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古筝新闻
笛子新闻
古琴新闻
二胡新闻
琵琶新闻
葫芦丝新闻
戏曲新闻
民歌新闻
民乐新闻
文化新闻

原生态民歌 唱响春天里

向古曲网投新闻稿(古币奖励)您现在的位置: 古曲网 > 新闻中心 > 民歌新闻 > 正文
【字体: 】  

原生态民歌 唱响春天里


4月7日至12日,首届中国原生态民歌盛典在绵阳举行,活动内容包括中国原生态民歌展演、中    国民间文艺“山花奖”(民族民间音乐类)评选等,这也是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自设立以来首次为民族民间音乐设立专门奖项。四川的原生态民歌,也将又一次绽放光彩。

    四川音乐人汪静泉的专著《千年古歌》即将脱稿。他忍不住又拿出老式录音机,找出已经摩挲得泛旧的磁带,里面有他收录的来自山寨的一首首原生态民歌。优美的原生态歌声回荡,遥远的山寨仿佛近在记者眼前。

    断层危机,老歌手渐行渐远

    一个山寨歌王的去世,可能就意味着一首古老民歌的消失。好几年前,汪静泉就发现了原生态民歌面临的这一问题。省音协理论研究室主任李晓明说:“原生态民歌,有它独立的原生态文化圈。生存环境的改变,是它消失的主要原因。”

    汪静泉还记得,1984年的一天,他到理县蒲溪乡奎寨去寻找歌王于大德。早上8点他就开始爬山,抵达寨子天黑了。四处静悄悄的,正当汪静泉想找人问时,一位老人扛着锄头走了过来,恰巧老人正是于大德。

    但也许是汪静泉一脸大胡子有点吓人,于大德进屋关上门,将喜出望外的汪静泉拒之门外。这时,汪静泉又冷又饿,山林里只有他骑的白马与之做伴。望着满天星斗,汪静泉打开了录音机,放起另一个寨子录下的原生态民歌。

    “吱呀”汪静泉听见山寨中的门一扇扇打开,老乡们举着火把寻声过来,只见漫山遍野的火把映亮了夜空。于大德相信了,这个大胡子是真的来听歌的。63岁的于大德到邻居家借米煮了一锅稀饭,围着火塘,整整给汪静泉唱了两天。汪静泉一边录,一边记谱记词,饿了就吃几片火塘上烤的土豆片。就在那次,于大德唱了羌族的 “招魂调”。去年汪静泉再去时,老人已经去世了,寨子里再也没有人会唱“招魂调”。

    在松潘县小姓乡埃溪村,曾经有两位部落歌王勒措和热美,会唱羌族的创世纪大歌“尼萨”。“尼萨”的曲调有108种,讲述的是万事万物起源,相当于羌族民间文学宝库,可以唱上三天三夜不重复内容。当年汪静泉找到两位老人时,他们分别是87岁和79岁。上个世纪90年代初,两位老人相继离世,完整“尼萨”没有流传下来。

    随着时代的发展,原生态民歌也面临着外来文化的冲击。

    上世纪80年代汪静泉到山寨采风时,老乡们对他带去的老式录音机很是好奇,“这个黑匣子怎么就把我们的声音关进去了?汪老师一定是从天上下凡来的。”那时,老人们唱着部落古歌,年轻人却不愿意学。10多年后汪静泉再去同样的山寨。老乡家中几乎都有一台VCD机,并买了大喇叭对着窗外。老年人坐在屋角哼唱着曲调悠长缓慢的老歌,年轻人则拿着话筒、放起伴奏唱起流行歌曲。

    记者在茂县采访获知,有个牛尾巴村,曾经有比较多的年轻人会唱原生态民歌,可该村整体搬迁到河谷地区,那里的原生态歌就没什么人唱了。正如首届中国原生态民歌盛典执行总导演陈立明所说:“原生态民歌正面临着断层的危机。”

    各地民歌看过来

    我国民歌种类极为丰富,主要有内蒙古的长、短调牧歌,河套及周边地区的漫翰调、爬山调,陕北和山西西北部的山曲、信天游,甘、青、宁地区的花儿,新疆的十二木卡姆,陕南、川北的姐儿歌、茅山歌,江浙一带的吴歌,赣、闽、粤交汇地区的客家山歌,云、贵、川交界的晨歌、大定山歌、弥渡山歌,藏族聚居区的鲁体、谐体民歌,以及其他各民族的山歌等。

    我省进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民间音乐就有巴山背二歌、川江号子、川北薅草锣鼓、羌笛演奏及制作技艺、南坪曲子、竹麻号子、川西藏族山歌、口弦音乐等。

    30年寻踪,山林民歌令人心醉

    收集原生态民歌长达30年,足迹踏遍四川山山水水的汪静泉说:“每个部落,每个山寨,都有千百年来传承下来的当地音乐。”

    清晨的阳光透过密密的原始森林,洒落在松潘县红土乡俄尼寨,给崇山峻岭环绕的寨子镀上一层璀璨的金黄色。

    87岁的泽尼梅和86岁的洪措梅赶着羊群出来,到了山坡上,羊群四处散开吃草,她们则坐在山坡上放声歌唱,还时不时相视一笑。泽尼梅和洪措梅唱的是藏族山歌 “纳依”,是民歌多声部中一种罕见的复调,两个人要同时唱出高音或低音。更重要的是,泽尼梅和洪措梅唱的“纳依”,不固定声部,即不是由某个人唱高音、某个人唱低音,而是高低音相互交替。而且,她们唱的藏族民歌多声部唱法还不是即兴的,要严格遵照声部规律与技巧。所以,要把部落古老的“纳依”完美演绎出来,需要两人紧密地配合。

