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茉莉花》 北京的《茉莉花》历史悠久,歌词内容来自古典戏曲名著《西厢记》,是各地《茉莉花》的源头。旋律细腻优美,富于装饰性。
《水牛儿》 在北京地区流传久远,旋律优美、流畅,非常形象地反映出儿童在雨过天晴之后,把玩水牛儿的场景。
《运河号子》 流传在京杭大运河北端运河漕船上的船工号子,多采用“有领有合”的形式,气势磅礴,雄壮豪迈。
《踩粬号子》 采用“一领众合”的演唱形式,是酿酒工人为了协调动作、减轻疲劳而唱的歌曲。
《叫卖歌》 商人走街串巷推销商品的宣传广告,曲调诙谐,通俗易懂,富有浓郁的北京地方特色,浓缩了北京人的智慧。
近千年来,北京作为我们的政治、文化中心,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在这片文化的热土上,运河船工的劳动号子,曾经激昂豪迈,铿锵有力;胡同里抑扬顿挫的叫卖,曾经是那么的熟悉和亲切;诙谐有趣,琅琅上口的北京儿歌,曾经是北京人最温暖的童年记忆;而热烈、欢快的会档歌,则是过大年、逛庙会、赶花会时,最受欢迎的艺术形式;而北京的小调则在斗转星移的历史变迁中,被误读,被湮灭,甚至被遗忘。作为一个城市最具活力的声音和最具特色的文化表达,北京民歌正在离我们渐渐远去,在强调和谐社会、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今天不能不说是一种缺失。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选择在2010年冬至日推出《水牛儿·北京民歌音乐风俗画卷》音乐会,不仅为首都人民送上了诚挚的新年祝福,同时,也是借助吉祥的节令,期待把尘封已久的北京声音重新激活,让北京民歌在滋养它的土地上开启新的篇章。
音乐会秉着传承、传播、保护北京民歌原始风貌为创作宗旨,以“走精品路线、造原创剧目、展京韵文化、树北戏品牌”为艺术标准,以京城文化演变发展的历史脉络为内在线索,塑造高雅浑厚,浓郁淳朴的格调,再现北京民歌神韵,传诵北京声音。努力把这台节目打造成一台可以长期上演的老北京音乐、文化的风情画卷。音乐会选取了劳动号子、儿歌、叫卖歌、小调四种类型作为节目的基本结构,加工演绎风格各异的北京民歌17首,展示了老北京人民在劳作、交易、休息、玩耍等生活场景中表达出来的勤奋、务实、乐观、幽默的精神面貌。
演出引起了音乐界、文化界的强烈反响,对节目提出了殷切的期望。
傅庚辰(中国文联荣誉委员,中国音乐家协会名誉主席):很久没听过这样令人激动的音乐了!
阎肃(解放军空政文工团一级编剧、中国剧协副主席):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能作北京民歌音乐会,这是创举!音乐会有追求,让人惊喜!
索梅尔(法国戏剧导演):这个节目非常好,能代表中国文化,是可以出国演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