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泉蓁,筝坛新秀。现为天津音乐学院本科二年级学生。出生于河北省沧州市,自幼喜爱音乐,8岁开始习筝,师从天津音乐学院杨红教授学习古筝,为专业古筝演奏打下了扎实的基础。期间曾多次登台演出,并取得河北省以及国家各类奖项。
2010年,以优异成绩考入天津音乐学院,追随杨红教授继续学习,在校期间勤奋努力,积极上进,并于2011年获得“院级二等奖学金”。本科二年级起,随姚毅军教授学习室内乐五重奏,获益颇深。本科一年级,即获得了中国管弦乐学会颁发的古筝专业高级学员指导教师资格证书。多次随恩师杨红教授到到全国各地讲学演示,并被沧州天乐艺术学校、(台湾)天津工学社及天津三毛艺术学校等多个艺术学校与培训机构聘任为古筝高级学院指导教师及担任评委工作。通过古筝教学,积累了较丰富的古筝实践教学经验。2012年4月随恩师杨红教授到中国国家大剧院进行演出。
艺术经历:
2006年,曾荣获全国青少年艺术教育成果展评初中古筝组金奖;
2007年,曾荣获河北省沧州市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优秀节目一等奖;
2012年,曾荣获全国首届“天乐杯”琴棋书画诗乐艺术节大赛优秀辅导教师奖;
2012年,曾荣获首届中日韩国际古筝大赛国际总决赛银奖。
记者:不管一个人取得多么骄傲的成就,都应该饮水思源,应当记住自己的老师为其成长所播下最初的种子。您自幼年起便跟随天津音乐学院古筝演奏家、教育家杨红教授习筝,杨红教授作为中国音乐家协会古筝学会会员、天津民族管弦乐协会理事,可谓在古筝领域建树颇多。当初是什么机缘让您选择了古筝这件乐器,又是什么原因让您结识了杨红教授?
李泉蓁:说起当初选择学习古筝这件乐器的原因,其实真的是非常戏剧性的。这不得不提及当年风靡一时的热播电视剧《还珠格格》。其中的紫薇抚琴吟唱片段,现在想来仍令我记忆犹新。儿时的我非常好奇那架琴怎么能发出如此悦耳、悠扬、婉转的琴声,虽然我还不知道这件乐器的名字,但却一下就喜欢上了它,随后妈妈告诉我,那架琴叫古筝。更为巧合的是《还珠格格》电视剧下面的飞字广告上,正在滚动播出:沧州音乐艺术学校首次招收古筝学员(哈哈),于是我便央求妈妈给我报名,家人看我是真心地想要学习古筝,就带我去报名了,就这样我与古筝结识了。我的古筝启蒙老师当时是天津音乐学院的学生张老师,由于当时自己年龄小,刚开始学习的那两年,上课时都是爸爸或妈妈帮着记谱,因此连老师的名字也有些模糊了,在此对张老师表示歉意。但我清楚地记得,张老师夸我有悟性,经常让我给同学们做示范。在老师的鼓励与家长的支持之下,我学习古筝的热情与自信越来越强,不断追求更大的进步,就这样一步一步沉醉其中。
至于我与杨红教授的结缘,要追溯到我第一次考级。还记得,我第一次考级就报考了四级,考试曲目是 《渔舟唱晚》与《浏阳河》,那时候的考级评委老师就是我的恩师——杨红教授。第一次见到杨红老师,她是那么年轻、美丽,像画儿上走下来的人似的,而且说话那么温柔、和蔼,我都不敢相信她会是评委老师,进考场时那根绷得紧紧的神经竟不知不觉间放松了下来。考试结束时,杨红教授对我的表现做出了点评:节奏、音准掌握较好,乐曲表现完整、流畅,并建议我注意演奏姿势要端正,双手演奏时手指要放松,小指不能勾起。后来,为了更加深入、系统地学习古筝,通过沧州艺术学校校长的推荐,我正式拜入了杨红教授门下习筝。
记者:杨红教授可谓是您古筝学习生涯的开启者,跟随这样一位名家学习,为您日后的习筝之路打下了哪些坚实的基础?启蒙阶段所奠定的坚实基础,对您日后的学习生活又带来了哪些影响?
