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刘程梅和她的老师黄大焕用葫芦丝演奏《月光下的凤尾竹》。当天,恩施市崔坝镇政府和中国趣味新闻网在崔坝镇腰牌村举办刘程梅葫芦丝音乐会,川剧变脸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导演胡昌宜和20余名全国葫芦丝表演金奖获得者登台献艺。
刘程梅系崔坝镇腰牌村人,现供职于三峡日报传媒集团,其自编自演的葫芦丝乐曲《巴土歌舞满清江》,曾在第二届世界华人青少年(澳门)艺术节上夺得葫芦丝演奏金奖。
她原本只是一个打工妹,在异地他乡,历经风雨和坎坷,成了一只从土家山寨起飞的“金凤凰”。她凭着山里人的执着和勤奋,一步一个脚印,最终获得“世界华人艺术节”葫芦丝演奏全国银奖和国际金奖而一举成名,被评为“2006年恩施十大新闻人物”。
刘程梅在练习。
在刘程梅的带动下,吹葫芦丝成了孩子们的时尚。
刘程梅的个人音乐会,吸引了近千名乡亲来看热闹。
一
1979年12月4日出生的刘程梅,儿时是爸妈眼中的“调皮佬”,但在老师面前却很乖,学习成绩优异,一直担任班长。
那时的农村生活非常艰苦,刘程梅一家经济很拮据。刘程梅回忆说:“6岁那年,家里只剩一碗包谷面,妈妈掺着菜豌豆炒了两碗,一碗给了妹妹,一碗给了我。妈妈什么都没吃。”后来两姐妹上学,刘程梅的父亲每天早上5点就带着烧红苕跟隔壁的姚爷爷到羊儿山林场去砍柴,卖柴的钱供姐妹俩读书。为了补贴家用,每到秋天妈妈一大早走3个多小时的山路到外婆家附近的山上捡板栗,她们姐妹在家等着晚上妈妈回来,带给她们香甜的板栗吃。
有一次,妈妈捡了一大背篓板栗回家,却只抓了一小撮放在姐妹手里,妈妈说要把剩下的卖了做学费,当时刘程梅和妹妹委屈得眼泪直打转,觉得妈妈怎么那么吝啬。
那时的刘程梅体会不到妈妈的艰辛,现在她明白了妈妈是为了他们一家人的生活啊!“每当我在街上看到卖板栗的,就会情不自禁地想起捡板栗的妈妈。”
日子越过越紧,刘程梅上初一那年,邻居家的姜家珍老奶奶实在看不下去了,自己卖了半块腊肉,用换回的10元钱给刘程梅作学费,让她继续念书。
记忆中,只有大年三十晚上,刘程梅一家人才能吃上一顿白米饭,到了初一又换成了包谷饭。刘程梅说那时总觉得很馋,看着别人家门口垃圾堆里扔的瓜子壳、花生壳都会发半天呆。幻想着有一天他们一家要是能像城里人一样吃上瓜子花生水果就好了。
8岁那年的大年初一,大米饭照旧换成包谷饭,刘程梅很生气,躲在外面直踢小石子。这时,隔壁家传来了很好听的音乐,她完全陶醉了,一时间忘了白米饭、瓜子和花生。但那时的贫穷,她并不知道这种音乐声叫葫芦丝。
二
苦难中,刘程梅高中毕业了,考上了西南的一所大学。但因家境贫穷,最后还是含泪放弃。20岁那年,刘程梅带着幻想踏上了打工之路。
刘程梅的第一份工作是在荆门城建局一家二级单位当文员,月薪1000多元,并且爱上了单位里一个比较优秀的同事。没想到不到一年的时间就遇到公司裁员,由于没有大学文凭,刘程梅失去了这份工作,也告别了这段爱情。
回忆当初这段没有结果的爱情,刘程梅只是说:“有时放弃是一种美,我的选择是对的,失业、失恋的双重压力让我选择拼搏,才有机会创造今天的奇迹。”
2001年1月,刘程梅经好朋友介绍,在长阳清江奇石苑做了一名营销员。哪怕面对的只是一些石头,刘程梅的语言才能和谈话技巧,常把买主说得心花怒放。第二年5月的一天,清江财苑山庄的老总去清江奇石苑看奇石,这位老总亲眼见识了刘程梅怎样把石头“吹”得美丽,看中她能说会道且善于与人沟通,刘程梅被请进山庄做餐馆服务员,她总能把客人招待得乐呵呵的,一个月后便被提升做营销和宣传工作。刘程梅的特长,让她在旅游和宣传方面的工作做得十分出色。
走在清江财苑山庄的草坪上,她耳边再次响起了儿时的音乐。十多年的再度重逢,她欣喜若狂,心里有一个很强的声音:再也不能放过这个机会了!于是萌生了学葫芦丝的想法。
她登门拜访了长阳县文化馆的邓婵娟老师,由于没有任何音乐功底和艺术基础,有时简单的音阶刘程梅也记不全,为增强记忆,她就把各个音名写在手指上,边吹边看。老师见她学得很吃力,劝她放弃。刘程梅不仅没有放弃,还下定决心一定要学好。每天傍晚,刘程梅来到清江边,面对青山练习葫芦丝,嘴吹肿了,头晕气短下不了床,刘程梅还是选择坚持。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几个月的磨练,终于赢得了老师的夸奖:“好样的,你已经有了乐感。”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肯定,也给了她莫大的鼓励,她知道自己终于踏进了艺术之门。
后来,她又前往宜昌市,师从全国葫芦丝巴乌专业委员会理事黄大焕,技艺出现了飞跃。
三
2006年2月,刘程梅参加了在深圳举办的首届“世界华人艺术节”。刘程梅清秀的面容、得体的化妆,一套玫红色傣家服饰罩在这个娇小的选手身上,立刻引起了评委的注意。她自然大方的舞台形象,娴熟流畅的演奏,让评委们眼前一亮,这也是刘程梅第一次走上艺术大赛赛场。评委为之感叹:真没有想到,泥巴里果然还包着金啊!
