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云之南”这一诗意别称形象概括了云南——这片中国西南大地的美丽、富饶,神奇、多彩。这里拥有25个世居少数民族,每个民族都有着鲜明的民俗和文化特征。它们的深邃与魅力或难以用言语描述,但你一定可以从葫芦丝的韵律中将云南的独特气韵窥探一二。
葫芦丝的历史非常久远,主要流行于云南傣族等少数民族聚居的德宏、临沧地区。葫芦丝由一只葫芦和三根竹管组成,葫芦上端为吹嘴,下端与三根竹管连接。中间一根较粗较长的竹管为主音管,主音管正面有六个音孔,背面有一个音孔。两根副音管没有按音孔,但将副音管底端软塞取出,装有簧片的副音管就能够与主音管一同响起。
葫芦丝常用来吹奏山歌等民间曲调,适合演奏旋律流畅的乐曲。曲调中一般长音较多,乐声柔美抒情,因此它总和美丽的爱情故事相伴相生,就连它的起源也流传着一个凄美的爱情传说。云南作曲家曹鹏举给我们讲述了这个世代相传的民间故事。“很早以前,一对恋人在江边谈恋爱,突发大水,把两人困住。他们只有一个竹筏,只能坐一个人,阿妹为了阿哥跳进汹涌的江里,把生的希望留给了阿哥。阿哥得救后,为怀念阿妹做了葫芦丝,每天吹着想念阿妹的歌。这支歌传遍了整个傣族地区,一年又一年,葫芦丝成了傣族人心中最神圣的表达爱情的乐器。”
葫芦丝因其音色独特优美、简单易学、小巧易携带等特点,深受当地人们的喜爱。特别是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更是在坊间广为流传。人们或在茶余饭后吹奏一曲,或人多聚众时表演一曲,或在田间地头劳作休息时吹奏一曲,或来一次小型比赛赢一杯酒喝。他们常做换气比赛,因葫芦丝古调吹奏最讲究一气呵成,不能张口换气,民间艺人们常在一起比拼、切磋技艺。后来,一些在制作技艺和吹奏技巧上有丰富经验的民间爱好者,通过摸索,总结了一些宝贵经验,对葫芦丝进行了改良,把音域扩展为14个音,又增大了音量,极大地丰富了葫芦丝的表现力,并最终推上了舞台。自此,葫芦丝完成了由民俗乐器到民族乐器的蜕变。
《竹林深处》不知打动过多少人,竹林深处隐现的傣家竹楼,隐隐飘出的阵阵葫芦丝声,淡雅悠扬,将傣族宁静、和谐的生活画面描绘得淋漓尽致。正是这支乐曲,让中国观众认识了葫芦丝,成为葫芦丝音乐发展重要转折点。云南作曲家曹鹏举回忆说:“1980年,第一次到北京参加全国少数民族文艺汇演,我们当时四个人,第一次把完整的、经过修改提炼的葫芦丝曲《竹林深处》带到北京,并引起轰动。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把它拍成电影,从此全国的音乐爱好者对葫芦丝产生了浓厚兴趣。”
此后,葫芦丝作为一项舞台音乐艺术,诞生了一大批优秀曲目。1989年,第一张葫芦丝音乐专辑问世,演奏者是哏德全,一个从傣族寨子走出来、享誉中外的“葫芦丝大师”。曹鹏举评价说,哏德全用傣族智慧诠释了葫芦丝的文化底蕴。
葫芦丝文化艺术发展速度惊人,不过短短二三十年,就已经拥有了从城市到农村各行业的追随者。云南省葫芦丝巴乌学会会长李贵中告诉记者,如今葫芦丝正逐步走出国门,被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所喜爱。有外国听众还形象地将葫芦丝喻成东方萨克斯。“我们出去国外演出都选当地国家的民谣演奏。这件乐器外国人觉得很神奇。我美国有两个学生,曾经来我们学校留学两年,现在国外教学,很受欢迎。”
如今,葫芦丝不再只藏身傣家,它的天籁之音正得到全世界共享。作曲家曹鹏举说,葫芦丝作为中华少数民族乐器中一枝奇葩,发展前景广阔。“我认为葫芦丝前景非常大,它的科学性已得到验证,音准很高,每个音分基本都和世界接轨,音色任何乐器都无法替代,随着更多艺术家投入,葫芦丝进入一个新高度,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