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筝和古琴,是外行人经常混淆的两个民族乐器。与古筝相比,古琴的音色更加含蓄深沉,更有古韵,出镜率却少很多。近些年,古琴成为都市白领阶层一种新兴的生活方式,其古朴典雅、修身养性的特质备受青睐。“其他乐器是娱乐别人的,古琴是娱乐自己的。”文献学者、古琴收藏家梁基永说。“在我的印象里,2004年中央台出了音乐频道,开始大力宣传古琴文化,慢慢认识古琴的人越来越多了。”已学习古琴十余年的“少年天才”卓然回忆。旧时“曲高和寡”的古琴不仅走入人心,也在收藏市场上慢慢苏醒。在2010年北京保利5周年秋拍中,一张北宋宋徽宗御制、清乾隆帝御铭的“松石间意”琴,以 1.37亿元的天价成交。
“天才少年”古琴事
在接触古琴之前,卓然和古筝也有一段渊源。他的父亲曾是一位古筝老师,给学生上课的时候,4岁的卓然就在旁边玩积木,边玩边听。后来有一天,卓然想自己试试弹古筝,居然把《渔舟唱晚》流畅地弹下来了。父亲很惊讶,开始着意培养儿子。到了7岁,卓然已经可以弹奏十级的古筝曲《汉江韵》。
8岁时,在日本留学的姐姐送给卓然一个随身听,卓然在家找磁带听,“翻到了吴景略老先生给我父亲寄的一 盘古琴磁带,里面有一首曲子叫《潇湘水云》,我听了之后就疯了一样爱上了这个曲子,之后决定一定要学古琴。”卓然发现古琴才是自己的真爱,一弹就弹到了现在。如今,21岁的他已经拿过了无数国内国际大奖,“每次弹这曲子还是热血沸腾的”。
随着近年来古琴学习的热潮,很多人在网上搜到了卓然弹奏的《潇湘水云》、《卧龙吟》,慕名而来拜师学艺。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卓然刚刚教完一整天的课。1992年出生的他既是中央音乐学院的本科生,同时也是15个学生的古琴老师。
大部分学生的年纪都比卓然大,抱着修身养性的美好愿景来学琴。“除了小孩子,很多都是白领啊,成功人士啊。他们会觉得,生活在这个社会里很累,心会很乱,想学习古琴,让自己的心静下来。”另一方面,较高的学习成本使古琴学习者集中在收入中上的群体。根据北京度一学堂网站上提供的古琴课收费标准,90分钟的7-9人大班学费是每人150元,60分钟的1对1精品课是260元。
卓然教他们时对技术的要求会放低,会告诉他们应该怎样弹琴、用什么心态去弹琴,“他们其实挺忙的,能抽出时间弹琴也很不容易。能看得出来,他们在弹琴的时候,很快乐,很放松。”
学生中有一个酒庄老板让卓然印象深刻,“他很忙,每次上课电话都特别多。他也是应付几句之后就赶紧挂了电话,还会跟我说,实在不好意思,太忙了,推了好多事才来的”。卓然理解他们,“他特别喜欢古琴曲《平沙落雁》,说每天睡觉之前都会听,来找我就是为了学习这个曲子。有一次还把自己的箫拿来了,说要跟我合奏《平沙落雁》。50多岁的人了,和我合奏完的时候笑得像个孩子。”
拍卖催热古琴收藏
10年前的2003年,是古琴收藏的关键性年份:嘉德春拍中,一张唐代“九霄环佩”以345.5万元刷新了当时中国古琴的成交纪录;同年嘉德秋拍,唐代的“大圣遗音”琴拍出了891万元的高价;11月,联合国正式将古琴列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将古琴拉入全球化视野。
不断刷新的成交价格让古琴收藏成为热潮。“大圣遗音”2011年再次现身,最终以1.15亿元的价格成交。
流传至今的古琴,主要来自唐、宋、元、明、清五个朝代。“唐朝的琴最好,音色最好,声音非常宽厚,一弹奏马上能联想起钟鼓之声。这跟制琴的木料有很大关系。古代制琴也会找早于那个时代的木料,越久远,木料越松透,琴音也就越沉厚。”要鉴别古琴的真假并不难,与一般藏品不同,古琴身上会“带有明显的使用痕迹”,其共鸣腔里木料的自然老化,无法人为仿造。
“现在收藏古琴的是两类人:一是有师承关系的琴人,师父传给徒弟,他们对古琴最有感情,但大部分比较穷。二是艺术品投资的人,他们对琴只是一知半解,现在拿几亿出来买琴的肯定都不是弹琴的人。”梁基永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