演出之前,没有合适的鞋子搭配玫红色傣家服,前去陪她的好友张燕二话没说,当即脱下自己的红色高跟鞋,让刘程梅穿上。“我一直追求完美,她的红色高跟鞋帮了一个大忙,那双鞋我一直珍藏着,是我一辈子的感动。”
2006年7月,刘程梅带着自编自创的作品《巴土歌舞满清江》来到澳门,参加了“第二届世界华人青少年艺术节”,并获得了青年组独奏国际金奖。
她在日记中写道:“我的家乡巴土清江,那是一个美丽的地方,四面环水傍青山,人间仙境好风光,欢迎朋友远方来,土家歌舞最悠扬”,各种朴实无华的语言展示了清江巴土歌舞的迷人神韵。比赛当天,刘程梅一身翠绿的土家族服饰,头戴红色花环,落落大方地走入澳门金莲花广场舞台。刘程梅面带微笑,边吹边跳巴山舞,优美的舞姿、悠远的旋律,观众在她的葫芦丝音乐中,仿佛徜徉在秀丽的清江边上,看到了热情好客的土家族人们,听到了土家高亢的山歌。
“我完全沉浸在巴土歌舞的旋律中了,忘记自己是在参加比赛。我想用优美热烈的葫芦丝新曲邀请世界各地的朋友去三峡、清江做客,参观三峡大坝,游览清江画廊,了解巴土文化。”谈起时隔多年的澳门比赛,刘程梅还有种情不自禁的自豪和欣喜。
刘程梅满载荣誉和鲜花从澳门归来,接着被聘为三峡商报《清江画廊》主编,担任湖北金猪传媒有限公司经理、中国趣味新闻网副主编。
2007年1月,刘程梅被评为恩施州“2006年度十大新闻人物”,誉为“葫芦丝后”。昔日的打工妹也有了很多粉丝,但刘程梅一点也不会摆明星架子,只要是别人想听,无论吃饭还是参加各种活动,她都会毫不犹豫地吹上一曲。
今年4月24日,刘程梅在恩施市崔坝镇腰牌村一个农家小院举行“刘程梅葫芦丝音乐会”,20多个葫芦丝全国金奖选手云集腰牌村。一个“打工妹”自筹资金以音乐会的形式,答谢父老乡亲。
“我是农民的女儿,我用自己的方式回报乡亲!”刘程梅这样说,“无论你做哪一行,处在什么位置,都应该做到踏实、全力以赴……我并不富有,可我有很多朋友,他们带给我的快乐和感动,是我这辈子最珍贵的财富。这一路走来,自己是幸运的,是生活与挫折让我有机会在更广阔的空间尽情挥洒,原来苦难也是一笔财富。”
一个农家女,以顽强的态度生活着,并用自己的努力让生活更加精彩。
采访手记
采访即将结束时,有幸听到刘程梅为我们演奏一曲悠扬袅袅的葫芦丝。悠扬的音乐,啾啾鸟鸣,潺潺流水,轻轻洒落一个深山女儿积攒了30多年的遥想。聆听丝竹的雅韵,让人的想象穿越时空,仿佛看到一个农家女五彩斑斓的人生。
经历过些许苦难,也享受过无数荣耀。刘程梅说她始终是农民的女儿,她对乡土永存感恩。刘程梅说她今天的成功,离不开她孜孜不倦的奋斗,也离不开所有朋友。这朵寒梅在坎坷和苦难中博弈,透着坚强,在关爱和呵护中吐露着芬芳,分外美丽。
我们祝福她,这朵娇艳的梅花,即使经历大风大浪,依然凌霜傲,在秀丽的清江河畔绽放,吐露清幽的芳香,愿她永远拥有美丽,给社会更多的人带来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