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的古筝和古琴演奏均得到很好的继承与弘扬,器乐多时,上百架古琴或古筝同台合奏,气势雄浑,大气磅礴。
古人把琴看作是表征道德的乐器
扬州的古筝和古琴演奏均得到很好的继承与弘扬,器乐多时,上百架古琴或古筝同台合奏,气势雄浑,大气磅礴。
古筝
拨弦乐器。春秋战国时已流行于秦地,故又名秦筝。《说文通训定声》:“筝,古五弦,施于竹,如筑。秦蒙恬改为十二弦,变形如瑟,易竹以木。唐以后加十三弦。”后经改革,增至十八弦、二十一弦、二十五弦等,能转十二个调。传统演奏手法是用右手大、食、中三指弹弦,以左手食、中指或中、无名指按弦,以取得弦音的变化。现已发展为双手均可弹奏,表现力更为丰富。用于独奏、伴奏和合奏。
古琴
拨弦乐器,亦称“七弦琴”。周代已有,并改上古五弦为七弦,常与瑟合奏,用于伴奏。琴面标志泛音位置及音位的徽,始于周,定型于汉。全弦凡十三徽,每徽一音。琴身为狭长型木质音箱,长约110厘米,琴头宽约17厘米,琴尾宽约13厘米。面板用梧桐木或杉木制成,底板用梓木制成,开有大小不同的“凤沼”、“龙池”两出音孔。拨弦法有内、外之别,并且用装饰音如滑音、揉音、涟音与滑奏。音域较宽,音色变化丰富。东汉蔡邕《琴操》云:“昔伏羲氏作琴,所以御邪僻,防心淫,以修身理性,反其天真也。”古人把琴看作是表征道德的乐器。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演奏艺术和各具特色的各种流派。
江苏的扬州、南京、苏州、常熟均有古琴学社,琴艺切磋经年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