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默川地区的汉族人从渊源上说,一般来自周边各省。早期土默川地区的汉族人大部分是明末清初由河北、山西和陕西一带迁徙过来的农民,其中以晋北地区人数最多,他们大都是从山西与内蒙古交界的古长城杀虎口进入和林或清水河以后,来到边塞以外的土默川的。明朝末年,土默川地区的汉族人大约有5万左右,阿拉坦汗大量招募内地的汉族农民和手艺人开发土默川,到了清朝雍正和乾隆年间,来到土默川的汉族人口已经超过了20万人,其中大部分人携家带口在这里定居下来。于是,汉族尤其是晋北地区的生活习俗就在土默川地区广泛传播,并且影响着其他少数民族。
早期汉族人来到土默川后,主要以农业为主,他们根据这里的气候特点,大量种植糜黍、玉米、小麦、莜麦、荞麦,食物也以这些为主。他们保持着山西的饮食习惯,白面可以制成馒头、烙饼、焖面、削面、拉面、拌汤、包子、饺子等,莜面可以做成窝窝、鱼鱼、饨饨、圪团等,黍子可以做成油炸糕,这是红白事宴上必有的食品。许多汉族人家喜欢在夏天做酸米粥或酸稀饭,清热下火,消暑健胃。居住在归化城的汉族人,利用这里的新鲜羊肉制成美味可口、香浓不腻的烧麦,很快风靡全城。烧麦至今仍旧是呼和浩特市民非常喜爱的风味食品。汉族人来到土默川后,夏季种植黄瓜、西红柿、茄子、青椒、豆角等,冬春以土豆、白菜、胡萝卜为主,家家都会做大烩菜,都会用白菜、萝卜腌制清爽可口的烂腌菜。汉族人食用的肉类以猪肉为主,也吃牛肉、羊肉、马肉、驴肉、骆驼肉和狗肉,饮料主要是砖茶和花茶,尤其是砖茶味重,又能消食暖胃,所以很受大众喜爱,有条件的人家也学着蒙古族经常熬奶茶喝。
汉族人来到土默川后,在穿戴上仍然保持着内地的习惯。男人们头戴毡帽,上身穿对襟袄,里面是红祖腰(坎肩式的内衣),下身是大裆裤,腰系一条红裤带,脚穿手工纳底布鞋。汉族人冬天为抵御寒冷,都爱穿羊皮袄,有钱人穿的是挂上绸布面子的羊羔皮袄,穷苦人只能穿白茬外露的老羊皮袄和大裆皮裤。女人们一般头戴花围巾,喜欢穿红袄绿裤或者花袄蓝裤,脚穿一双小巧精制的绣花鞋。解放前,土默川的汉族妇女们,在长辈的严厉逼迫下从七八岁就开始缠足,两脚严重变形,如果谁家的姑娘没有缠足,不但家长会受到人们耻笑,姑娘也有可能嫁不出去。建国以后,土默川的汉族服装趋向于大众化,并且废除了女子缠足的陋习。
汉族人来到土默川后,根据这里的气候特点,建起了大量的土坯平房,蒙古人称其为板升,是房屋的意思。板升房以石头做地基,三面是土坯砌墙,正面为木制门窗,用白麻纸裱糊,后来才换成玻璃,屋顶是一面斜坡形,又叫一出水,用椽檩做架,粘土覆盖。板升房最大的特点是屋里盘着火炕,火炕的一头是灶台,炕内有多条烟道,连着后墙的烟囱,点火后不但炕上温暖如春,屋里也十分暖和,足以抵御冬季零下20多度的寒冷,因而有“家暖一铺炕”的说法。早年的归化城是一座有着各种豪华民居的热闹城市,归化城里的汉族人尤其是山西人,十分讲究建房起院,有条件的都盖起四合院式的砖瓦房,最大的有三进三出的院落,装潢考究,非常气派。
土默川汉族人说话,是以北方汉族语言和词汇为基础,以山西晋中和雁北地区的语调音韵为特色的一种方言,具有简洁明快,生动活泼,腔调婉转,富于形象化和感染力的特点,但是它与山西方言有很大区别,外地人听到土默川人的口音以为是遇到了山西人,而山西人一听说话就知道是内蒙古人。土默川汉族人的方言在一些词语上有着鲜明的地方特点,比如称我为“俄”,常说“俄想怎样怎样”,“俄们如何如何”;称他和那为“乃”,常说“乃是个谁”,“乃是个甚”;尤其是带“圪”的词汇很多,这是土默川地区方言最明显的特征,如圪蹴(蹲下)、圪晃(摇摆)、圪塌(啰唆)、圪推(拖延)、圪此(耍赖)、圪铲(撒娇)、圪闹(脏东西)、圪混(不认真)、圪捣(使手段)、圪疤(不平整)、圪堆(大鼓包)、圪泡(私生子)、圪拐(走路不稳)、圪抽(很不爽快)、圪哼(低声地哭)、热圪洞洞(暖和)、红圪蛋蛋(鲜红)、白圪生生(雪白)、齐圪刷刷(整齐)。
