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纳瓦木卡姆》
10月2日晚,在阆中古城滨江大道旁的空地上,围绕着象征中国西部大开发“团结与希望”的两堆熊熊篝火,来自西部12个省(市、自治区)、18个民族的300多名民间艺术家们载歌载舞,纵情歌唱。为期3天的“西部民歌会阆中”活动,在人们的不舍中落下帷幕。
这是西部民歌的盛宴,这是民族大团结的聚会。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阆中,成为了原生态民歌的海洋。
“人类非遗”:民歌会上展风采
9月30日下午,冒着纷飞的细雨,“西部民歌会阆中”开幕式演出高潮迭起、精彩纷呈,吊足了阆中市民和来自全国各地游客的胃口。在接下来的两天时间,20支民歌表演队伍在阆中古城的“中华阆天城”和博物馆广场公开演出,让数以万计的观众尽情地享受着一道道视听盛宴。
10月1日上午,在博物馆广场,身着多彩的帽饰、袷袢与鞋靴,手捧沙塔尔、弹拨尔、热瓦甫等乐器的新疆代表队刚一登台,就博得了雷鸣般的掌声。古朴的乐器弹奏出欢快的节拍,和着原生态的音律,十几名演员情不自禁地跳起了娴熟优雅的舞姿。年过七旬的 “舞蹈大叔”肉孜·阿尤甫洁白的长须飘飘,围绕着裙裾翻飞的女演员灵活地踩着舞步,越过头顶的双手不停地变幻着手势,兴奋处还将手伸进嘴里,打起了响亮的口哨。“这种充满着无限激情的舞蹈,太感染人了!”台下观众难以自抑兴奋的心情。
新疆维吾尔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木卡姆”是流传在新疆维吾尔族民间的大型套曲,是集歌、舞、乐于一体的大型综合艺术形式,2005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当天参加表演的新疆代表队,是闻名中外的“莎车十二木卡姆表演队”,他们表演的《纳瓦木卡姆》是《十二木卡姆》第十套大曲。
同样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内蒙古长调,也在“西部民歌会阆中”的舞台上亮相。蒙古族著名歌唱家阿拉坦其其格演唱的《金色圣山》,舒缓而悠长,浑厚而圆润,仿佛把人们的思绪带到了广袤的草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