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俱乐部的成员们在排练《梦回延安》。 记者 蒋慧晨 摄
□本报记者 蒋慧晨 实习生 贺南林
每到周五,芝罘区福莱花苑西门的活动中心里就会传出悠扬的葫芦丝曲调,时而雄壮激昂,时而清新隽雅。乐曲的演奏者是一群因葫芦丝结缘的中老年人,他们自发组织成立了“烟台葫芦丝、巴乌爱好者俱乐部”,并免费教学。
成立>> 仨老人组队 免费教葫芦丝
“我们以前都各自在晨练时,教大伙吹葫芦丝,后来一合计就成立了个俱乐部。”王安星老人说,他与另外两位组织者王照顺和王忠良都是因葫芦丝而结缘,仨人都已经年过六旬,最大年纪的王照顺老师今年已经79岁了。
得知他们要办俱乐部后,东山街道办事处辛庄社区居委会为他们免费提供了场地,让他们每周五都有一个固定的排练场。俱乐部的成员都是相互介绍来的,“如今已经有30多名固定成员,平均年龄60多岁。”
“我们这个团队经常义务参加慈善公益演出,成立到现在已经参加20多场了。”王安星说,他们想把葫芦丝发扬下去,让更多的人爱上葫芦丝,爱上民族乐器。每周三上午9点到11点,在芝罘区南沟街金声琴行,他们为葫芦丝爱好者们免费教学。每周五上午9点到11点,则是俱乐部成员们的集体排练时间。
“我们个人的力量很有限,喜爱民乐,喜爱葫芦丝的朋友们都可以加入我们。”王安星说。
传授>> 与人切磋时 收了个洋徒弟
“因为葫芦丝,我还结交了加拿大友人。”王忠良自豪地说。去年夏天,他在塔山公园晨练,与爱好者们一同切磋技艺。
一名外国人来到了他们旁边,被葫芦丝吹出的优雅民乐深深吸引了。他用熟练的中文借来王忠良的葫芦丝,拿在手里左看右看,爱不释手。
这名外国人来自加拿大,痴迷中国民乐。“他听说我可以教他吹葫芦丝,就高兴得不得了。”王忠良告诉记者,从那以后,这名加拿大人每天早晨不到5点半就早早来到塔山公园和大家一起练习。
“三个月他就几乎学会了葫芦丝的全部技巧,他要回国时,我又买了两支葫芦丝送给他。他现在在加拿大教他的朋友们吹葫芦丝。”王忠良说。
魅力>> 手里没乐器 也跟着摆手势
俱乐部的成员们在排练时,记者看到一名身穿保安制服的中年人默默地坐在一旁的椅子上。他半眯着眼如痴如醉,把双手一前一后放在嘴前,手指在空中不停地上下按动,仿佛手里也有一支葫芦丝。
他叫董烟新,今年45岁,家住在烟台一中附近。他身穿稍显简陋的保安服,从口袋里拿出来义工证,仿佛捧着宝贝一样像记者介绍,他是一名光荣的五星级义工。
做义工的同时,董烟新酷爱民间艺术,参加过很多不同类型的民间艺术活动。听说这里可以免费教葫芦丝,他早晨不到8点就乘车从家中匆匆赶来,由于没有葫芦丝,只能坐在一旁跟着比划。
“我特别想学。我收入不多,只能先跟着听听,等发了工资我就去买一支葫芦丝跟着一块学。”董烟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