李泉蓁:如您所说,跟随杨红教授这位古筝名家学习,为我为日后走上习筝之路做了良好的铺垫。首先,使我对筝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下决心要以杨红老师为榜样,立志做一名古筝艺术的传承者、发展者。古筝作为我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既有着古典、通俗的融合,优美、典雅的音韵,更有着动人美妙的特质,散发着筝乐的无穷魅力。我想象着,有一天学成后,要成为像杨红老师一样的教育者,教授学生习筝,将这门古老、悠久而又不断丰富、发展的艺术,传承发扬下去。也正是这种从小树立的信念和理想,支撑我在古筝学习道路上,心无旁骛,一路前行。其次,我从杨红老师那里学习与掌握了一套科学、规范的演奏方法,为我的古筝演奏打下了坚实基础。之前,我觉得拿到一首新乐曲能在较短时间内,能较流畅地弹奏下来,做到节奏、音准到位就行了,不太会注意演奏方法。而杨红老师教导我演奏方法非常重要,其直接影响音乐效果与演奏技术的提高,是古筝艺术的一个根本性的关键问题。因为,古筝音乐的本身的声音虽然有着优美、婉转与明亮、高亢的声音特征,但演奏者所奏出的乐音更是起着决定性作用,好听的音色需要正确的演奏方法来实现。众所周知,杨红教授的演奏特点,除了台风端庄、大气、优美、典雅,最主要的是所奏出的音乐音质纯美、干净,如天籁一般,这也正是源于她的演奏技法多样、娴熟、到位,如行云流水。最后,我从杨红老师身上学到了吃苦耐劳的精神。杨红老师尽管已经成名成家,但她对待艺术的态度,给了我太多、也太深刻的影响。她除了教学时间外,自己仍然坚持每天练琴5小时,如有录制光盘或音乐演出的任务,她的练琴时间就会更长,常常是废寝忘食。杨红老师对待音乐艺术的态度与其身上的特质,震撼我的同时,也让我深受感染。
记者:您考入天津音乐学院后继续师从杨红教授,踏入了专业学习领域后,相较于最初业余阶段的学习,杨红教授的教学重点发生了哪些变化?
李泉蓁:进入天津音乐学院后,我继续跟随杨红教授学习古筝演奏。由于我已进入专业学习阶段,杨红老师对我的要求变得越来越严格,也越来越全面了。在教学上,自我感觉杨红老师除了强调“点”之外,更加强调“线”与“面”了。譬如,一首新乐曲,她不会急于要求我弹会、弹熟,也不会仅仅只抓住某个音或某个乐句,而是让我查询多方面资料,深入理解乐曲、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真实情感,然后在理解的基础上去分析、消化与思考,最终反刍为自己的感受,再通过古筝去表现、表达乐曲所要传递的音乐信息。因此,在对音乐的处理上,我可能不会拘谨在曲谱本身,而是情景化、人物化,将自己沉浸其中,立体地去表现音乐。同时,为了更好地表达乐曲的情感与内涵,我也会去涉猎看似与音乐无关的文化与知识,古典诗词、文学名著、历史、地理、美术等来丰富自己的文化底蕴。而且,杨红老师要求我严格对待艺术,注重细节,精益求精。言、谈、坐、立、行都要时时注意,充分体现一个古筝演奏者古典、内敛、优雅的艺术气质,与古筝气质合二为一。
记者:杨红教授的教学理念对您现如今的教学工作产生了哪些深远的影响?您又是如何在融会贯通了恩师的教学理念之后,又进一步提升自我、寻求突破进而收获了自己独到的教育心得呢?
李泉蓁:杨红老师作为一名教育家,所秉承的教学理念,在我看来便是认真负责,绝不误人子弟。老师最排斥的就是非专业人士打着专业的旗号“浑水摸鱼”,导致现在社会上的古筝老师比比皆是、良莠不齐。有的社会上的古筝老师,见时下出现新一轮“古筝热”,受拜金思潮影响,不管自己是否具有教授古筝资格,就赶紧去古筝学习市场上“分一杯羹”,有的甚至从没学过筝,就经过一个短期培训,学了个把古筝曲子,就到社会上招摇撞骗,招收古筝学员、办古筝培训班等等。作为一名古筝专业教师,我必须要严于律己,严谨教学,认真负责,在不破坏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以提高学生专业水平为原则,对学生严格要求,规范弹奏姿势与指法。我想,这也是杨红老师最欣慰的事吧。秉承杨红老师的教学理念,教学相长,与学生共同成长,对于我而言是一件无比快乐的事情,在教与学中找到平衡,也是提高自身的一种方式,更是难得的教学经验。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在教学过程中,更加充实了自己,这就是我理解了老师的教育理念后,在教学中收获的心得。
记者:您本科二年级起,跟随天津音乐学院民乐系室内乐教研室主任姚毅军教授学习室内乐五重奏并获益颇深。室内乐五重奏表演注重的更多的是五个声部的完美配合,倡导“整体大于全部”理念,追求的是整体营造的艺术效果而不是单独一个乐器的出彩。这与古筝独奏有很大的不同。记者不禁疑问,基于怎样的原因使您萌生了学习室内乐五重奏的兴趣呢?
