锡民国以来的古琴传承和抢救史。
学古琴难在觅谱
古琴以琴谱奇特著称,祝世匡教琴很有特点,他在教徒弟识谱弹琴时,常用启发性的比较来让学生思考技巧的细节。当时觅谱不易,二十年前笔者所用的古琴谱,有祝世匡用毛笔抄录的,也有老先生们编辑,由庄仁荣手工刻版油印的,此外也有明清版本的古谱。当时藏谱较丰者,是琴会创始人之一的赵宽,其父就是天韵社琴家赵鸿雪,是与吴观岱同辈的画家,也是当时的无锡第一摄影家、中国“珂罗版印刷”第一人。他的古琴是家传的广陵派,曹安和称他“绝顶聪明”,琴弹得特别好。祝世匡所赠的古谱,正是赵鸿雪的原藏。
当时无锡的古琴家,很多是天韵社成员,其中就有著名琴家蒋汉槎。1994年,祝世匡给了吴炯一份他用毛笔抄录的琴歌《陋室铭》,并告诉说这是蒋汉槎创作的传世孤本,早年传于自己。此曲是无锡天韵社琴家仅存的创作,弥足珍贵。去年6月,本人将此曲在蒋汉槎父亲蒋仲怀创办的育红小学首次公演,成为一段佳话。蒋汉槎的古琴上还刻有民国古琴第一人杨宗稷的题字,非常难得。
跟着这些老先生,吴炯逐渐对民国无锡的古琴状况和天韵社众琴家发生了兴趣,这个因昆曲而结社300多年的文人乐社中有不少琴家,除了上述琴家外,还有祝世匡的老师杨荫浏,以及阚献之、沈养卿等。在沈达中家传的1962年天韵社琴人合影中,回锡休假的杨荫浏和在锡的沈达中、沈伯涛、唐慕尧、阚献之重聚在青果巷沈养卿宅中,祝世匡此时正在沈阳音乐学院,未能相聚。1998年3月,沈达中将这张天韵社琴人合影交给吴炯,并附文刊登在广播电视报上。1999年,沈老在古琴曲“梅花三弄”声中辞世。当年,每次离开沈家,沈老都亲自送笔者和师兄到大门外鞠躬道别,让人终身难忘。
无锡古琴硕果累累
1984年初,杨荫浏在北京去世。作为中国音乐学的泰斗,杨荫浏曾任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所长,他早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就非常重视古琴艺术的研究和宣传,对全国古琴抢救和保护有着重大贡献。就在杨荫浏去世半年之际,古琴师从杨荫浏的祝世匡便开始联络无锡的琴人筹备“无锡市古琴研究会”,后因场地经费无果未能正式注册,但无锡古琴的传承却从此恢复,他们口述历史、培养传人、刻谱授曲。到了1996年,祝世匡带吴炯去见当时的音协主席宋一民,在他的支持下,成立了梁溪琴社,恢复了无锡中断多年的古琴活动,并到镇江、苏州参与了一系列对外交流。其后,无锡的琴社与外地琴社共同发起了江苏省古琴学术研讨会。
今虞琴社琴家吴士龙、吴啸雄父子与祝世匡都是好友。上世纪五十年代,祝家和吴家就是当年琴友们的活动基地。吴炯参加今虞琴社60周年纪念活动后,带着重印的《今虞》琴刊和祝世匡一起去看望吴啸雄。此书出版于1936年,上有吴士龙的弹琴照片,吴啸雄看到后感叹书与照片都已无存。吴老身故后,笔者再三与吴家联络寻找,终于在去年找到原照片,妥为保管。
2006年,无锡古琴研究会正式成立。虽欠缺经费,仅靠几十位会员的会费和本人教琴所得支撑,琴会各项工作有序开展起来,对无锡古琴传统的搜集整理和研究也同步进行。其中最为重要的发现是至少从明代至今,无锡的古琴传统从未中断,尤其是三百年天韵社时期,那种多流派并存的繁荣,是全国罕见的。同时,本人发现了虞山琴派的产生中有明代无锡琴家的参与,这就是沈汝愚校定虞山派开山宗谱《松弦馆琴谱》的史实。历来虞山派研究者无从查考的沈汝愚,正是明代万历年间的无锡琴家。这个发现,证明了明清无锡古琴与虞山派的亲密关系。
无独有偶,笔者进一步发现,比沈汝愚更早的明代无锡琴家宋仕,校正过一部重要琴谱《琴谱正传》。该谱主要收录了从宋代浙派发展而来的《梧岗琴谱》。宋代的“浙派”,正从唐代的“吴声”而来。宋仕还编入了他创作的七首琴曲,可见他不仅精于学术,也从事创作,充分说明了无锡古琴传统土壤的深厚。明代的宋仕和沈汝愚,都证明了无锡古琴正是唐代吴声到宋代浙派、明代虞山派这个传统的优秀代表,从这里到明末天韵社,再到清和民国,无锡的古琴缘何如此繁荣的疑惑,也就迎刃而解。在从各种文献搜集整理出的70多位古今无锡琴人中,还有清代的沈凤来、杨廷果、邹安鬯、计泽绎等,邹安鬯蓍有琴学专著《琴律细草》,计泽绎参与校订了《蓼怀堂琴谱》等。这些成果,都说明了无锡古琴的传统有理由成为无锡的“非遗”,也为无锡古琴史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扎实基础。
民国琴史大多来自琴家口述
值得一提的是,有关民国无锡古琴的主要资料,主要来自祝世匡、沈达中等人当年的口述,这使得民国期间的琴史得以保存。
由于历史原因,无锡人对古琴这一地方艺术传统,几十年来鲜为人知、近乎湮没。从天韵社杨荫浏为代表的老一辈,尤其是祝世匡,再到吴炯,几代人对无锡古琴艺术传统的抢救、保护和传承,个中艰辛、代价,只有身为其中者才知辛酸。
无锡古琴研究会成立8年来,共举办了150多次面向社会的古琴雅集、近30次面向大中小学和社会各界的古琴文化系列讲座和十多次公益音乐会,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和琴界尊重。
研究会参与国内学术交流,从事古琴文化研究,在传授、考古、演奏、打谱、创作、斫琴、琴箫、琴歌上全面发展,取得了相当成果,如笔者参加中国古琴新年音乐会等演出,打谱成果被收入专著出版。2009年,“无锡古琴研究会”被收入《无锡艺术六十年》大型丛书。
今年3月,本人主持申报的“古琴艺术”终于成为无锡市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是笔者弹琴二十多年后,交给老一辈们的一份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