多年以来,土默川地区的汉族人非常注重人情交往和操办各种事宴。如遇结婚、晋升、乔迁、盖房或者丧葬等事,必要向亲朋好友发出请柬或者口头转告,非常隆重地设宴招待,这叫办事宴。尤其是红白喜事,被邀的人无特殊情况都会按时赴宴,并且送上礼品或者礼金表示心意,称为随礼或者搭礼。因故不能参加,也要把礼金捎到,否则会过意不去。汉族人一向看重人生的各个阶段和寿诞之日。婴儿出生满一个月要请亲友前来庆贺,称为过满月;婴儿出生满100天也要设宴请客,称为过百岁;婴儿满一周岁时要戴长命锁,大宴宾客。特别是孩子满12岁时,要郑重发出请帖,邀请所有亲戚朋友和乡邻同事参加盛大隆重的庆典,称为圆锁。过去讲迷信认为,幼儿从小戴锁可以驱邪避灾,满12岁时要到庙中敬香还愿,并且有简单的圆锁仪式。新中国成立后,圆锁旧俗在破除迷信中逐渐淡化,但是近些年来,土默川城乡各地兴起圆锁之风,大操大办,奢华糜费,已经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反感。
土默川地区汉族人口占多数,因而在节庆活动方面一直是主流,并且影响和带动着其他民族共同参与进来。土默川地区汉族人的节日与农耕时期的古老风俗紧密相联,并且都以农历计算,主要有:春节,俗称过大年。春节前一天晚上是除夕夜,家家都要挂红灯、贴春联、点旺火、放鞭炮、祭祖接神包饺子、全家吃顿团圆饭,长辈还要给孩子们压岁钱。午夜时分焰火齐发,共贺新春。大年初一,走亲访友互相拜年,尤其是学生们和徒弟们,一定要去老师和师傅家里转一转。大年初二,出嫁的女儿要带女婿回娘家,大包小包的礼品不能少。其他节日还有:正月十五元宵节,家家户户要吃元宵,上街观花灯,看红火。二月二龙抬头,人们习惯在这一天理发,图个吉利。惊蛰讲究吃鸭梨,消积食通肠气。清明节要上坟扫墓悼亡人。五月五端午节吃粽子。六月六要晒被褥。七月十五是鬼节,十字路口烧纸钱。八月十五过中秋,水果月饼都要有。九月九是重阳,老人们登高望远。冬至数九头一天,讲究吃羊肉饺子能驱寒。十二月初八过腊八,家家都做腊八粥。十二月二十三是大年之前的小年,打扫家院准备迎新年。
过去土默川地区的汉族人婚礼依然保持着北方地区的特色,娶亲时新郎要身穿藏青色绸缎新衣,头戴瓜皮小帽或者插着金花的礼帽,肩披大红彩绸,在姐夫或者伴郎的陪同下,骑着高头大马,带者迎亲花轿,一路上鼓匠班子吹吹打打、热热闹闹,来到女方家里迎亲。新娘娶回以后,首先要和新郎在堂屋之中参拜天地和拜见父母公婆,称为拜堂成亲,这是新郎新娘正式结为合法夫妻的重要仪式。拜堂之后,所有亲朋来宾按照长幼辈分和尊贵程度安排入席,对于女方送亲的家人尤其要毕恭毕敬、照顾周到,一旦稍有怠慢或者礼数不周,就要受到埋怨或者生出是非,这是男方家很丢面子的事情。过去汉族人婚礼的当天晚上还有闹洞房的习俗,主要是以耍笑新娘为主,以此增添新婚的喜庆气氛。半夜里,未婚青年还要守在洞房的窗外听房,观察新郎新娘的新婚之夜是否和谐美满。
如今土默川地区的汉族人婚礼除去了一些不良旧习,增加了许多时代色彩,新郎一身西服革履,新娘讲究身披婚纱,电声乐队整场演奏,歌声笑语连连不断。在农村地区,汉族人的婚礼上最讲究请一位能说会道的管家,俗称代东,顾名思义就是代理东家来操办事宴。婚礼上的宾客都是亲朋好友,如果招待不周或者安排不当,会让人们笑话。好的代东不但能把一切安排的有条有理,而且还能用方言土语说道两句,往往是妙语连珠,出口成章,不仅逗得人们开怀大笑,也把婚礼办得红火热闹。
