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岁的马宗基退休前从事建筑工作,但他最多的收藏都和古琴有关。从手拓的伯牙画像,到古琴的研究文章和专辑,处处都流露着岁月的痕迹。他说,古琴是他一辈子的珍藏。
马宗基回忆,最早对古琴留下印象,就是在“高山流水遇知音”的古琴台。上个世纪60年代,他去古琴台游玩,对古琴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看到碑刻上的伯牙的画像,他非常喜欢,特意再次带着铅笔去,把画像给拓了下来。“曾经我觉得这做法有点不太合适,但‘文革’之后我再去看,碑刻已经被损坏了,所以我又很庆幸当时留下了这点记忆。”
在那个年代,普通人家里听一段音乐都是奢侈,马宗基默默地收集一切他能接触到的古琴资料。在他的收藏中,有名家査阜西和管平湖撰写的古琴文章,有杂志上看到的古琴图片,甚至还有各个时期古琴台的门票,从最便宜的一毛钱到如今的老人免费票,都完好无损。上世纪80年代,家里开始有了录放机,后来又有了CD和VCD,马宗基对古琴的了解也从文字扩展到了声音,喜爱也日益浓厚。“我不光喜欢听古琴,也喜欢萧、笛子,尤其是古琴音色沉静,听起来淡然,却让人静心。”
这几年,武汉的古琴活动越来越多,让马宗基非常高兴。在武汉某美术馆举办的荣宝斋古琴展上,他兴奋地拍下一堆照片回家细细琢磨。著名古琴演奏家李祥霆来汉演出,马宗基特意赶去参加见面会,对大师的“即兴创作”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果还有机会见到大师,我也想给他出个题,让他来一段形容三种性格的‘三弄’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