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美妙的樂聲響遍彩雲之南。在傣寨水邊的叢叢竹林,在形態逼真的石林石海,在馬幫鈴響的茶馬古道,在玉龍雪山下的古街古巷……《月光下的鳳尾竹》、《蝴蝶泉邊》、《美麗的地方》等雲南風情樂曲,借它圓潤樸素,婉轉流暢的天籟之音,與旖旎明媚的自然風光,純樸多樣的民俗民風融為一體,它就是民族樂器葫蘆絲。
葫蘆絲的故鄉在滇西梁河縣,這裡的壩子上盛産綠油油的苦葫蘆,晃悠悠地吊,煞是好看。葫蘆長成了,傣族同胞把它們採摘下來,卻不食用,過去這裡的葫蘆有兩個用途:一作酒器,就像「林教頭風雪山神廟」那樣,槍挑酒葫蘆,現已少見。二作樂器,葫蘆絲便是,一直延續至今。在梁河南甸宣撫司署原址門外,一陣籲籲嗚嗚的葫蘆絲樂聲吸引了我,覓聲而入,見幾位傣族青年在一間房門口,手工製作葫蘆絲,其中一位微胖的男子正在校音,他叫杜德光,當地年輕一代葫蘆絲製作師傅和演奏家。談起葫蘆絲,他滔滔不絕,興致蠻高,葫蘆絲的歷史上溯久遠,少説也有近千年,在民間代代相傳,小的時候,受民風薰染,也和長輩們一樣愛吹葫蘆絲,把生活的喜悅化作歡快的旋律,歌罷舞罷,一天的勞累煙消雲散。後來拜師學做葫蘆絲,經過二十餘載的刻苦鑽研,特別是經名師哏德全的悉心指點,技藝突飛猛進。梁河製作葫蘆絲的高手有個共同特點:都是優秀的演奏家,他做的葫蘆絲,已銷往國內多個大中城市。
製成一件葫蘆絲,主要有選材、打孔、製管、上簧、安裝、校音等工序。摘下的葫蘆經過挑選,選擇飽滿厚實的剝皮浸洗,在晴日下晾曬數天,使之乾透,然後在葫蘆底部正中鑽孔,掏盡內瓤和籽,成空心狀。烘烤防蟲是製作的重要一環,把葫蘆及用作主管、副管的紫竹放在小火上烘烤,可防蟲和增加材質韌性。主管、副管的粗細要與葫蘆大小相配,一般是一主兩副,主管長,副管短,先用標尺在主管相應位置打記號,接用小巧的刀具挖好音孔。主管頂端要挖凹槽,裝上簧片,這是關鍵,舊時科技不發達,裝的是竹片,葫蘆絲的音色不夠亮,後來,心靈手巧的傣族同胞改用薄銅材作簧片,讓音色産生質的飛躍。根據主管、副管的粗細在葫蘆底部鑽好三個孔,插入竹管,安好吹嘴和軟塞,校過音,再經密封、拋光,一件葫蘆絲就製成,拴上紅穗兒,頓時精氣神十足!
葫蘆絲的售價與音調、材料有關,降B、C、D調的葫蘆絲材件小巧,發音清麗,售價相對便宜,F、G調的葫蘆絲音色渾厚,葫蘆和竹管粗大,售價就貴些。如今,葫蘆絲上精工細刻的絕美圖案,成為時尚的包裝,也是定價要素之一,按材質和做工,花五六十元到三四百元,都可買到一件葫蘆絲。梁河的葫蘆絲專賣店還免費培訓,便於葫蘆絲的推廣普及。這煥發了青春的古老民族樂器,深受傣族、布朗族、德昂族、阿昌族、漢族等各族人民喜愛,在邊疆各族人民的傳統節日上,都能聽到它悠揚歡快的樂曲,增進民族和睦團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