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召开的扬州古筝协会2008首届会员大会传出信息,扬州的制筝厂现已有114家,品牌150个,但拥有省名牌产品的企业只有两三家,拥有市知名商标的企业只有6家。古筝产量虽占据全国半壁江山,但却缺少“高个子”企业。针对此,日前,包括天韵琴筝公司在内的生产厂家提出了数个有规模的企业“捆绑”发展的设想,试图破解企业“长个子”难题。
古筝业亟待“大个子”
据介绍,古筝产业准入门槛低,导致古筝生产企业如雨后春笋,生产厂家数量多的背后却是,市场孕育不出生产古筝的大企业。扬州天韵琴筝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同志认为,目前的市场环境及扬州的古筝产业结构,缺乏有绝对实力的企业来整合资源,因而导致“各自为政”。金韵御工坊的熊立群总经理也谈到,目前扬州企业之间缺乏协作,没有形成产业分工体系,导致无序竞争,使古筝“大个子”企业的生存土壤流失。
“捆绑”求解“大”变“强”
那么能否有一个快速发展、长成产业“大个子”的路径呢?
“我们数量已经很大了,但必须要有精品意识,也就是说要完成由大而强的转变。”天艺民族乐器厂董事长汪健群说,这是一个迫切要解决的课题。
基于此,李同志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设想,与几家志同道合、有一定规模的古筝生产企业自愿捆绑起来,通过资源整合,“舢板捆绑成航母”,尽快缩短做大做强的机遇发展期,在较短时间内取得较快的突破。他表示,该设想目前已在几个企业家中产生了共鸣,下一步他们考虑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用股份制、划分发展市场空间等多种方式规范“捆绑企业”的市场运作。熊立群则表示,既然“捆绑”了,就应是彻底的“捆绑”,各方都放弃自己的品牌及生产场所,在一个产业园区内,集中所有的人力、财力资源进行集约化的生产,打一个共同的品牌。对此,市古筝协会的有关人士也表示,打造“扬州筝”整体品牌是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