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音30年[0] src="http://news.guqu.net/UploadFiles/200801/20080116113521939.jpg" width=300 border=0>
他的音乐天赋被激活
今日扬州网消息: 读五年级时,田步高看见了一支笛子,是邻居家的。那时,在农村孩子眼里,这可是个稀罕物。
记不得是怎么贴的膜,也没人教怎么吹,田步高竟吹响了。尽管不成曲,但很好听。于是,找来一段谱子,捣鼓了几天,笛声悠扬。一个孩子的音乐天赋,就这么激活了。
上初中了,学校宣传队有把二胡,田步高拉了一把,有模有样。又迷上了。但不是轻易能拉到的,便想自己买一把二胡。
他跑去工地,替人家敲砖头,一车能挣两毛五分钱。敲了三车,挣了七毛五,身上还有4毛零花钱,凑起来,1.15元,买了一把二胡,蛇皮竹筒的。至今,这把二胡还留着。
21岁,师范毕业。许多同学被分配到周边郊县。而田步高,因为会吹拉弹唱,被分到了梅岭小学。这是田步高能够记得的一次特殊待遇。
他研制出“扬州第一筝”
1970年7月,南京小红花艺术团到扬州演出,轰动全城。扬州也有了办“小红花”的想法。田步高被一眼相中。
扬州小红花艺术团成立,田步高一干就是八年。
“谁家无画鼓,何处不银筝。”扬州的筝艺活动,只能从诗句中寻觅。田步高萌生了制作古筝的想法,“让扬州的古筝像上海的钢琴一样多。”
可是,连个样筝也找不到。1976年,在南京艺术学院,找到了一位老教授,画了样。一个月后,田步高研制出了“扬州第一筝”。
有了筝,办了培训班;后来,又办了厂,制作古筝。上世纪八十年代末,田步高开始仿制古琴。后来,龙凤牌双弧古筝、仿唐古琴先后通过省级鉴定。
他踏上复兴文化遗产的苦旅
田步高被冠以古筝教育家、琴筝研制专家、艺术活动家等多个头衔。香港(对外)文化艺术交流协会主席郭庆忠评价:田步高创造了筝坛琴界八项第一。
这其中,有全国第一次“百筝大齐奏”,中国音乐史上的第一个“百琴工程”,中国第一家民间“琴筝艺术博物馆”等。
2007年6月,田步高被授予“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先进个人”称号。2007年8月8日,奥运倒计时一周年,北京居庸关长城上,田步高带着百部琴筝,协办了大型民族器乐演奏会。同年12月12日,田步高与儿子田泉携29张历代名琴,在北京举办了“中国古代名琴复制成果展”。
北京是第一站,其后,29张历代名琴还将赴新加坡及港澳台巡展。今年4月底,奥运倒计时100天,29张名琴将回到北京,在响水湖长城奏响。
在琴筝研制与普及的路上,田步高走了30年。“现在,似乎事业有成,但企业经营还是个负数。”
这是一段复兴文化遗产的苦旅,但田步高仍在孜孜寻觅。他的寻觅,让人充满敬意和好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