    两位年过八旬的老人从孩提时代就开始学唱“纳依”,部落音乐的独特形态和天长日久的友情,使泽尼梅和洪措梅无法分开。为了唱歌,她们嫁到了同一个寨子。

    汪静泉第一次听到 “纳依”是在1983年,当时就惊呆了。在偏僻的山寨中,他一住就是10天,凭着手势和几句基本的藏语,与两位老人交流,听她们唱了近百首歌。在他看来,两位老人是部落音乐的“活化石”,她们完美的二人多声部和复杂多变的曲调留下来,就是一个部落的历史。

    汪静泉说:“四川的少数民族最大特点是,部落分支很多。”各个部落的音乐也不相同,像嘉绒藏族的民歌就带有俄罗斯音乐的情调。

    发现两位藏族老阿妈的地方,被汪静泉命名为“复音孤岛”,位于川西北岷江上游松潘、黑水和茂县交界的崇山峻岭中,岷江、热吾河和黑水河环绕,把这片区域与周边隔断,形成相对封闭独立的环境。这里,世居着三个不同支系的民族部落的后裔,流传着丰富的原生态多声部民歌。

    此后,汪静泉每年都去“复音孤岛”看望两位老人,并陆续把她们的歌声录制下来,同时还录下其他原生态歌声。仅在“复音孤岛”,汪静泉就用录音机录下了几百首原生态民歌,他说,如阿尔麦多声部的多调性唱法,在世界上所发现的民间歌唱形态中独此一例。

    30年来,汪静泉坚持年年山间采风,跟踪民族地区各寨子和原生态民歌的变迁。并且,他有意识寻找寨子里的歌王,即大家公认歌唱得最好的人。如今,在他收录的数不清的原生态民歌中,有很多令人心醉的民歌再也找不到了。

    走出大山,传播是最有效的保护

    央视青歌赛,2006年将原生态民歌列为比赛项目。汪静泉将毕曼兄弟、热玛三姐妹第一次带出了大山,让电视观众聆听到那天籁般的歌声。当毕曼兄弟在央视演播大厅唱起部落千年古歌时,整个山寨人高兴得全哭了,用泪水来庆祝。

    4月1日,汪静泉启程到松潘县小姓乡大尔边村中尔边寨。他是来为寨子编排感恩歌,“原生态民歌的曲调不变,填上新词方便传唱。”

    中尔边寨也属于“复音孤岛”的范围,那里走出了羌族多声部组合毕曼兄弟。多年前发现的时候,汪静泉并未对外界说起,他不想让外界的纷扰打破了一种平静。但是,他逐渐发现传统音乐还是越来越弱态,“如果不加以保护,就会濒临灭绝,甚至彻底消失。”

    怎样的保护才最有效?汪静泉认为,在当今信息发达时代,传播是一种最有效的保护方式。通过传播,可以让更多人了解认识原生态民歌,也能让各个山寨从中找到文化自信,从而主动学习和传承原生态民歌。

    第一次走出大山的毕曼兄弟,曾经以为参加青歌赛和扛木头没什么两样,也是打工,参赛时还念念不忘回家去放牛。比赛结束后,毕曼兄弟应邀又参加了多台演出,并推出了歌曲光碟。而2008年底,几个志愿者打造了一台羌族乐舞史诗 《羌风》,来自汶川、茂县、理县、松潘、黑水、北川的80多位羌族老乡参加演出,毕曼兄弟也应邀其中。当时,兄弟俩的父亲刚刚去世,依照风俗,他们两年内都不能唱歌。但是,为了羌歌流传兄弟俩的母亲叫他们参加排演。

    《羌风》是用了23首古老羌歌串联起的一段羌族部落历史。由于每一个部落的歌手都只会唱自己山寨的民歌,其中的《羌族哪里来》、《迁徙之歌》、《羊切玛》、《招魂调》、《羌族古童谣》等原生态民歌已经失传。这一次,却是汪静泉把失传的古歌教会了羌族老乡。

    从2001年起,陈立明就利用打造《民歌·中国》、《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盛典》等节目,让原生态民歌通过电视进行传播。他告诉记者,此次在绵阳举行的首届中国原生态民歌盛典有近40个民族的200多名演员,演出46个节目,大部分演员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蒙古族的长调,新疆维吾尔族的十二木卡姆等都将让观众一饱眼福。”他说,中国原生态民歌盛典将每两年举行一次。

    原生态民歌的传承还需要在教育环节上下功夫。陈立明说,在贵州已经把侗歌编入教材,进入了小学课堂。

    “还可以进行景观式保护和馆藏式保护。”汪静泉认为,将原生态民歌用现有手段记录下来,能永久性保存,这是静态的保护和旅游相结合,则能走出动态保护的道路。也是在贵州,到山寨听侗族大歌已经开发成了旅游产业,这些对四川都有借鉴。“原生态民歌是最本真的,保护它就是保存民歌的本来面目。”陈立明说。

四川日报(成都)   新闻录入:施宇    责任编辑:施宇 更新时间:2011/4/8 10:52:21   发表评论
分享到:
  • 上一篇新闻:
  • 下一篇新闻:
  • 相关文章

    推荐音乐
    推荐视频
    古曲网-中国古典音乐 商标
    古曲网(中国古典音乐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4-2009 | 网络带宽由深圳琴行 音乐厅大音琴院赞助