李泉蓁:在我看来,不论学习何种乐器,要想进入交响乐团,就必须首先要能够胜任室内乐演奏。室内乐的精美、细腻,以及多声部的织体要求,可以使人耐心、冷静感受各声部彼此的关系,能更从容地体会音乐内部的蕴藏。而且,室内乐在器乐表演艺术领域里是最高层次的表现形式之一,它要求乐手之间的默契配合,没有指挥,全靠心灵间的互动,每个人的分量是对等的。它虽没有独奏时的个性张扬,但是更能表现出一位演奏者的修养与综合素质。我觉得,在舞台上的音乐家不仅是在“表演”,更是在一起体验亲密合作与心灵交流。全世界几乎所有的演奏大师无一不把室内乐作为其音乐演奏生活中的重要部分,因为每个人都知道,独奏仅仅是个人的表演或炫技,而能真正体现一个人的成熟与全面发展的,就只有室内乐这种形式。尤其是室内乐学习与训练需要共性大于个性,需要丰富的音乐知识储备,要求互相聆听,默契合作,而在演奏运动中的把握,更是需要长时期的学习和训练才可以获得的。此外,在各校的交响乐学习与训练中,学生所接触作品的广度及对作品理解的深度上也有所欠缺,且学习与锻炼的机会有限,尤其是弦乐。如果我在进入乐队之前,能够系统地学习、掌握室内乐演奏,不但可以给我提供锻炼学习的机会,加强合作能力,也会增加我对各个时代作曲家及其作品的理解力,这对于我在音乐上的全面发展是大有裨益的。因此,到大学二年级时,我毅然选修了姚毅军教授的室内乐五重奏课程。应当说,室内乐五重奏是天津音乐学院民乐系的主要排练形式之一,同弦乐五重奏与钢琴五重奏类似,由五件乐器分奏五个声部的室内乐,分别是古筝、二胡、柳琴、琵琶与扬琴五个声部演奏的室内乐。另外,我选修室内乐五重奏课程还有个小小的秘密,那就是借此来增强自己的视谱、视奏能力与听力。
记者:通过学习两种存在差异的表演形式,对您在音乐的学习与理解上,又增添了哪些新的感悟?
李泉蓁:由于重奏最大的特点是每个人都要有团队意识,不能因为想博出彩而破坏了整体的艺术效果,这样的要求也正好培养了我的团队意识与合作意识。重奏与独奏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演奏方式,对于我们学生来说,能够多接触些演奏形式再好不过了。每一种演奏形式都有其独特性,这种独特性使音乐形式变得更加丰富,也为音乐本身的创作拓展了更大的想象空间。对于我而言,多接触一些演奏形式对于自身也是一种提高,可以更多机会地理解、感受不同音乐形式所带来的全新艺术感觉。
记者:您作为仍在校的大学生,正值风华正茂之龄,今后还有漫长而又广阔的发展之路要走,您同时在专业古筝、古筝教学与室内乐五重奏三个方向多方位的发展自我,您对未来又有着怎样的打算呢?您是否会在您目前研习的三个学术领域进行取舍,专注于其中一门进行深入研究并将其作为最后的终身职业选择?
李泉蓁:如今正是我快速提高专业水平的最佳阶段,暂时不会去考虑太长远的规划,而是着眼于现实,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活在当下。从我自身条件出发,我更希望将来我能够从事古筝教学。因为教师对于我来说,一直是一项非常神圣的职业。我的父母本身就是高校老师,我的偶像杨红老师也是高校老师,并且近两年的教学经验充实了我对教育这个词的理解,因此,我更希望能够通过古筝教学,与学生们共同学习与提高,为我们的古筝教育事业尽一份绵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