土默川地区汉族人口占多数,因而在民间娱乐活动方面的影响较为广泛,吸引着其他民族的人们共同参与和观赏。土默川地区的民间娱乐,一是逢年过节或者农闲时候,欣赏晋剧和二人台的演出;二是城乡各地一些
戏曲爱好者,自发组织的演唱活动,称为打坐腔;三是每年正月十五元宵节,由社区和乡村组织的民间社火。
晋剧,又称山西梆子,原本是山西的地方剧种,150年前形成于晋中一带,很快就传入土默川地区,到了清末民初,归化城已经有了几大晋剧班社,涌现出水上漂、狮子黑、八岁红、舍命红和康翠玲等一批著名艺人,先后上演过《打金枝》、《金水桥》、《空城计》、《下河东》等100多出连本大戏。晋剧有上路调和下路调之分,上路调为北路梆子,下路调为中路梆子,归化城的晋剧开始以唱腔清亮、武打火爆的北路梆子为主,后来又流行音调平和、鼓弦舒缓的中路梆子,同时也有着自身的特点,念白铿锵有力,充满阳刚之气,唱腔高亢激越,更显粗犷豪放,形成了塞北地区独有的风格和韵味,不但深受蒙汉各族百姓的喜爱,在周边各省也大有名气。新中国成立后,呼和浩特市以及各旗县都先后成立了晋剧团,除了演出传统剧目外,还编演了《白毛女》、《江姐》、《刘胡兰》等现代戏和《王昭君》、《草原烽火》、《
嘎达梅林》、《席尼喇嘛》、《三娘子》等历史人物晋剧。每到逢年过节,呼和浩特城乡唱大戏,都会吸引四乡八村的人们前来观看,人流涌动,观者如潮,红火热闹的气氛要延续好几天。
呼和浩特地区是二人台的摇篮和发源地。二人台最初是晋陕一带民间艺人的说唱艺术,称为噔哒腔,流传于土默川黄河沿岸、河套地区和晋北、陕北一带,清朝光绪初年形成二人台,是用蒙汉两种语言同时演唱,被称为风搅雪。二人台是结合汉族的爬山调和蒙古族的
民歌曲调,并且借鉴了晋剧和大秧歌的表演和舞蹈动作,逐渐形成了集唱、念、做、舞于一体的带有浓郁地方色彩和民族风格的新剧种。二人台流行于内蒙古西部、山西、陕西、张家口地区100多年,至今仍然是土默川各族人们非常喜爱的娱乐形式。二人台道具主要是手绢、折扇和霸王鞭,一般由两个人表演,一旦一丑,载歌载舞,幽默风趣,欢快活泼。二人台乐器主要是四胡、
扬琴、
笛子三大件,后来又加上了梆子、锣鼓和四块瓦。传统的二人台剧目有反映百姓凄惨生活的《
走西口》、《卖老婆》、《光棍哭妻》、《遭年馑》;有控诉封建礼教的《童养媳》、《惊五更》、《小寡妇上坟》、《想娘家》;有歌颂劳动生产的《打樱桃》、《割莜麦》、《五哥放羊》、《撇白菜》和赞美爱情的《挂红灯》、《打金钱》、《探郎》、《卖碗》、《梳妆台》。新中国成立后,二人台艺术有了新的发展,创作了《刘胡兰》、《白毛女》、《王贵与李香香》、《梁山伯与祝英台》、《杨柳青青》、《小女婿》、《二板头进城》、《接婆婆》等一大批新剧目,演员人数有所增加,唱腔板式和服装道具也更为丰富,二人台变成了多人台。在呼和浩特的市区和农村,不论何时何地,只要二人台的曲调一响起,都会吸引不少男女老少围拢过去,他们常常听得如醉如痴,看得开怀大笑。
多年来,打坐腔一直流行于呼和浩特城乡各地,打是演奏和表演的意思,坐腔就是清唱。几个二人台爱好者闲暇无事聚在一起,“你拉胡胡我吹枚(
笛子),咱们俩逗一段二流水”。打坐腔不分场地不拘形式,不穿行头不化妆,亮开嗓子尽情唱,即使唱跑了调忘了台词也无所谓。打坐腔一般仍以传统二人台剧目为主,《种洋烟》、《拉骆驼》、《瞎子观灯》、《赶骡子》、《长工叹十声》、《水刮西包头》、《二姑娘要女婿》、《小叔子挎嫂嫂》、《偷黄瓜》、《压糕面》、《母女俩顶嘴》、《放风筝》,从这些剧目可以看出,二人台的一大特点是贴近世俗生活,虽有些不登大雅之堂,却一向很受土默川平民百姓喜爱。有很多二人台艺术家就是从打坐腔开始,练出了嗓子唱出了名,才进了专业剧团。
每年的正月十五元宵节,呼和浩特城乡各地都要有组织地办社火,并且已经形成了秧歌、高跷、脑阁、抬阁、车船、舞龙和灯火六大类。建国前的归化城秧歌就已风格各异,形成流派,人们评说:“淌不浪的秧歌凭晃了,海窟街的秧歌凭棒了,小召前的秧歌凭浪了,三官庙的秧歌凭唱了。”土默川地区最出名的高跷在陶思浩,他们24个人一队,领头的是个小伙子装扮成的老太太,“妈妈咋走你咋走,妈妈咋扭你咋扭”,陶思浩高跷的特点是节奏慢,跷子高,跳着走,队形整齐。脑阁是把一到三个小孩打扮成戏剧人物固定在铁架上,然后由一个壮汉扛着走,孩子们站在上面边晃边舞十分可爱。每年的元宵节是呼和浩特城乡街道上最红火的时候,锣鼓喧天,彩队纷呈,老少齐舞,人流涌动。
过去土默川地区的汉族人在丧葬方面一向遵循入土为安的观念,但是忌讳死者遗体与土壤直接接触,必须将其装入棺椁之中埋葬,并且把这称为黄金入柜。早年富有人家讲究的是用松木和柏木制作棺材,棺板越厚越好。一般平民百姓只能用杨木或者柳木做棺材,但是绝对不用榆木,因为榆和愚谐音。贫苦人家只能将去世的亲人装入四面透风的薄皮棺材,俗称风筒子。实在无力准备棺木者或是无主尸体,也要用芦席裹尸埋入土中。汉族人受“生是夫家人,死是夫家鬼”的婚姻观念影响,女子要葬入夫家墓地,而且讲究夫妻合葬。建国以后,随着殡葬方式的改革,土默川城镇的汉族人都逐渐接受了火葬习俗,采取到殡仪馆送花圈、挽幛寄托哀思,召开追悼会向死者遗体告别,然后将死者焚化的现代丧葬仪式。
土默川地区的汉族人,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的说道和礼数,大部分都与晋北风俗和生活感受有关,也有的是为了图个吉利和方便。比如,大年初一至初五不能扫地,怕把财气和福气扫走;打碎了盘碗要说“岁岁平安”或“旧的不去,新的不来”,自我安慰;借用别人家的药壶不能去还,说是这样会把病魔送去,所以要等着人家来取;茶壶嘴不能对着客人,以免有不管吃只管喝的猜疑;送礼不能送钟,因为送钟和送终谐音;还有男不袒胸,女不露背,行不侧视,笑不露齿;年轻姑娘不能抽烟,让人看见不正经;晚上不梳头,梳头百日愁;少年不能顶撞老者,长辈不能戏弄晚辈;小孩子不能吃鱼籽,担心长大不识数,也不能玩火,小心晚上尿炕;不能上产妇的屋顶,怕踩着孩子;盖房忌讳正南正北,要稍向东偏;搬家讲究躲天坑,而且”搬家不吃糕,一年搬三遭“;手扶门框脚踩门槛是欺负人。土默川的汉族人忌讳夜里听见猫头鹰叫、母鸡学公鸡打鸣、鸟粪落在身上,但是听见喜鹊叫,认为必有喜事到。土默川的汉族人结婚时的说道最多,复杂烦琐,尤其讲究”姑不娶,姨不送,妗子送到了黑圪洞,嫂嫂送到了米面瓮,姐姐送断了妹妹的命“。迎娶新娘时,送亲的都像是大干部,处处检查挑毛病;娶亲的就像是亏了理,前前后后紧伺候。还讲究娶亲不能走回头路,新媳妇头一天不出门。
长期以来,土默川地区的汉族人和其他少数民族兄弟和平相处,友好互助,各民族间不论人口多少、势力大小和移居过来的早晚,都能够礼尚往来,互敬互让。尤其是各个民族在宗教信仰和生活习俗方面不尽相同的情况下,一直彼此尊重,相互理解,同喜同乐,水乳交融,使这片土地充满了勃勃生机和生活情趣,具有非常浓厚的人情味和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